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热成像仪拍摄热像图的实用技巧

重要的干货放最前面!

想要拍摄出可用的热像图,拍摄前要排除环境干扰,这是拍摄准备工作的重要部分。

1.避免温差突变:大部分情况下,等待被测物温度稳定后再拍摄,温度变化中的拍摄会导致热像图失去分析价值。

2.环境策略:避开强反射源(如阳光直射、高温设备),湿度高时使用防雾镜头或等待雾气消散。

3.风速影响:强风会导致物体表面散热不均,可选择无风时段或使用挡风板。

设备要设置正确

1.温度量程要正确:不然无法成图,面临过饱和/缺曝光的问题,为了捕获准确的图像或温度测量值,应选择尽可能低的温度范围,包括图像中的最高温度。

2.调色板设置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颜色,成图才有分析价值,灰色调非常适合解决小的几何细节,而铁调色板直观且易于理解。彩虹调色板提供更大的对比度。

拍摄角度距离要重视,不仅仅关系到成像,还会影响测温准确性。

1.控制画面:根据设备最小对焦距离和空间分辨率(IFOV)调整,确保目标占画面 30% 以上以保留细节。

2.垂直拍摄:镜头尽量垂直于被测物体表面(偏差≤15°),避免倾斜导致的透视变形和温度误差。

3.多视角拍摄:复杂结构(如电路板、建筑墙体)需从多个角度拍摄,避免遮挡。

在特殊环境手动对焦比自动对焦要好,更加准确,同时拍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热图像对构图的特殊要求。

1.复杂环境手动对焦:热像仪自动对焦可能在复杂场景下失效,建议手动调整焦距至目标清晰。

2.热图像构图原则:突出主体(如故障点、温差区域),保留部分背景用于温度对比,避免画面过亮或过暗。

不需要非常专业的摄影知识,只需要按照以上步骤来,一幅可用有分析价值的热像图触手可得。

下面我们进入细节分析

环境干扰排除

先列出拍摄时常见的干扰因素

温度波动

环境温度快速变化(如阳光直射、空调启停)导致物体表面温度不稳定,图像出现伪影。

反射辐射

高反射率物体(如金属、玻璃)反射周围热源(阳光、灯光、高温设备),造成温度虚高或失真。

气流 / 风速

强风加速物体表面散热,导致温度分布不均;空调、风扇等气流引发局部温差异常。

湿度 / 雾气

高湿度环境中,水汽吸收红外辐射,降低图像清晰度;镜头起雾导致画面模糊。

背景热源 / 冷源

邻近的高温设备(如电机、管道)或低温物体(如空调出风口)干扰目标区域温度读数。

可见光强光

虽然热成像不依赖可见光,但强光(如阳光直射镜头)可能导致操作员误判调色板对比度。

针对以上常见的干扰因素,排除干扰的技巧

1.环境温度干扰的排除方法

主动的避开强温差时段选择环境温度稳定的时段拍摄,避免正午阳光直射或空调刚启动后的短时间内拍摄。

同时对被测物体(如管道、电路板),等待其表面温度与环境平衡,尤其是刚停机或启动的设备,需等待 30 分钟以上

2.遇到高反射率物体干扰时

正确的设置设备发射率是关键!通过热像仪菜单手动输入周围强反射源的温度(如阳光直射下的墙壁温度),设备会自动扣除反射能量。

也可以对高反射物体(如金属部件),用低反射率材料(哑光黑卡纸)临时遮挡反射源,或调整拍摄角度避开镜面反射方向。

3.消除气流与风速影响

优先在室内或风速≤2m/s 的户外拍摄,避免自然风或机械通风(如风扇、空调)直吹被测物体。

物理工具挡风,用纸板、挡板等在被测物体周围搭建简易防风屏障,尤其适用于户外检测(如建筑外墙、电力设备)。

工具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延长拍摄时间是好办法,若无法完全无风,可快速连续拍摄多张,取平均图像以减少随机气流的影响(这可能需要软件支持)

4.应对湿度与雾气干扰

高湿度环境(湿度 > 80%)中,提前用镜头防雾剂擦拭热像仪镜头,或使用加热镜头罩(部分专业设备配备)。

如果遇到镜头起雾,暂停拍摄,将设备移至干燥环境静置 10-15 分钟,待镜片恢复清晰后再继续。

同时调整设备的大气传输参数(专业设备)

专业热像仪可输入距离、湿度、环境温度等参数,设备会自动校正大气对红外辐射的衰减

5.环境拍摄时,主动隔离背景热源 / 冷源

通过拍摄构图与角度优化,确保目标物体与背景中的强热源 / 冷源保持至少 1 米距离,或通过调整拍摄角度使背景为均匀温度区域。

对复杂场景(如多设备并排),使用热像仪的区域选择功能,仅分析目标区域温度,排除背景干扰。

也可以进行物理隔离临时移除或遮挡邻近的干扰源(如用隔热板隔开高温管道与被测设备),或等待背景热源关闭后再拍摄。

6.减少可见光与电磁干扰

户外拍摄时使用镜头遮光罩,或用身体 / 挡板遮挡阳光,防止可见光传感器(若设备带可见光相机)过曝影响画中画效果。

靠近强电磁设备(如变压器、变频器)时,确保热像仪机身接地,减少电磁噪声对传感器的干扰(主要影响低灵敏度设备)

