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穿越团队协作的五重障碍

(原文地址:http://www.programmer.com.cn/464/

 

软件开发是一项团体运动,有自己的公平竞争政策(“职业道德”),整套游戏规则(“流程”)和对团队协作的高度重视。

 金字塔

 

信任缺失

“第一重机能障碍是团队成员间的信任缺失。这实质上源于他们不愿在团体中轻易受到攻击的心态。团队成员如果不对其失误和弱点真正地开诚布公,就不可能打下信任的基础。”

一个团队远不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管其中的个体如何能干。每个团队成员摆上台面的,都是独特且经常互补的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全体集合,帮助团队达成其目标。在一个由各种“劳动分工”方式创立的传统团队中,其成员间存在强大的攀比压力,没有机会发展“基于弱点的信任”。团队成员在过往绩效表现可持续的基础上受到“信任”。但是,在现代行业中,不可能假设或期望任何人具备所有所需技能,在任何状况下都能成功。

Patrick所说,互信团队中的成员们,能够承认他们的弱点和失误,请求他人的帮助,接受对他们职责领域的质询和评价,做出负面结论前先假定他人无辜,承担提供反馈意见和帮助的风险,欣赏和发掘他人的技能和经验,集中时间和精力于重要问题而非勾心斗角,提出和接受道歉时毫不犹豫,对会议和其他集体工作的机会满怀期待。

敏捷鼓励适应性的软件开发,它大量依赖于对过去绩效的反馈来改善未来的表现。敏捷鼓励所有利益相关者——开发者,业务人员,赞助人和客户——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它还鼓励频繁(通常每天进行一次)的进展更新,以及迭代结束时对过去进展状况和未来改善之处的反思。这种定期的开放沟通和反馈可以成为非常有效的信任建设活动。

敏捷团队通常都较小,团队成员具备互补的技能和任务,而非多人同时拥有互相竞争的技能和任务。他们也高度自治,允许以民主方式做出决策,而不是被客户和管理层强加没有合理论据和逻辑思考的指示。团队自己负责承诺,同时小型团队都位于单一地点,这中气氛可以让团队成员互相依靠,从而达成承诺。特定的实践,如结对开发,其根本理念是尽早查出软件缺陷,而不是以缺陷数据判定个体成员的绩效,这有助于更深入地发展信任关系。为此,团队的生产率指标“速率”,不是归功于个人,而是归功于团队。所有这些做法,都极有可能在团队成员间建立信任。

 

 

惧怕冲突

“无法建立信任是有破环性的,因为第二重机能障碍——惧怕冲突——就是由此而定调。缺乏信任的团队无法展开无需多虑而充满热烈激情的想法辩论,他们退而求诸云遮雾罩的探讨和小心谨慎的说辞。”

进行富有成效的冲突,这是一种能力,而该能力会因缺乏互信而受损。大家唯恐提出不同意见被视为反团队行为。这最终变成了一个自我挫败的问题,因为对冲突的惧怕不仅损害了团队的决策力和进展,也加深了业已存在的信任缺失。团队需要进行富有成效的冲突。

在Patrick看来,进行有成效冲突的团队,能够开展生动有趣的会议,提炼和开发全员的想法,迅速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减少勾心斗角,挑明关键主题进行讨论。

敏捷要求团队全员都参与到估计与计划、情况更新和回顾会议中去。Scrum中每日站立会议的发言,是针对团队而非任何经理。团队的进展公开透明,非常容易识别进度落后(这可能危及团队兑现承诺)的团队成员,而下一步并非申斥其进展缓慢,而是要施以援手,必要时进行建设性的争论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基于弱点的信任”这时已经建立,所以团队成员珍视健康的冲突,而无需惧怕斥责。

 

 

承诺不足

“健康冲突的缺乏是个问题。第三重机能障碍保证会因此出现,那就是承诺不足。如果团队成员没有在热烈而开放的辩论过程中广而告之他们的观点,就算他们在会议中掩饰争拗,也罕能接受最后决策并承诺于中。”

Patrick认为:能做出承诺的团队,能够明晰方向和优先级,围绕共同目标匹配整个团队,发展从失误中学习的能力,抢在竞争者前利用机会,毫不犹豫地前进,也对改变方向毫无踌躇或负罪感。

