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一节的分析,最终采用Boost变换器,而Boost变换器根据电感电流是否连续,主动式APFC可以分成3种模式:CCM,CRM(BCM),DCM。PFC电感的三种工作模式,下面依次分析
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
在连续导通模式下,一直会有电流流过电感,因此MOSFET需要在电感电流变成0之前开通。通常来讲,CCM会工作在一个固定的频率下,以控制AC输入电流呈正弦波。和其他模式相比,CCM的优点是能够降低电感电流的纹波。其缺点是,当MOSFET开通时,滤波电容的电压会反向加在二极管上,由于正向导通时的少数载流子们依旧聚集在PN结两侧,在这个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少数载流子会发生漂移运动,二极管会形成较大的反向电流。这个反向电流再加上电感电流会一起流过MOSFET,因此MOSFET会产生较大的开通损失(turn-on loss)。为了减少这种开通损失,需选用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 SBD),因为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较短。
临界导通模式(Critical Conduction Mode, CRM/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BCM)
在临界导通模式下,MOSFET会在电感电流降到0时开通,因此MOSFET的开通损失较小。CRM需要监测电路输出电压,然后根据电压调整MOSFET脉冲宽度。当输出电压过高时,会减小MOSFET脉冲宽度;当输出电压过低时,会增加MOSFET脉冲宽度。所以谐振频率也不会固定,存在潜在的EMI问题,因为需要根据输出电压调整。
不连续导通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DCM)
在不连续导通模式下,每个周期内都存在电流为0的时期。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DCM的峰值电流较大,MOSFET关断损失(turn-off loss)较大,电路的整体效率较低。但是,DCM不会受到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的影响,MOSFET的开通损失也很小。
综上所述,结合设计要求,选择CCM模式的控制方式
在CCM模式下,电流控制有峰值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平均电流控制等方式.这三种控制策略各有优缺点,下面基于设计的需要进行分析及选取.
- 峰值电流控制(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简称PCMC)
峰值电流控制的机理是Boost电路中的MOS管固定时钟周期开通,来控制电路设置一个固定的电流值,当测到的电流值达到固定值时,MOS管关断,接着进入下一个时钟周期,这种模式下的电流工作波形如下图2-3-1所示.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
(1)电流峰值和平均值之间存在误差,无法满足THD很小的要求;
(2)电流峰值对噪音敏感;占空比大于0.5时产生次谐波振荡;
(3)需要在比较器输入端加谐波补偿。
目前,此方案基本被淘汰
图2-3-1 峰值电流型
- 滞环电流控制(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简称HCC)
滞环电流控制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设置电感电流的最大值iH和最小值iL,当实际电感电流值跟设置的最大值iH相同时,控制MOS管使其关断,当实际电感电流值跟设置的最小iL相同时,控制MOS管使其导通,因此电感电流就在设置的最大值iH
和最小值iL之间变化,这种模式下的电流工作波形如下图2-3-2所示.[11]这种控制方式的特点是:控制简单、电流动态响应快、具有内在的电流限制能力;开关频率在一个工频周期内不恒定,会引起电磁干扰(电磁干扰)问题和电流过零点死区;负载对开关频率影响很大,滤波器只能按最低频率设计,不可能得到体积和重量最小的设计;滯环宽度对开关频率和系统性能影响很大,需要合理选取.
- 平均电流控制(Average Current Mode Control,简称ACMC)
平均电流控制也称为三角载波控制,这种模式下的电流工作波形如下图2-3-3所示.是在峰值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流控制方法,是双环控制系统,即一个电压环和一个电流环进行控制.工作机理为:输入整流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误差作为基准电流,然后通过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环来调节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从而达到输入电流波形跟踪输入电压波形。平均电流控制具有以下的特点:电感电流紧密跟随电网侧电压波形,以较小的电感即可实现谐波电流的含量达到3%以下,不需要谐波补偿,但为了保证电路的可靠工作,需要在在一定的开关频率下进行环路增益的补偿,使得电路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本文的设计需要,选择平均电流控制策略来对Boost变换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功率因素接近1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