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M矢量控制笔记(1.2)——隐机电机与凸极电机的详细区别

本文详细探讨了永磁同步电机中隐极电机与凸极电机的区别,包括转子结构、磁路结构、数学模型、控制策略以及观测器设计的差异。凸极电机因其磁路不对称性,导致了控制复杂度增加和成本提升,但也提供了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过载能力。此外,两者在电感特性、转矩表达式和观测器设计上有显著不同,对于电机控制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包括永磁体、转子铁芯、轴承等机械结构等,其转子可以制成实心的形式,也可以由压片压制而成,其上装有永磁体材料。根据电机转子上永磁材料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将永磁同步电机分为表贴式与内置式。大多数时候,对于永磁同步电机隐极电机与凸极电机的区分停留在:表贴=隐极电机,内置=凸极电机。实际上表贴就意味着电机是隐极性的背后原因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并且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也有多种磁极摆布方式,不同的插入方式会使得电机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这些区别造成的影响将会直接蔓延到控制算法的设计上,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

1 隐极电机与凸极电机转子结构的区别

如下图左侧两张图所示,隐极电机的永磁铁贴装转子的表面,或者以内嵌在转子的最外侧,其永磁体的弧度均与转子外圆轮廓保持同一弧度;而凸极电机的永磁体则内置在转子铁心的内部,其安装的形式有多种:主要分为切向式、径向式和混合式,下图从左至右第三张图则为切向式;以转子圆心十字型安装的则是径向式,下图中最后三张图均为混合式。不同的永磁体安装方式,会使得凸极同步电机内部具备不同的磁路特性,凸极电机的磁路均是不对称的,这样就会在运行中产生磁阻转矩,有助提高电机本身的功率密度和过载能力。不同的永磁体安装会导致不同的磁路特性,这为电机依据应用场景的设计提高了灵活性,但是相对于隐极电机的结构,凸极电机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造价也更为昂贵。

2 磁路结构上的差异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上包括:永磁体、转子铁芯、转轴和轴承等,在电机中,d轴轴线与电机的转子磁极所在轴线重合;q轴轴线超前d轴90°,即处在相邻两个磁极几何中线处。如下图所示:

在进行区分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概念“气隙”,这个具体的解释在网址为什么是气隙?_百度知道 (baidu.com),下面这个图是一个电机结构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气隙实际上就是定转子之间的空隙,里面充满了空气,因此起名叫做气隙。

气隙也属于磁路的一部分,气隙中存在气隙磁场,我认为可以理解为空气所需走过的磁路,但是气隙的磁阻更大一些(如果有更好的解释请大家发给我)。

在表贴式的永磁同步电机中,永磁体贴在转子铁芯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