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博文为个人在学习Cadence Virtuoso时的记录,巩固自己学习的同时,也给其他初学者一些参考,学习过程中使用到的软件为Cadence IC617运行在CentOS7系统下,参考的书籍为Razavi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
这是第二篇学习记录,里面记录了对CS放大器的一些分析和仿真。基本的Virtuoso操作就不过多赘述了,在我的上一篇博客中介绍过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Cadence Virtuoso】IC学习笔记1:基本操作(以NMOS特性曲线仿真为例)
一、原理图绘制
以电流源为负载的共源级放大器应用比较广泛,其放大倍数比较高,但是会限制输出电压摆幅,而且如果用PMOS作电流源消除体效应带来的非线性,会增大器件尺寸。 A v = − g m ( r o 1 ∣ ∣ r o 2 ) A_v = -g_m(r_{o1}||r_{o2}) Av=−gm(ro1∣∣ro2).电路原理图如下:
直流仿真原理图
交流仿真原理图
二、直流仿真与分析
电源电压Vdd设置为3V,PMOS电流源偏置Vb为vb(变量),输入信号
V
G
S
1
V_{GS1 }
VGS1设置为vin(变量)。
选择dc仿真,将vb初始值设为2V,扫描vin从0V-3V,观察Vout随Vin的变化.结果如下图:在Vout为大概Vdd/2处按快捷键R和D,查看增量,计算增益
A
v
=
−
7.26
A_v=-7.26
Av=−7.26
vb=2V时,PMOS始终导通,当Vin从0V增大到3V,PMOS先进入深线性区,Vout基本为电源电压,然后当Vin大于NMOS的导通电压,NMOS进入饱和区,PMOS也进入饱和区,随着漏电流变大,输出电压开始下降,直到NMOS进入线性区,电压降到最小(几乎为0).
根据曲线可以大致确定静态工作点在
V
i
n
=
800
m
V
V_{in}=800mV
Vin=800mV时,查看管子此时的详细信息
r
o
1
=
71.67
K
,
r
o
2
=
57.76
K
r_{o1}=71.67K,r_{o2}=57.76K
ro1=71.67K,ro2=57.76K
g
m
1
=
207
μ
A
/
V
g_{m1}=207\mu A/V
gm1=207μA/V
A
v
=
−
g
m
1
(
r
o
1
∣
∣
r
o
2
)
=
−
6.62
A_v=-g_{m1} ( r_{o1} ||r_{o2})=-6.62
Av=−gm1(ro1∣∣ro2)=−6.62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际差不多。
将vb作为参数扫描,从1V-2V仿真5个点,结果如下:
随着Vb的减小,增益变小了,这是因为,电流源的电流变大,饱和区中管子的
g
m
g_m
gm虽然变大,但由于沟道调制效应,
r
o
r_o
ro急剧减小,导致增益最终减小。
三、交流仿真与分析
为了获得最大的增益,将直流工作点设为800mV,因为已知增益大概是6~7之间,为了摆幅明显一点,将交流输入幅值设为100mV。
瞬态仿真
选择第一项“tran”,仿真时间根据设置的频率来,这里设置10ms,仿真精度选择最大仿真精度,然后ok。
注意:瞬态仿真的时候要设置电源,vsin中Amplitude是输入的幅值,Frequency是频率,1KHz。
结果如下图所示,交流信号被放大了理论计算的倍数。
AC仿真
注意:vsin中设置AC magnitude是幅值,不用设置频率,要把前面瞬态仿真电源的设置删了。
仿真设置中选择ac,扫描频率,从10KHz到1000Mhz。(后来发现100M的时候还没到第一个极点)
输出我们想得到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选择Outputs->Setup.
然后输出一个表达式,给这个输出命名为Av_dB,然后点击Calculator中的OPEN,打开公式编辑器。
表达式为dB20(VF(“/OUT”)/VF(“/IN”)),注意这个OUT和IN跟你的信号label名称有关,不是固定的。
相位表达式的添加同理,phaseDegUnwrapped(VF(“/OUT”))。
然后开始仿真,结果如下,点击右上那个图标可以把曲线分开看:
根据第六章频率响应学过的知识,增益减小3dB的点的频率就是第一个极点,相位会减少45°,可以添加marker验证一下。
小结
至此,交直流瞬态仿真以及基本看一些参数都完成了,接下来要开启大作业了——二级放大器的设计,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们老师才讲到Razavi的第七章,就让设计二级放大器,我看了一下题目要求,发现很多名词都没见过,还得自学,二级放大器涉及的基础知识貌似得学到第十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