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国庆假期,终于有时间研读了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作者的写作方式、文笔、观察视角都是我喜欢的类型,作者从古到今,谈到了上帝、神、宗教、科技、生物、智人到未来的超人智神(数据主义),让我们感受到一场人类如何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引领主导世界这么多年,同时借助生物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展望世界未来发展,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作者在第三部分写的比较悲观,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呢,如果人类要从小小的地球走向太阳系、银河系,甚至宇宙,我倒是觉得这种预测也不失为一种未来发展的预测,特别是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这种趋势是必然,甚至在某些局部场景环节,正如作者所说,数字化关联化之后,智能化的算法将比我们人类更精准更了解我们自身。
从古至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发明了各种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目前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强大新力量,使得人类将注意力和创造力放在如何健康、繁荣和谐。对于饥荒问题,目前真正造成的饥荒原因是政治或意识形态因素,基本不存在饥荒,而是存在饮食过量。对于瘟疫问题,自然形成的瘟疫,人类基本都有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导致人为制造病毒传染病等等频繁发生,比如看不见的舰队引发的黑死病。对于战争问题,其实战争在逐渐消失,特别是全球经济从原来的物质经济变为知识经济,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些问题的成功解决,就孕育了更大胆的目标和野心,在21世纪,人类未来的第一个议题,人类转向长生不老的目标;人类未来的第二个议题是找到幸福快乐的乐趣,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快乐,人类如何将自己升级为神,有三条路径:生物工程、半机械工程和非有机生物工程;人类第三个议题是获得神性,及人类取得神一般的创造力和毁灭力。智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并在过程中持续与机器人和计算机融合,直到人类不再是人类。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我们无法踩刹车,因为没人知道刹车在哪里,踩下刹车可能会让经济崩溃,无法预测人工智能的突破对纳米技术有什么影响。
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研究历史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通过一段关于草坪的进化历史,讲述了草坪在人们心中代表了社会地位、经济实力(贵族)、政治权力象征、重大社交活动。
以下是本书三部分的内容摘编,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智人征服世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和智人失去控制权。
一、智人征服世界
开篇阐述了智人和其他动物的关系,以及人类这个物种的特殊性,讨论人类身为动物的过去,以及与其他动物的关系,这种关系很可能就是未来超人和人类的关系。科学将地球的历史分为不同的世,如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到人类世,智人逐渐改变了游戏规则,使得其他动物逐渐灭绝,特别是大型动物。农业革命让人类有了确保家畜生存繁衍能力,但忽视了其主观需求、感觉和情感,其实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情感,情感是是所有动物生存和繁衍至为关键的生物算法,也就是说生物也是算法,算法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算法是计算时采用的方法,算法也是一瞬间经历了袭来的种种感觉、情感和欲望。农业革命即是经济上的革命,也成了宗教上的革命,使得各种宗教强调人类与生态系统其他部分的密不可分,促成了神论宗教,崇拜神,后面的科技革命催生了人文主义革命,使得人取代神,崇拜人。
人类有哪些特质,一个问题是人类认为,智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智人自己认为自己的伦理地位较为高尚,生命比猪、大象或狼更有价值。为什么说人类有灵魂,而其他动物没有呢?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基础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又无法解释人类有灵魂,灵魂是不可分割、永恒不变的,进化就是变化,部分有可能突变、但不可能永恒,进化无法产生永恒不变的实体,也就是说进化论无法解释人类有灵魂,而其他动物没有灵魂。另一个问题是意识问题,为什么股票交易所没有意识?心灵是脑中的主观体验的流动(如痛苦、快乐、愤怒和爱),主观体验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感觉和欲望,意识是由大脑中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的,这样的心理体验能完成某些重要的数据处理功能,但是,大脑如何通过这些电化学反应创造出主观体验的流动呢?这个问题至今未知,其实人类世认为计算机究竟有没有意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会怎么想。汉斯(马)能够从人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看出答案,人类对动物强加了人性,反而低估了动物的认知能力,忽略了其他生物的独特能力,相比较其他动物,智力和制作工具是人类兴起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就是基于我们想象秩序下,开展与陌生人的团结合作能力,提高了合作效率和更大的灵活性。人类认为现实又三种,即客观现实、主观现实和互为主体现实,主观现实取决于个人的信念和感受,互为主体的现实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比如金钱本身并没有客观价值,不能吃不能穿,但大家都相信他的价值后,能够用来买吃喝用等等,这就是智人编织的互为主体的意义之网,其中的法律、约束力、实体和地点都存在于大家共同的想象中,研究发现动物只能想象世界上实际存在的东西,而人类可以想象虚幻的事物,人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创造出互为主体的实体,而人文科学强调的就是互为主体的实体,随着人类的各种虚幻想象转换为基因和电子代码,互为主体现实将逐步吞没客观现实,可以说,虚幻想象是未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从而为智人征服世界做好了储备。
