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日志读后感之四

[quote]
[b]一月七日 知识型员工:“资产”而非“成本”

管理的任务在于用心保护组织的内部资产。[/b]

知识型员工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那就是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知识完全具有流动性,也是巨大的资产。因为知识型员工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他们可以来去自由。体力劳动者对工作的需求度,比工作队他们的需求度大的多。但是,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需求度,也许并没有组织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度那么大。对于大多数知识型员工而言,他们和组织之间看似存在着对等的共生关系,但这只不过是象征意义上的共生。

管理的任务在于用心保护组织内部的资产。而当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知识成为了一种资产,而且日益成为组合资的核心资产时,这意味着什么?对于人事制度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吸引并留住具有最高生产率的知识型员工?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并将他们提高的生产率转化为组织的绩效能力呢?

[b]行动指南:[/b]

只有将知识型员工及其知识视为组织内最宝贵的资产,才能吸引并留住具有最高生产率的知识型员工。

[b]摘自:[/b]

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quote]

[b]评注:[/b]

组织不是慈善机构,管理者也不是慈善家。揭开组织身上若有若无的温情面纱,坦然面对组织的本来面目,对管理者和员工都有好处。

建立组织,需要人、财、物,这是投入;组织创造的价值,这是产出。产出大于投入,组织才能生存,这是一个简单但又本质的事实。一个管理者今天在媒体面前大谈人才如何重要,明天也许就裁掉公司一半的部门。不是人才不再重要了,可能是因为组织改变了战略,需要另外的人才,也可能是组织资金不足,无法负担现有的人员。

亨利.福特曾经抱怨,本来只想雇用一双手,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其实福特并没有错,因为他的企业只需要一双手。如果没有头脑的一双手,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什么要拒绝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亨利.福特的愿望是不太可能实现了。看看微软的福利、Google的美食、苹果的办公间,企业不光是雇用了员工这个人,甚至是雇用了员工的整个生活和家庭。

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拥有的生产工具,不再是手,而是知识。知识有很大的流动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新型劳资关系中,劳方其实握有更大的主动权。

知识发挥了作用,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员工无疑是优质资产,多多益善。但是知识发挥不了作用,无法创造价值,或者创造的价值太少,员工将成为劣质资产,要么被转换,要么被剥离。

公司不是我的家,总有员工会感受到组织冰冷的一面;员工不是我的娃,面对人员离职,组织也有一些无奈。

靠什么留住知识型员工,并让员工的知识发挥最大效能,这是让现代管理者寝食难安的关键问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