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点
统一设备标准规范
支持设备、服务、算法等接入对象的统一抽象模型,将网关、设备/系统、数据点三项分层,并能实现 设备到云端、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网关ID.设备ID.数据点ID,形成全球唯一设备服务识别标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能用统一的方式在平台中进行描述,能形成设备能力统一抽象的规范。
支持图形编辑嵌套
支持图形界面支持矢量放大缩小,在放缩过程中保持图标清晰可见,并需在编辑与拖拽模式下能绑定采集的数据。对图形界面可自由编辑,提供相应的傻瓜式的编辑界面,并支持多个图形组合能形成新的图形,以增强界面的展现与应用效果。
支持通信路由寻址
支持任意运行有采集引擎的网关在路由系统分支中可以任何末端节点接入。网关到网关之间的寻址,通过链路寻址算法负载均衡,自动选择数据传递通道,以标准的方式衔接数据接口。
支持接口同步调用
不管是应用层接口还是设备接入层平台提供的接口,要求消息支持RPC同步调用和返回,不能都是异步消息返回,以支撑复杂的业务上下文时序逻辑,保持业务数据上下文同步。
开放设备接入SDK,支持多语言和插件化开发
提供开放对外的SDK二次开发包,以独立进程和插件扩展的方式进行设备协议的对接开发,并且支持至少4种主流语言(java、c#、python、c++)。这里的设备,要求不仅包括传感、硬件,还包括纯软件系统、服务、算法等。
提供应用开发框架,基于纯web化开发扩展
提供js语言的应用开发框架,支持2D、3D图形界面风格,支持二次开发扩展应用。界面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拖拽配置完成,应用逻辑在框架中有对应的js sdk来开发编写,生成独立的扩展应用文件在框架上运行,实现应用的开发扩展。
功能参数
建设驱动中心
内置工业、楼宇方面多款设备驱动,形成驱动中心。通过一定的配置快速集成,协议支持modbus/opc/snmp/bacnet/西门子plc等。提供多语言sdk开发包,支持阿里云或其他第三方数据采集。
设备管理
设备基础信息(厂家型号、坐标位置、关联驱动、类型模板、数据测点等),以及通信参数、采集参数配置管理,支持菜单逻辑分组管理。
事件管理功能
支持数据点阈值设置,逻辑条件设置,推送方式设定(包括界面、短信、电话等),以及处理和查询,支持联动自动执行
物联组态功能
具备丰富的图形组件功能,支持傻瓜式拖拽编辑,自定义2D/2.5D矢量画面及关联设备数据源,支持对3D场景进行简易的可视化配置。
WEB控制台
系统支持Web的方式进行管理控制,对账号、网关、设备、数据点、模板、报警、实时数据、历史查询、日志、通信进行管控
报表管理
内置报表功能支持两种方式的模板配置,通用和定制。通用模式下,模板和报表格式固定,按照网关、设备、数据点的固化的通用形式导出数据;定制模式下,支持导入表格模板,并由模板格式生成和导出数据报表。
投标演示
可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以及在单项1-10分的情况下,各自能达到的参考控标能力RPC通信服务(9分)
通过系统实现设备与设备间的双向通信。
验证接口支持同步调用,要求业务应用层的接口调用可传递到设备接入层且同步返回,以支撑复杂业务逻辑的上下文时序。演示步骤要求如下:
网页前端点击开关控制,界面提示操作中;接入层代码有相应函数接受操作,可打印出开关请求状态;函数不返回时前端界面一直提示操作中;函数返回成功或失败时,前端界面相应提示操作成功或失败。满足以上得5分,不满足得0分。
对于1中的演示,设备接入层同时支持python、java和c++开发语言版。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采集驱动引擎(8分)
通过设备模板,配置设备,实现添加设备:创建设备模板,配置设备驱动信息,创建数据点位,就可以实现设备接入到中台。
验证提供采集引擎且支持多语言和插件化开发,提供开放对外的SDK二次开发包,并且支持至少4种主流语言(java、c#、python、c++)。这里的设备,要求不仅包括传感、硬件,还包括纯软件系统、服务、算法等。演示步骤要求如下:
演示引擎启动入口,带有命令行启动参数,包括用户名、密码、全局唯一地址等关键参数,启动和停止在系统后台分别能提示在线和离线状态,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在1中启动采集引擎的基础上,提供驱动插件文件,对该文件放入和移除指定的加载目录,可影响测试数据的上传,具体体现在系统界面和日志上,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物联组态工具(6分)
物联组态支持图形编辑嵌套,支持图形界面支持矢量放大缩小,在放缩过程中保持图标清晰可见,并需在编辑与拖拽模式下能绑定采集的数据。对图形界面可自由编辑,提供相应的傻瓜式的编辑界面,并支持多个图形组合能形成新的图形,以增强界面的展现与应用效果。演示步骤要求如下:
验证组件层层嵌套组合形成新的组件,缩放不失真,拖放到图纸上属性都可以配置关联物联网数据测点。前端展示页面可通过拖拽自定义创建(支持块状图、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双Y轴图、地图、表格、树形及仪表等),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应用开发框架(9分)
搭建一个扩展应用,其中包括新建桌面图标,拖拽方式配置应用的界面,js语言来开发扩展应用的逻辑,展示和编译扩展应用文件。
验证应用开发框架,基于纯web化开发扩展,提供js语言的应用开发框架,支持2D、3D图形界面风格,支持二次开发扩展应用。界面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拖拽配置完成,应用逻辑在框架中有对应的js sdk来开发编写,生成独立的扩展应用文件在框架上运行,实现应用的开发扩展。演示步骤要求如下:
应用界面由可视化拖拽工具完成,并且能绑定实时数据。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
新建应用的桌面图标,是通过物联组态工具编辑拖拽配置完成的,满足得3分,不满足得0分。
提供js语言应用开发包(js sdk),对1中编辑的界面进行点击,能在js sdk中编写代码对事件弹窗提示,能编译成独立文件,且文件放入和移除能影响弹窗提示,满足以上得4分,不满足得0分。
软硬件一体化(6分)
验证系统支持软硬件一体化,演示设备不超过1U,易灌装系统搭建及演示。演示步骤要求:
现场提供独立的硬件主机,安装系统前,指定IP打开无系统,安装后能打开中台系统并可登录运行,满足得5分,不满足得0分分
