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领域,发动机的排量是衡量发动机规模和性能的重要指标。当提到发动机排量为 1395 ml 时,意味着该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所有气缸的总容积为 1395 毫升。这一数值通常也表示为 1.395 升(L)。
发动机排量的定义与计算
发动机排量是指所有气缸在一次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所扫过的总容积。它由以下三个主要参数决定:
- 缸径(Bore):气缸的直径。
- 冲程(Stroke):活塞在气缸内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的距离。
- 气缸数(Number of Cylinders):发动机内气缸的总数。
计算公式为:
排量 = π / 4 × 缸径² × 冲程 × 气缸数
例如,假设一台四缸发动机的缸径为 7.4 cm,冲程为 7.2 cm,则其单个气缸的排量为:
单缸排量 = π / 4 × 7.4² × 7.2 ≈ 310.6 cm³
因此,四个气缸的总排量为:
总排量 = 310.6 cm³ × 4 ≈ 1242.4 cm³
这说明,缸径、冲程和气缸数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相同的总排量。
排量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
一般而言,发动机的排量与其功率和扭矩呈正相关关系。较大的排量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功率输出和更大的扭矩,这有助于提升车辆的加速性能和载重能力。然而,随着排量的增加,燃油消耗和排放也可能相应增加。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设计发动机时,需要在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
现代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制造商开始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在保持或提升动力性能的同时,提高燃油效率并降低排放。例如,大众汽车的第八代高尔夫 R-Line 车型搭载了一台排量为 1395 ml 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110 kW,最大扭矩为 250 Nm。这表明,即使是较小的排量,也能通过先进的技术实现出色的动力表现。
排量在车型命名中的应用
在汽车型号的命名中,排量常被用作标识车辆性能和定位的指标。例如,日产天籁 350JM 中的“350”表示其发动机排量为 3498 cc。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车型的命名都直接反映了实际排量。例如,宝马 335i 实际上搭载的是一台 3.0 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非 3.5 升。
发动机排量的测量单位
发动机排量通常以立方厘米(cm³ 或 cc)或升(L)为单位表示。1 升等于 1000 毫升,因此 1395 ml 等于 1.395 L。在一些国家,尤其是使用英制单位的地区,可能会使用立方英寸(CID 或 cu in)作为排量单位。
结语
理解发动机排量对于评估车辆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排量为 1395 ml 的发动机,结合现代技术,能够在提供足够动力的同时,实现较好的燃油效率和较低的排放。这体现了汽车工程在动力与环保之间取得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