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在智人征服世界之后,为了长久和合理性,智人在过去数千年间创造了怎么样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并为世界赋予意义,明确人类是所有意义和力量的来源。认为宇宙的中心是人类,并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影响,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及深层次的欲望。人文主义将逐渐成为所有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
智人除了熟悉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外,还能编织关于金钱、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而且这种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加强,同时苏美尔人还发明了文字和货币,让人突破了人类大脑的数据处理限制,比如法老、猫王品牌的创造,相当于一个故事、神话或品牌,同时,有了文字和货币之后,人类就可以催生出更强大的虚拟实体,人类能够以算法的方式组织整个社会,每个人相当于算法中的一个小步骤,最后形成整个算法,这正是官僚体系构建的本质。 结合宗教的发展,人类合作网络的力量就是依赖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微妙平衡,构建各类组织形成了虚构规则,能够将虚构的信仰建立在一个让人顺从的现实之上,虚构故事让人类更容易合作,评价合作网络的好坏,取决于什么标准和观点,历史绝不是单一的叙事,而是有着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故事,我们选择一种叙事,就会导致其他叙事故事的失声,其实不管哪种虚构故事的构建延续,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在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协助下,这些宗教不但会控制我们的每时每刻,甚至塑造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心灵,创造完整的虚拟世界。
虚构故事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如虚构国家、公司、货币、银行和神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强化的神话,科学和宗教的差距更小,使得虚构和现实的界线模糊了,但宗教和灵性的差距变大了,宗教是对世界提出一套完整的描述,并提供一份定义清晰且载明各项预定目标的契约,宗教用于巩固世俗秩序,而灵性是一个旅程,是古代二元论宗教的遗产,相信一善一恶,是未来逃离世俗秩序,灵性一般以悲剧收场,灵性之旅就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法则、制度和仪式,但人类是要合作的,不能只有问题,而是需要坚定的答案,灵性即使推翻了就社会,也需要合作形成新的社会新的宗教。人类的价值观隐藏着一个事实声明,即将痛苦最小化,快乐最大化。科学和宗教说白了是互相妥协,共存合作的,宗教最在乎秩序,创造和维持社会秩序,而科学最在乎力量,但总体来说,两者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现代历史就是科学和宗教达成协议的过程,现代社会相信人文主义教条,科学的用途是为了实现这些教条,而不是质疑这些教条。
人类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签了契约,签约让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来换取力量,在现代社会之前,宇宙计划让人的生命有意义,但同时限制人的力量,传统观念将世界看出一块大小固定的饼,假设世界只有两种资源:原材料和能源,但其实世界上还有另一种资源,即知识,而且知识是不断增长、用的越多,反而拥有越多,原来大家认为各种宗教经典和古老传统已经提供了世界上所有的重要的知识,但科学发展最大的发现是让人类发现自己的无知,现代经济最大的敌人是生态崩溃,进而将导致经济崩溃、政治动荡即人类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对人类文明造成威胁。其实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想要更多,是人类的贪婪造成的。
