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模式是比较好玩,也比较有意义。其实就我个人看来,它和责任链还是蛮像的。只不过责任链是比较判断,而装饰器是迭代处理。装饰模式就是那种迭代处理的模式,关键在哪呢?我们可以看看如下函数。
void wapper( int( *func )( int, int ), int num1, int num2 )
{
printf( "进入装饰器\n" );
//类似回调函数嘛,函数前后 可以进行装饰或者其他逻辑处理
func( num1, num2 );
printf( "走出装饰器\n" );
}
使用装饰器模式 在C语言中可以实现类似多态的效果
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拓展
上面这个函数 又被称为架构函数
下面是其它被装饰的函数
int add( int num1, int num2 )
{
int sum = num1 + num2;
printf( "%d+%d=%d\n", num1, num2, sum );
return sum;
}
int sub( int num1, int num2 )
{
int sub = num1 - num2;
printf( "%d-%d=%d\n", num1, num2, sub );
return sub;
}
int mul( int num1, int num2 )
{
int mul = num1 * num2;
printf( "%d*%d=%d\n", num1, num2, mul );
return mul;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wapper( add, 20, 30 );
wapper( sub, 20, 30 );
wapper( mul, 20, 30 );
return 0;
}
装饰者模式:迭代处理与多态效果的C语言实践
本文探讨了装饰模式在C语言中的应用,通过wapper函数实现类似责任链的迭代处理,展示如何用装饰器模式扩展功能并模拟多态。主要涉及add、sub、mul函数的装饰与调用。
3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