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变分辨率的半透明特效渲染优化方案

本文探讨了游戏开发中如何通过离屏渲染技术优化粒子效果,如烟雾、火光等,以降低过绘制带来的性能影响。文章介绍了深度测试、深度采样策略以及如何结合边缘检测和模板缓冲区来减少视觉伪影,确保性能与视觉质量的平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粒子效果在游戏中无处不在。大颗粒系统常见于烟雾、火灾、爆炸、灰尘和雾。如果这些效果填满屏幕,overdraw会非常严重,帧率会掉得很快,即使是在技术成熟的 3A 游戏中也是如此。以至于来半透明渲染的优化问题一直都是难题。

这里的解决方案是将昂贵的粒子渲染到屏幕外渲染目标,其大小是帧缓冲区大小的一小部分。但是这里的解决方案做了一个假设,认为许多用粒子建模的效果都是模糊且柔和的。更专业地说,烟和雾的图像只有低频,没有锐利的边缘。它们可以用少量样本来表示,而不会损失视觉质量。因此,低分辨率帧缓冲区就足够了。如果是具有高图像频率的粒子,例如飞行的岩石碎片。这里的方案可能就不适用了。

离屏渲染

粒子需要被渲染到离屏渲染目标,大小一般要设置主分辨率的一半以上。起码尺度要是二的幂。

离屏深度测试

要正确遮挡场景中其他的粒子,需要深度测试和深度缓冲区,其大小与我们的离屏渲染目标相匹配。我们通过对主 z 缓冲区进行下采样来获得这一点。基本算法是这样的:

  1. 正常渲染场景中的所有实体对象,并进行深度写入。
  2. 对生成的深度缓冲区进行downsample。
  3. 将粒子渲染到屏幕外渲染目标(也就是额外的rendertarget),并做深度测试。
  4. 将粒子渲染目标合成回主帧缓冲区,进行upsample。
获取深度
获取 DirectX 9 中的深度

在 DirectX 9 下,无法直接访问主 z 缓冲区。必须使用三种方法之一显式创建深度。

可以使用多个渲染目标(MRT):颜色信息写入第一个目标;深度写入第二个。这种方法有一些缺点。所有目标必须具有相同的位深度。后台缓冲区将为 32 位(或更多),但更少的缓冲区可能足以满足深度。更严重的是,MRT 与 DirectX 9 中的多重采样抗锯齿 (MSAA) 不兼容。

或者,可以通过在单独的通道中写入单个渲染目标来创建深度。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需要对场景的大部分几何体或至少与粒子效果相交的部分进行额外的传递。从好的方面来说,深度可以直接以所需的离屏分辨率写入,无需downsample操作。

如果尚未使用 Alpha,则还可以将深度写入 RGBA 目标的 Alpha 通道。A8R8G8B8可能没有足够的精度。

获取 DirectX 10 中的深度

DirectX 10 允许直接访问深度缓冲区中的值。具体来说,您可以为深度表面绑定着色器资源视图(SRV)。毫不奇怪,您必须首先将其解除绑定为渲染目标。否则,它是相当简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