人文主义革命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无依据的困境,人文主义宗教崇拜人性,认为人类体验为宇宙赋予了意义,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人文主义认为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人的感受,人的感受是一切意义和权威的源头,现代人文主义教导大家要自己思考,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这些事物的看法,相当于从上帝或神转移到了人类内心,也就是上帝已死。在中世纪,知识=经文*逻辑,科学革命时期,知识=实证数据 *数学,但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问题,需要回到中世纪的圣经中找答案,人文主义革命时期,知识=体验*敏感性,体验和敏感性形成一个互相加强的无限循环,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物,没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包括知觉(热、愉悦、紧张)、情绪(爱、恐惧、愤怒)和想法;敏感性一是要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一是允许这些知觉情绪想法影响自己,人文主义认为生命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体验从无知走向启蒙,在生命的最广泛体验中,提炼出智慧,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中国的哲学认为,世界由阴阳两种相对而又相依的力量维系,每股科学的阳都包含着一股人文主义的阴,阳给我们力量,阴提供了意义和伦理判断,总之,人文主义重点关注感受和体验。
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又分裂成三大分支:正统派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
正统派自由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像是一道不同的光线,通过不同角度照亮世界,不管在政治经济和艺术中,个人自由意志都比国家利益和宗教原则更为重要,认为个人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这种主义无法解决当所有的权威和意义都来自于个人体验,当发生冲突时怎么办?民主投票通常也只适用于有一群共同关系的人。
社会人文主义注重他人感受,注意自己的行动如何影响他人体验,认为政党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工会永远时对的,建立强有力的集体制度。
进化人文主义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冲突是福不是祸,能促成自然选择,推动进步,认为战争是生命的学校,强调的是进化升级。
不管哪种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仍然是个人自由、坚信选民最清楚,顾客永远是对的思想。
科技和宗教总是跳着一支优雅微妙的探戈,互相推动,互相依存,不能离得太远。马列主义作为社会人文主义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努力地理解当代的科技经济现实,让整个国家能够监控和协调国内所有活动。
进入21世纪,特别是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力量,需要我们不断的做实验进行亲自实践,后续可能出现后人文主义,将人类的体验做出可设计的产品,那样的话,人类有可能就被替代了。
三、智人失去控制权
在智人统治了世界好多年后,随着生物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部分讲述了智人目前的困境和可能的未来,人类面临失去控制权,人文主义将崩盘,取而代之的是数据主义。
纵观历史,早已见证了许多宗教、帝国和文化的起起落落,这样的动荡不一定是坏事,这样想的话,人文主义的崩塌也是好事,人们之所以不愿意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在改变。
人类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与当代科学是存在矛盾的,科学不仅破坏了自由主义对自由意志的信念,也破坏了对个人主义的信念,第一个实际威胁就是人类不再具备军事和经济上的用途。人类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在语言和逻辑推理时扮演重要角色,右脑在处理空间信息时有较大优势。
人体内至少有两个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没有记忆能力,不会讲故事,叙事自我是在我们要唤起记忆,做重大决定时才启用的,类似于记者、诗人或政治人物,不会叙述所有细节,只会用事件的高潮和最后结果来编织故事,相当于峰值和终点的平均值,两者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紧密交织的,叙事自我宁可在未来继续痛苦,也不想承认过去的痛苦完全没有意义,自我也像国家、神和金钱一样,知识虚构故事,自由主义认为,我们不应该期待外界为我们提供现成的意义,应该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创造意义,创造整个宇宙的意义。
自由主义推崇自由市场和民主选举,智能和意识脱钩,智能是必要的,但意识可有可无,回想起工业革命前后,马被汽车所代替,原因是汽车在社会系统的真正需要的那少数几个领域胜出了,就能替代马作为交通工具了,作为类比,人工智能(IBM的沃森)在某些领域可以取代医生了,因为他存放着所有已知疾病与药物信息,不仅熟知我的基因组,完整病史,而且知道我的兄弟姐妹、父母等的基因组和病史,而且也从来不感觉到累了、饿了或病了,可以随时为我诊断。未来人工智能只要在特定行业需要特定能力上超过人类,就能将人类挤出该就业市场。尤其目前拥有绝大多数地球的正是各种非人类的互为主体的实体,即国家和公司。因此,为了不被淘汰,人类需要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我。21世纪科技的发展,让外部算法有能力比我更了解自己,通过数据,认识自己,让人觉得自己是许多生化系统的集合,而不是不可分割的个体,例如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发表的如何决定进行双乳乳腺切除术,这都是算法和统计数据库的功劳,并且朱莉本人接受算法建议。如果等到谷歌、facebook和其他算法成为无所不知的先知之后,很可能进一步进化为代理人,最后成为君主,再比如Waze、Cortana等等。
21世纪的新科技可能会彻底扭转人文主义革命,让人类交出权威,送到非人类算法手中,这是生物学家的责任,生命科学认为,生物就是各种算法,相当于拆除了有机和无机之间的那堵墙,将权威个人转移到计算机网络。这样可能导致不平等的再升级,自由主义面临三大实际威胁:1.人类将完全不具有价值;2.人类整体仍然有价值,但个人将不再具有权威,而是由外部算法来管理,算法对你的了解将超越你自己;3.有些人仍然不可或缺,算法系统也难以了解,而且形成了一个人数极少的特权精英阶层,由升级后的人类组成,相当于大多数人是低等阶级,受到计算机和新兴的超人类控制主导。这样就摧毁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根基。20世纪的伟大成就是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让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21世纪的新议题将是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化身为神,希望为人类服务。