围绕“客户更满意、运营更高效”,持续打造汇川客户TVO,升级TCO,通过设基线、建规则、定流程,打造汇川敏捷的流程型组织。变革让汇川人迅速振奋起来、让这架庞大的组织机器高效运转、敏捷战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变革管理本身就是一类产品。”变革就是修路,变革本身就是业务,不是业务的附属,所以变革的输出就是变革产品,变革的过程就是一个产品开发的过程,变革的产品开发思维(IPD)是我们新的认知。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八个字——架构为先,场景为王,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架构”?“架”是指框架,“构”是指构造,所以“框架+构造”就叫架构。“场景”又是什么呢?我这里讲的“场景”,其实就是业务本质。在汇川的变革进程中,“场景为王”,就是一定要“忠于业务本质为王”。
所谓“双轨双收”,第一轨是项目主线,是持久战;另一条轨是QUICK-WIN(快赢)项目,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变革的知识、认知快速转换成行为和结果,让变革项目组的成员很快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更持久的项目之中。
“双收”是指收获,收获一,是变革项目的短期效益;收获二,是不断扩大的金种子队伍。例如,在最近IPD项目中就有明确的金种子培养规划,这就是我们人才的收获,是更加持久、更有意义的收获。
所谓“双轨双收”是汇川技术在变革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双轨:
第一轨:项目主线,是持久战。这指的是变革项目的核心部分,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以实现项目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价值
。
第二轨:QUICK-WIN(快赢)项目。这一轨的特点是能够快速地将变革的知识和认知转化为行为和结果,让项目组成员能够迅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更持久的项目中
。
双收:
收获一:变革项目的短期效益。这包括通过基线体系建设和快赢项目实现的效率提升和短期收益。例如,汇川通过建立基线体系,在2020年人均产值提升超出预期,同时完成了高品质基线的建立,为未来优化和运营基线积累了宝贵经验
。
收获二:不断扩大的金种子队伍。在变革过程中,新种子被卷入项目,经过实践和培养后成为金种子,即具备变革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这是更持久、更有意义的收获
。
通过这种“双轨双收”的模式,汇川技术能够在变革中既实现短期的快速成效,又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
打造企业变革竞争力
谈到目前的管理和经营中的可改进之处,朱兴明表示,公司要持续围绕“客户更满意、运营更高效”的理念,持续打造汇川客户TVO(总体拥有价值),升级TCO(总拥有成本),通过设基线、建规则、定流程,构建敏捷的流程型组织,让汇川技术打造出变革竞争力。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从传统的KPI考核方式转向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方式,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明确企业和团队的“目标”以及明确每个目标达成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
此外,朱兴明还强调了汇川技术的明确发展方向,即推动工业领域相关业务和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TVO(总体拥有价值)是对TCO(总拥有成本)的升级和扩展。TCO主要关注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购买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而TVO则不仅考虑成本,还强调通过拥有和使用产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全部价值,这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难以量化的价值,如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改善等
。
从TCO升级到TVO,意味着企业不再仅仅关注成本降低,而是开始寻求如何通过IT服务实现业务价值的最大化
。这种转变反映了企业对IT投入的认识从单纯的成本控制转变为对价值创造的追求。以下是几个关键点,说明了如何从TCO升级到TVO:
价值创造:TVO强调的是通过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这涉及到提升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增加客户满意度等方面
。
全面评估:TVO要求企业全面评估IT投入带来的影响,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价值,这需要企业跳出TCO的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IT投入
。
业务战略对齐:TVO的实现需要与企业的业务战略紧密对齐,确保IT投入能够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目标和增长战略
。
用户体验:在TVO模型中,用户体验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直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长期视角:TVO倡导的是一种长期视角,关注的是长期价值的创造和维持,而不仅仅是短期成本的节约
。
创新和突破:TVO还涉及到通过创新和突破来为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这可能包括提供国外品牌无法提供的性能价值,如高安全性、高速度或高精度
。
通过这种升级,企业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管理IT资产的价值,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