敏捷最强的一点在于,它是一个面向团队的方法,其中每件事务都由团队主导和负责——从同意冲刺工作清单、工作量估计、衡量和追踪进展,直到最终交付。敏捷团队中没有个人的承诺——一个敏捷团队的进展和成功完全由其兑现的团队承诺来衡量。敏捷也非常重视从过去的经验、尤其是错误中学习,并采取特定步骤来加以完善。回顾会议流程的确立,就是要确保在每轮冲刺和最后项目结束时,从团队得到这些反馈。敏捷还注意鼓动团队成员拥抱不确定性。传统的软件流程对如何处理高度不确定或者快速改变/进化的问题有着严格的限制,而绝大部分人可能都把参与这样高风险的项目当作是职业坟墓。然而同样真实的是,就算最后项目失败,这种项目本身多数都是能够发展事业的工作,具备大量的学习机会。通过敏捷实践,进行短期计划、逐个解决问题,从而降低了失败或重大返工的风险,这有助于一个团队从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中获得最佳结果。因此,团队当然感到更有信心去承担这么有风险的事业,而且就算中途无可避免地需要改弦更张,敏捷也能毫不困难地拥抱这些改变。

 

 

逃避担责

“由于缺乏真正的承诺和认同,团队成员发展出了第四重机能障碍:逃避担责。没有对于清晰行动计划的承诺,即便是最专注和最有驱动力者,也经常在同伴的行动做派与团队效益背道而驰之时,踌躇于是否出言提醒。”

不担承诺的团队可能在责任担当上表现欠佳。信任缺失时,团队成员经常向个人目标努力,而与团队目标南辕北辙。他们经常倾向于只对自己那部分工作承担责任。可以预料,会有很多相互指责,或是将错误归咎于外因的情形。但是,责任和担责相伴相生,就像我们要求团队自我指导和对其赋权那样,我们也同样程度地要求他们担起应有的责任来。

Patrick所言,互相问责的团队保证了绩效低下者感受到改善的压力,团队成员毫不犹豫地质疑他人的工作方法以图迅速发现潜在问题,在统一的高标准上建立互相尊重,并避免围绕绩效管理和惩治行动而产生过度的官僚主义。

敏捷关注团队全员参与计划和追踪等项目的方方面面。另外,敏捷团队较小,于是整个团队都了解其各个成员几乎每天的绩效情况。虽说其理念不是要对个人施加负面压力,但绩效较差者在此情形下还是会受到大量的攀比压力,去提高其表现。当然,敏捷团队的其他成员会提供各种帮助,但不是要惩戒(或容忍)表现较差者,而是要保证团队努力工作并倾尽所能兑现承诺。另外,虽然敏捷是一种团队方法,它并未削弱关键成员的重要性。与任何团队环境一样,关键成员很容易获得尊重和同事的仰视,这种尊重有助于团队树立模范典型(在小型敏捷团队中很容易发现他们)。

 

漠视结果

“无法互相问责给第五重机能障碍创造了生长条件。在团队成员将其个人需求(如自负心理,职业发展,或者表彰奖赏)甚至于其小团体的需求置于团队总体目标之上时,漠视结果就产生了。”

团队中没有互信,或者大家只顾埋头自己的进展,团队就经常会在兑现承诺时出问题。可是,不能一贯专注于“整体结果”,就不可能交付好的软件。

Patrick描绘了一个专注于整体结果的团队,它留得住有成就感的雇员,减少了个人主义的行为,急切地同甘共苦,从个人利益服从于团体利益中获益,并避免人心涣散。

敏捷倡导具备跨职能知识的个人与业务人员密切合作,“通过尽早和持续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敏捷原则寻求围绕自组织团队中受激励的成员来建立项目。其意图是最终交付团队之承诺,而它侧重团队成员间对他人技能的相互依赖,所要求的代价只是对个人傲慢与偏见的压制。进一步说,短期频繁地交付可工作的软件,有助于减低重大失败的可能性,而每个让团队向目标进一步迈进的迭代都是愉悦之源。最后,团队回顾的实践能够帮助它“反思如何才能更有效,随之调整优化其行为方式”。当团队的低层次机能障碍消除了,就有了互信的坚实基础,和对团队承诺的负责担当,这让团队始终关注于整体结果,而无个人追求其私心杂念。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