这种新的科技宗教分为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科技人文主义希望让人类的心智升级,接触到目前未知的体验、未闻的意识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嗅觉、注意力和做梦能力都不如从前,科技人文主义最后可能反而让人类降级,让人类少了可能拖慢的系统、造成困扰的人类特质,人文主义认为,只有人的欲望才能使世界充满意义,两难抉择时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同时人类在开发能够控制、重新设计意志的科技,如果真能设计出控制意志的产品,科技人文主义将何去何从,只要我们相信人类的意志和经验是权威和意义的本源,就无法处理与科技的关系。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是由数据流组成的,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生物体就是生化算法,图灵机认为信息科学家可以写出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算法,数据主义将传统的学习金字塔彻底翻转(即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数据主义对人类知识和智能有所怀疑,信任大数据和计算机算法。数据主义的母学科是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经济学家也越来越常用数据处理系统的概念来诠释经济,经济机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与能力的数据,再转化为决策,比如资本主义和国家控制的共产主义就不是意识形态、伦理教条或政治制度上的竞争,而根本不同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资本主义采用分散式处理,共产主义采用集中式处理。政治科学家也逐渐把人类政治结构理解成数据处理系统,即民主与专制,即分散与集中式处理机制。
人类历史就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如果将全人类看作单一的数据处理系统,每个个人都是里面的一个芯片,整个历史进程就通过4种方式来提高系统效率,即增加处理器数量(人数),增加处理器种类(运算和分析数据的方式不同,增加动力和创意)、增加处理器之间的连接(关联)、增加现有连接的流通自由度(自由流通),智人数据处理系统的构建分成四大阶段:1.认知革命,能够将大量智人连接为单一数据处理网络,分散到不同区域,感受不同气候,彼此失去联系,牺牲了连接,2.农业革命开始,大约5000年前,发明了文字和金钱,形成密集网络仍然分散为无数个小部落,3.开始于5000年前,发明了文字货币,结束于科学革命,人类摆脱了离心力,使得各个团体融合起来,形成城市和王国,4.始于1492年,信息在全球网络里越来越自由的流动,民主和自由市场胜出,改善了全球数据处理系统,这一系统的最终产出物就是效率更高的数据处理系统,即万物互联网,人类式创造万物互联的工具,而且这个系统比人类吸收更多的数据,处理信息算法的效率比人高(从生物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类情感和智力不过都是算法),数据主义也类似于其他宗教,有其诫命,其一是连接越来越多的媒介,产生和使用越来越多的信息,让数据流最大化,其二是将一切连接到系统,甚至异端也连入,数据主义认为信息自由是最高的善,一切的善来自于信息自由,数据主义相信数据流带来了新的发明和破坏,而且不在任何人的计划、控制或理解之中,没人真正理解全球经济如何运作,正如市场是资本主义那只无形的手一样,数据流也是。人类可以把自己的体验吟成诗,写成博客,再发表在网络上,丰富全球数据处理系统,可以说人类体验就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数据处理算法或数据模式。
上帝是人类想象的产物,人类的想象力一样知识生化算法的产物,人文主义将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走向以人为中心,而21世纪,将以人为中心走向以数据为中心,几百万年以来,人的感觉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算法,到了21世纪,我们正在开发更优秀的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前所未有的运算能力和庞大数据库,从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转变为聆听算法的意见,数据主义认为人类大脑无法理解新的终极算法,数据流多会能够产生意识和主观体验还是个未知问题,数据主义对人类的威胁,正如人类对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回首过去,人类也许会成为数据流里面的一片小小的涟漪。
其实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能带来确定的结果,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的兴起肯定会改变世界,但不代表只能是一种结局。过去阻挡思想言论的做法是阻挡信息流通,但在21世纪,反而是需要用不相关的信息淹没思想言论。未来需要我们继续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和三项关键问题。
1.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个无所不包的教条,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
2.智能正与意识脱钩
3.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三项关键问题
1.生物真的知识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