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经在公司主导呼叫中心的自研工作,并成功在催收场景中落地。现就核心方案分享一二。
一、自研呼叫中心的价值
1. 降本:供应商是按照坐席的license收费的,自研外呼系统可以减少licence的使用
2. 增效:对于机器人外呼,自研IVR 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深度优化,提升催收效率
二 、呼叫中心-拓扑结构
编辑
1. 左侧是运营商网络,右侧是分机坐席,双方通过呼叫中心进行通信;
2. 数字中继线可直接接入呼叫中心;
3. 模拟中继需通过网关转码后接入呼叫中心;网关有硬件/软件(比如FreeSWITCH)
三、呼叫中心-高可用方案
编辑
1. OpenSIPS 作为代理,分发SIP请求,实现 FreeSWITCH 各节点负载均衡;OpenSIPS单节点可以处理1万+的分机请求,因此 OpenSIPS 不做负载均衡,只做主从;
2. FreeSWITCH 节点负责处理实际的通话,RTP媒体流在用户UA和FreeSWITCH之间直接传送;
3. OpenSIPS, FreeSWITCH 各节点公用一个DB;
四、外呼平台与呼叫中心的关系
编辑
在呼叫中心的基础之上,搭建外呼平台,实现具体的呼叫应用:手工/自动外呼、监听质检、IVR 等功能。
中间部分,就是开发人员定制开发的部分。外呼平台基于底层的呼叫中心,对业务应用方提供人工呼入、呼出、IVR、机器人外呼(ASR、TTL)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