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基金需要关注大盘吗?跌了还要继续投?
大盘涨跌和定投到底啥关系?
很多人问我:"定投要不要看大盘脸色?" 这问题就像问"吃饭要不要看天气预报"——有关系,但关系没那么直接。定投的核心逻辑就是淡化择时,通过长期分批买入摊薄成本。大盘3000点和6000点都在定投的人,最终收益率可能相差不大。
我有个读者从2018年开始定投沪深300,当时大盘一路阴跌,他咬牙坚持。到2020年收益率一度突破40%,他说:"回头看,那些暴跌月份扣款的份额,现在都是金疙瘩。"
市场下跌时该恐惧还是贪婪?
"越跌越买"听着很反人性,但数据不会骗人。看个简单回测:
# 假设每月定投1000元,单位净值从1元跌到0.5元再涨回1元
nav = [1.0, 0.9, 0.8, 0.7, 0.6, 0.5, 0.6, 0.7, 0.8, 0.9, 1.0]
shares = [1000/x for x in nav]
total_cost = 1000*len(nav)
final_value = sum(shares)*nav[-1]
print(f"总投入:{total_cost}元,最终资产:{final_value:.2f}元")
运行结果会告诉你:在微笑曲线底部收集的廉价筹码,才是定投超额收益的真正来源。那些在市场恐慌时停扣的人,往往完美错过最肥美的买入区间。
三个必须继续定投的场景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
当沪深300PE百分位低于30%,相当于商场全场打7折。这时候停投,就像双11突然关闭购物车。定投时间不足2年时
数据表明,定投偏股基金3年以上,正收益概率超过80%。才投几个月就纠结,就像蒸包子刚上汽就揭锅。现金流依然稳定时
只要工资照发,定投就别停。记住你不是在炒股,是在用时间换空间。
什么情况下可以暂停?
当然不是无脑死扛。遇到这些情况可以考虑暂缓:
- 急需用钱(比如要买房首付)
- 基金本身出问题(基金经理换人、风格漂移)
- 估值明显泡沫化(比如2021年消费股PE普遍70倍+)
但注意:暂停不等于赎回。停投是停止新增资金,赎回是砍掉现有仓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的实战建议
把定投日设在发薪日后两天
这样钱还没焐热就直接划走,避免手痒乱花。准备个"暴跌加仓包"
留10%-20%机动资金,当市场单月暴跌超10%时手动补一枪。卸载行情软件
真的,定投最怕天天看盘。我见过坚持最好的定投者,都是设置好自动扣款就把APP删了。
记住:定投反人性就反在它要求你"涨也开心,跌更开心"。那些年你咬牙扣款的痛苦,终会变成账户余额给你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