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esignGuide+微带单枝短截线匹配电路
设计目标:设计微带单枝短截线匹配电路,把阻抗ZL=(30+j*50)Ω的负载匹配到阻抗Zs=(55-j*40)Ω的信号源,中心频率为1.5GHz。
(1)搭建ADS工程:这里工程名以及原理图名称均为MLIN_SMicro,题主可根据个人喜好命名,注意文件所在的根目录不能使用中文即可。
(2)电路图搭建:在原理图窗口选择Insert-->Template--->ads_templates:S_Params,插入S参数仿真模板。
S参数测试模板效果如下,这里将Term1作为源阻抗Zs=55-j*40 Ohm,Term2作为负载阻抗ZL=30+j*50 Ohm,S控件设置为:start:1GHz, stop:2GHz, step:0.001GHz(题主也可以选择低精度的step)
先添加PCB版层layout,选择0.0001mm layout resolution布线方法,再在电路图元器件库Passive Circuit DG-Microstrip Circuits中添加MSUB微带基片插件以及DA_SSMatch微带并联短路枝节。(注意顺序,以及添加layout是因为微带线是分立元件,要规定好PCB类型,才能进一步计算微带长度、宽度)
设置MUSB以及DA_SSMatch器件参数。MUSB要求:H=0.25mm(基片高度), Er=9.6, Mur=1, Cond=1.0E+50(电导率),Hu=1e+33mm(微带封装高度),TanD=0(损耗角正切),Rough=0mm(表面粗糙度);DA_SSMatch要求:F=1.5GHz(工作频率), Zin=55+j*40 Ohm(输入阻抗), Zloud=30+j*50 Ohm。
注意:这里MUSB取理想情况,Zin为源阻抗Zs*,保证信号源输出功率最大。
设计并联单枝节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在原理图中选择DesignGuide-->Passsive Circuit-->Passive Circuit Control Window...,页面如下图所示,在SmartComponent 中选择DA_SSMatch1,单击下面的Design按钮,则会自动生成对应的微带线匹配网络。
选中DA_SSmatch元件,点击load,便可查看具体的微带单枝短截线匹配网络。
总体电路图如下:
(3)仿真结果:①.S11在1.522GHz时匹配最理想,与希望的1.50GHz中心频率存在偏差,说明微带线长度以及宽度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个后期我也会出一篇关于如何优化的博客(因为要用到OPTIM、GOAL、VAR等控件,所以这里不详细展开),敬请期待。
②.匹配带宽约为0.2GHz(1.428GHz-1.611GHz),此种匹配方法得到的带宽虽然比L形匹配网络的宽,但是相比于其他宽带匹配电路,微带单枝短截线匹配网络还是属于窄带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