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系统设计自学笔记——理论基础6

差分传输线

        近年来,随着高速信号技术的发展,对高速信号的传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低摆幅、低功耗及抗干扰等。差分传输线独特的传输特性使它在高速串行信号传输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差分传输线的几何结构如下图所示。

差分传输线的几何结构

        和单端传输线一样,差分传输线也有微带线和带状线两种形式。其等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和单端信号基本一致。

        当在这样相邻的两条传输线上进行高速差分信号传输时,会有两种情况。

        1.差模信号方式 

差分传输线差模信号方式

         如图所示,信号驱动端发出的是极性相反的信号:V_{p}V_{n}。此时在这两条传输线上的传输电流为:

        i_{1}+k\cdot i_{2}i_{2}+k\cdot i_{1},其中k为两条差分传输线的互耦合系数。

        因此,这两条传输线中的任意一点的电压为:

V_{1}=Z_{11}\cdot (i_{1}+k\cdot i_{2})=Z_{11}\cdot i_{1}+Z_{11}\cdot k\cdot i_{2}

V_{2}=Z_{22}\cdot (i_{2}+k\cdot i_{1})=Z_{22}\cdot i_{2}+Z_{22}\cdot k\cdot i_{1}

        Z_{11}Z_{22}为两条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经过仔细的设计,使两条传输线的各参数平衡的情况下,我们有:

  • i_{1}i_{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i_{1}=-i_{2}
  • 单线阻抗Z_{11}=Z_{22}=Z_{0}Z_{0}是单端传输线特征阻抗。

        此时,上式变为:

V_{1}=Z_{11}\cdot i_{1}(1-k)=Z_{0}\cdot i_{1}(1-k)

V_{2}=Z_{22}\cdot i_{2}(1-k)=Z_{0}\cdot i_{2}(1-k)

        因此,在这种传输模式下,从单个传输线的角度来看,差分模式下的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如下式表示:

Z_{Odd}=\frac{V_{1}}{i_{1}}=\frac{V_{2}}{i_{2}}=Z_{0}\cdot (1-k)

        2.共模信号方式

差分传输线共模信号方式

         如图所示,与差模传输方式不同的是,信号驱动端发出的是极性相同的信号:V_{p}。此时这两条传输线上传输的电流为:

        i_{1}+k\cdot i_{2}i_{2}+k\cdot i_{1},其中k为两条差分传输线的互耦合系数。

        同样经过仔细的设计,是两条传输线的各参数平衡的情况下,我们有:i_{1}i_{2},大小相等,方向相同,i_{1}=i_{2},这是和差模信号方式不同之处。

        此时,上式变为:

V_{1}=Z_{11}\cdot i_{1}(1+k)=Z_{0}\cdot i_{1}(1+k)

V_{2}=Z_{22}\cdot i_{2}(1+k)=Z_{0}\cdot i_{2}(1+k)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时,由于共模信号方式在两条传输线上各点分布的是同极性电压,而且是同向电流,因此,共模信号方式下,每条传输线的回路是真正的地平面。两条传输线之间,除了耦合之外,是相对开路,即独立状态。而在差模信号方式下,两条传输线之间建立紧耦合电场模式,相互作为回路参考平面从而使得其中一条单线上的电流会沿着另外一条传输线反向流回,在电气回路上不需要参考地平面参与,造成参考地平面成为虚设,也就是常说的虚地状态。

        这样,按照以上的分析,共模信号方式下,流入地端的电流是两条传输线上的电流总和。因此共模信号的传输阻抗为:

Z_{Even}=\frac{V_{1}}{i_{1}+i_{2}}=\frac{V_{1}}{2\cdot i_{1}}=\frac{1}{2}\cdot \frac{V_{1}}{i_{1}}=\frac{1}{2}Z_{0}\cdot (1+k)

差分阻抗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在差分传输线中信号的传输特征,以及信号方式的不同会使得差分传输线的阻抗也不同。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析是分别建立在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相互独立的基础上的。而在实际应用中,差分信号以如下的方式进行传输。

        差分信号驱动端发出的信号是:

V_{p}=V_{Even}+\frac{1}{2}V_{Diff}

V_{n}=V_{Even}-\frac{1}{2}V_{Diff}

        驱动端输出的信号同时具有共模和差模信号分量,是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混合模式。而在接收端输入的有效信号则是:

V_{Diff}=V_{p}-V_{n}

        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每根传输线上只具有一半的差分信号能量,其差模传输阻抗为Z_{Odd}=Z_{0}\cdot (1-k)。所以从整个要传输的差分信号V_{Diff}的角度来看,其传输阻抗就应该为单线差模阻抗的两倍(因为实际的单根传输线上的传输电流没有改变,而最终接收端收到的差分信号逻辑为完整的V_{Diff}),即:

 Z_{Diff}=2\cdot Z_{Odd}=2\cdot Z_{0}\cdot (1-k)(\Omega )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50\Omega单线传输阻抗设计出100\Omega的差分阻抗”。

        工程上,人们普遍使用的差分阻抗计算公式为:

        微带线差分阻抗:Z_{Diff}=2\cdot Z_{0}\cdot (1-0.48\cdot e^{-0.96\cdot \frac{S}{h}})(\Omega )

        带状线差分阻抗:Z_{Diff}=2\cdot Z_{0}\cdot (1-0.347\cdot e^{-2.9\cdot \frac{S}{h}})(\Omega )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FPGA自学笔记——设计与验证JMB FPGA(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是一种可编程的硬件平台,可以实现各种数字电路的设计与验证。本文将简要介绍使用FPGA自学设计与验证JMB(低功耗、高效能、集成度高的多媒体芯片)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JMB的功能和特性。JMB是一种面向多媒体应用的芯片,具备低功耗、高效能和高集成度的优势。我们需要详细研究JMB的硬件架构和内部模块,包括处理器核、存储器模块、图像和音频处理模块等。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FPGA开发板来设计和验证JMB。首先,我们需要熟悉FPGA设计工具,例如Vivado或Quartus等。这些工具提供了图形化界面和硬件描述语言(HDL)等设计方法。我们可以使用HDL编写JMB的功能模块,并将其综合为FPGA可执行的位流文件。 在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验证JMB的功能和性能。我们可以使用仿真工具(例如ModelSim或ISE Simulator)来模拟JMB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通过设计测试程序并运行仿真,我们可以验证JMB的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地工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验证完成后,我们可以将位流文件下载到FPGA开发板中进行智能芯片的物理实现和测试。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以及相关测试程序的运行,我们可以验证JMB在实际硬件中的功能和性能。 总结起来,学习FPGA设计与验证JMB,我们需要熟悉JMB的硬件架构和内部模块,并使用FPGA开发工具进行设计与验证。通过仿真和物理实现测试,我们可以验证JMB的功能和性能。这些过程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希望这些笔记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ky_DOUBLE 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