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除了巨帧处理逻辑之外,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结束了,先进行整体的功能验证。
一、模块接口
所有模块接口皆采用AXIS数据流的形式,其中包括一个用户自定义信号axis_ip_user,该信号当中存有数据的长度信息,我进行了统一的修改,该长度信息全部是指数据当中的字节长度,所以在处理数据的时候,需要考虑将字节长度信息转化为传输周期长度,即64bit的数量(一拍时钟传输64bit)。
以IP_TX模块为例,r_pkt_byte_len表示数据当中的字节数目,w_ip_64bit_len 表示64bit数据的长度。转化过程也很简单,字节长度右移3位即可,然后判断一下低3位是否为零,不为领则需要多加一个时钟周期进行传输。
assign w_ip_64bit_len = r_pkt_byte_len[2:0] == 0 ? (r_pkt_byte_len >> 3)
: (r_pkt_byte_len >> 3) + 1 ;
二、IP模块与ARP模块之间的联系
当IP层收到上层的数据包后,就会根据当前的目的IP向ARP发送一个MAC查找,当找到对应MAC地址后就会开始传输数据,但如果没有找到,那么就会先把数据存下来,然后触发ARP请求,通知ARP发送模块发送一个ARP请求,当获取到相应的NAC地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