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阻串联电路相关情况
故障特征:
短路特征:在串联电路里,若像图中电阻 R2 被短路,会有诸多变化。首先,电路总阻值就只剩电阻 R1 的阻值,变小了。因为直流工作电压 +V 不变,总阻值减小,电流就会增大。若 R2 阻值大,短路后电流增大量更明显,可能导致电源过流,有烧坏电源风险,同时也会让其他电阻(如 R1)过流,存在损坏危险。而且,若测量发现某元器件电流增大,可能意味着串联电路存在短路,因为某个电阻短路会使整个串联电路电流增大,其他电阻电压降也会增大,这种短路故障对所有元器件都有潜在损坏风险。
开路特征:电阻串联电路发生开路,不管哪个环节,电路都没电流流动了。一般情况下,开路故障对电路危害不大,但要是负载回路开路,可能使负载驱动电路电压升高,进而导致驱动电路故障。
故障检测方法
检查串联电路故障方法多样,比如可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各电阻阻值,不过实际检修常根据故障现象和电路具体情况灵活选方法。
开路故障检测:若电路是直流的,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 R1 两端电压(表笔接 R1 两根引脚),能判断是否开路;若是交流电路,就用交流档测 R1 两端交流电压,数字表交流电压档也行。
短路故障检测:理论上也能用测 R1 两端电压的方法查短路故障。若 R1 两端电压比正常值高,且电压 +V 没增大,可说明存在短路故障,因为只有串联电路短路才会使电流增大、R1 两端电压增大。但这方法得知道 R1 两端正常电压,不然没法判断电流是否真增大了,有不足之处。
二、电阻并联电路相关情况
故障特征:
短路特征:在并联电路中,如电阻 R2 被短路(像被一根导线短路),电路会有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阻值小的电阻器,R2 被短路后,短路线相当于电阻为零的 “电阻器” 与 R1、R2 构成并联电路。此时流过 R2 和 R1 的电流都为零,电流都从短路线流过,这对 R1、R2 本身没危害,但对电源 +V 而言是重载,有烧坏电源的危险。要注意,电阻器本身内部短路和引脚间被导线短路情况不同,但对电源危害一样。
开路特征:当并联电路中电阻 R2 开路(比如电阻体开裂、引脚断路等),电路也会改变。一是总电阻值增大,由原来 R1 与 R2 的并联值变为 R1 的阻值。二是对直流工作电压 +V 来说,负载电阻变化会影响电源输出电流,R2 开路后,电路总电流下降,电源负载减轻,且 R2 支路电流为零,R1 支路电流减小,但总电流不是零,这和串联电路不同。
故障检测方法
电阻并联电路故障检查方法因结构与串联电路不同而有差异。
开路故障检查:电路断电时,用万用表欧姆档测并联电路总电阻(表笔接电路地线和电源 +V 端),正常应小于 R1 和 R2。若测的阻值大于或等于 R1、R2 中的任一个,说明 R1 或 R2 开路,具体要进一步分析或改测各支路电路确定。
短路故障检查:若测的总电阻为零,说明并联电路存在短路故障,虽不能确定具体部位和性质,但确定了故障范围和进一步检查方向。
三、负载短路对电源的影响
若电源电路负载短路,如负载电阻 R 被短路,负载两端电压为零,流过负载电流为零,但流过电源的电流反而增大很多,形成短路电流。这电流流过电源内电阻,会使电源发热升温,超出承受能力就会烧坏电源,这就是电源短路,很危险,易损坏电源和其他元件,使用中要防止。而负载开路时,电路没电流流动,对负载没危险,一般对电源也无危害,但有些情况也会损坏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