由《道德经》的理解,说下我的求道与守弱,无为以求有为

首先

我会陈述求道的自我理解,然后陈明我根据求道描述我偏向的做事风格,以作抛砖之用。

为什么求道?

初始的时候,对“道”这个概念的理解基本是趋于“无”的。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像“道理”、“真理”、“道路”、甚至乎火影里的“求道玉”等等貌似相关性概念的理解,好像对道有了雾里看花这样的理解。

自19年偶然机会自李国柱先生处看了他架构的文章,其中关于“守弱”的阐述令我获益良多,心中直觉上找到了良师,从而跟着一起探索《道德经》,而求道这个词汇自此才渐渐从我心中从“无”至“有”。

古人有“求道失名,求名失道”这个警示语。

但我可能确是因为在IT这个行业就快35这个年龄,却依然一事无成,无名,怕是快要被优化这种焦虑担扰。迫使我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就像赌徒一样all in 求道。

我现时所谓的求道,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事,做成事!

所以我是要“守弱”的,要“失名”的。

所谓守弱,我所知道的有限是为弱,我所不知道的无限是为强,守弱,就是要守住自已知道的点,在做事的时候要守弱,不知道的不要藏着要抛出来。这样虽然失了名,会导致所谓的

这个他不知道、那个他也不知道,这么浅显的他也不知道,这些名的失去,却正是团队道的获得。虽然一个团队的胜利不能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但这的确是原因之一。

相信自已得到的“道”是因为自已的“守弱”,而不是“名”之所累的守强(把自已不知道的点不暴露出来,守着这些不知道的点,让人以为很强)。

所以,我是守弱以求道,无为以求有为。

这里再阐述下我的无为以求有为。

“无为而治”相信大家都听过,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是指无所作为,让大家自由发挥。

“无为而治”的源头是《道德经》,我这里摘录下一些我觉得与这个相关的语句:

三十辐共一殻,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简单的白话文翻译是:很多东西形成车轮,这些东西没了之后,就有了车。泥变成碗,泥没了之后,就有了碗。做房子,一堆东西没了之后,有了房子。

【20220825这里我有新的理解,或者可以这样翻译:很多车轮合成车,当车内的空间空(无)了之后,车就可以坐人了。用泥做成的碗,当碗空(无)了之后,碗就可以用来盛东西了。做的房子,当房子空了之后,就可以住人或放东西了。】

所以无为我的理解是,专心至致,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你要“无”掉一些东西(时间也好,陪伴也好,酒肉也好)而达到你期望的有。

【20220825,所以无为,我个人更新后的思想是这样理解,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重”,在重的前提下去放下一些东西,从而令事情可行。绝不能是无所作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