7.一些设备功能正确使用也能强化抗干扰能力

复杂环境下关闭自动功能,手动校准

禁用自动量程:避免设备因背景突然出现高温 / 低温区域而自动调整量程,导致目标区域细节丢失(如热点饱和为白色)。

手动白平衡:在稳定环境中进行一次环境温度校准(部分设备称为 “背景校准”),使传感器适应当前环境辐射。

8.选择合适的调色板与滤镜

选择高对比度调色板,如 “铁红” 或 “彩虹”,在复杂背景中突出目标温差;“灰度” 模式适合减少色彩干扰,专注温度定量分析。

(若设备支持,针对特定波长进行过滤,过滤环境中其他波长的辐射)

9.在拍摄后也可以进一步处理干扰(可能需要软件支持)

在设备软件支持的下,使用专业软件,重新调整发射率、反射温度等参数,修正拍摄时的设置偏差。

应用中值滤波或高斯滤波去除图像中的椒盐噪声或高斯噪声,保留温度梯度细节。

在软件中划定目标区域,自动扣除背景平均温度(如检测建筑漏热时,以正常墙体温度为基准,突出异常区域)。

生成温度差图像,聚焦目标与周围环境的相对温差,排除整体温升 / 降温的影响。

对比同一场景不同时间的热图像,剔除因环境临时变化(如人员走动、设备启停)产生的异常帧。

结合热电偶、红外测温仪等接触式设备测量目标点温度,验证热图像数据的准确性,排除环境干扰导致的误判。

被测物体/环境的准备工作

在排除干扰因素后,进入拍摄阶段,此时可能需要对被测物体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根据热红外设备的工作原理,诱导被测物的温度变化,然后使用红外相机对其进行分析。

譬如在建筑物内墙内的冷水管中定位泄漏点,不进行准备工作,直接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墙壁,通常会一无所获。

然而,通过使用外部热源,人为制造温差,例如使用卤素灯加热表面或将热水注入冷水管,因不同材料的吸热能力而产生温度变化,使我们能够观察由泄漏位置引起的温度变化,泄漏点处壁的表面温度与周围区域不同,完成定位泄漏点的工作。

根据被测物的特性,人为制造温差,这是测温前的重要工作!

3.选定正确的温度范围

使用设备时,必须正确的选择温度范围以匹配入射辐射量。

如果温度范围太低,图像将过度饱和,而范围太高将导致热图像曝光不足。

为了捕获准确的图像或温度测量值,应选择尽可能低的温度范围,包括图像中的最高温度。

4.准确的对焦

失焦的图像会使被测目标的背景温度模糊,并会导致重大温度误差。

设备中有三种类型的焦点,固定 (无焦点)、手动和自动 ,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用途。

固定焦距可降低成本和复杂性,并在工作距离内提供较低的清晰度。对于需要在设备附近工作或不需要详细报告时需要快速测量的技术人员来说,定焦相机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可在更宽的距离范围内提供清晰的图像,图像质量也有显著改善。

镜头的质量和类型,以及手动或自动调整焦距的能力,不仅决定了图像清晰度,还决定了测量精度。

在复杂环境下,优先使用手动对焦,能获得更好的准确性。

5.合适的距离

通常,相机没有最大距离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您远离被测表面,测量点的大小会增加。

为了确保准确测量,热像仪充当光学系统,需要在被测区域上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像素)。

更小的目标或更长的距离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窄的视场 (FOV) 光学元件。

为了获得最佳的温度测量精度,调整拍摄距离,被测区域至少为 5x5 像素。

6.我们还有一些优化技巧

设定级别和跨度,增强对热图像的解释,调整电平和跨度设置。

通过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可以修改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在手动模式下,调色板中的伪色可以分配给感兴趣对象的特定温度,这一过程称为“热调谐”。

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图像中最冷和最热的温度自动确定温度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有选择性的使用调色板,热成像中的调色板使用不同的颜色集来表示具有相同表观温度的间隔。

灰色、铁色和彩虹色调色板是常用的调色板,每种调色板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灰色调非常适合解决小的几何细节,而铁调色板直观且易于理解。

彩虹调色板提供更大的对比度,但可以为具有不同表面或温度的对象创建杂色图像。

结语

至此您已经完全掌握了如何拍摄热像图,拍摄良好的热像图需要技能、知识和经验。

高质量的设备有助于获得清晰的图像,但如果使用不当,并不能保证获得良好的效果。

实践、培训、与其他热像师的知识共享以及实践经验对于热成像领域的专业工作至关重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