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ESP32-HTTP_webServer库(Arduino)

ESP32-HTTP

介绍


ESP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网络和通信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支持HTTP协议,这使得ESP32可以用于创建Web服务器。

HTTP是什么?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无状态的、建立在TCP之上的连接。其基本的工作流程是: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说明自己想要访问的资源以及请求的动作;服务端在收到请求后,开始处理请求,并根据请求的内容做出响应。

ESP32上,我们可以使用其内置的HTTP Server组件来运行一个轻量级的Web服务器。这个服务器组件能够根据具体的配置分配内存和资源,并返回该服务器实例的句柄。通过这个句柄,我们可以控制服务器的各种行为,例如启动、停止等。

WebServer库用来做什么?
总而言之HTTP 服务器组件提供 websocket 支持,而WebServer库是一个专门用于HTTP协议通讯的库。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简单易用的API,使得我们可以基于ESP32开发板快速地建立网络服务器。通过这个网络服务器,其他网络设备以及物联网设备都能通过HTTP协议来访问并实现物联网信息交流。

WebServer库的主要功能可以被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服务器运行管理,另一部分是处理客户端的HTTP请求。在服务器运行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调用begin()函数来启动服务器,使用stop()函数来停止服务器,以及使用close()函数来关闭服务器。而在处理客户端的HTTP请求方面,库中包含了各种处理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函数,这些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解析请求数据包,并回发响应数据包。

基本流程

以下使用WebServer库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的基本步骤

  1. 引入相应库:

    #include <WebServer.h>
    

    通过引入WebServer库,你可以使用其中定义的类和函数来轻松创建Web服务器。

  2. 声明WebServer对象并设置端口号:

    WebServer server(80);
    

    在这里,你创建了一个名为serverWebServer对象,并设置端口号为80。Web服务器通常使用端口80来监听HTTP请求。

  3. 使用on()方法注册链接与回调函数:

    server.on("/", handleRoot);
    server.on("/haha", [](){
        server.send(200, "text/html", "Hello from /haha!");
    });
    

    使用on()方法注册了两个路径的处理函数。当访问根路径(“/”)时,会调用handleRoot函数。而当访问路径"/haha"时,使用Lambda函数直接发送一个包含"Hello from /haha!"的响应。

  4. 使用begin()方法启动服务器进行请求监听:

    server.begin();
    

    通过调用begin()方法,启动Web服务器开始监听请求。在这一步之前,你已经注册了路径和相应的处理函数。

  5. 使用handleClient()方法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void loop() {
        server.handleClient();
    }
    

    loop()函数中,使用server.handleClient()不断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这是一个循环,确保服务器一直处于监听状态。

这个流程能够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处理不同路径的请求并发送相应的响应。确保你的ESP32正确连接到WiFi网络,然后你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相应的IP地址,查看服务器的响应。

示例:

#include <Arduino.h>
#include <WiFi.h>
#include <WebServer.h>
const char *ssid = "**********";
const char *password = "**********";

WebServer server(80);

void handelRoot()
{
  String HTML=R"(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Hello World</title>
    </head>
    <body>
        <h1>Hello World</h1>
    </body>
    </html>
  )";
  
  server.send(200,"text/html",HTML);
}
void setup()
{
  Serial.begin(115200);
  WiFi.mode(WIFI_STA);
  WiFi.begin(ssid, password);

  while (WiFi.status() != WL_CONNECTED)
  {
    delay(500);
    Serial.print(".");
  }
  Serial.print("\nIP地址:");
  //获取ip地址
  Serial.println(WiFi.localIP());

  //注册链接与回调函数
  server.on("/", handelRoot);

  //用lambda函数
  server.on("/haha",[](){
    server.send(200,"text/html",R"(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title>Hello World</title>
    </head>
    <body>
        <h1>你好世界</h1>
    </body>
    </html>
    )");
  });

  //没有页面
  server.onNotFound([](){server.send(200,"text/html;charset=utf-8","没有找到");});
  
  server.begin(); 
}
void loop()
{
  server.handleClient();
}

在浏览器中访问IP地址得到的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常用API

WebServer 常用的 API

  1. on 方法:

    server.on(path, HTTP_METHOD, handlerFunction);
    

    用于注册路径(path)和相应的处理函数(handlerFunction)以及HTTP方法(HTTP_METHOD)。当有请求匹配到指定路径和方法时,将调用对应的处理函数。

  2. send 方法:

    server.send(statusCode, contentType, content);
    

    用于向客户端发送 HTTP 响应。你可以指定状态码 (statusCode)、内容类型 (contentType) 和实际内容 (content)。

  3. onNotFound 方法:

    server.onNotFound(handlerFunction);
    

    用于注册一个处理函数,当请求的路径未找到时将调用该函数。

  4. begin 方法:

    server.begin();
    

    用于启动服务器,开始监听请求。

  5. handleClient 方法:

    server.handleClient();
    

    用于处理客户端的请求。通常需要在 loop 函数中调用,以确保持续处理请求。

  6. arg方法:
    用于获取 HTTP 请求中的参数值的函数。查询参数是通过 URL 传递的键值对,出现在 URL 的问号 ? 后面。
    不了解URL请点击查看这篇文章:
    https://editor.csdn.net/md/?articleId=135704158

    String value = server.arg("parameterName");
    

    这个函数会返回指定参数名 (parameterName) 对应的值。例如,如果请求的 URL 是:

    http://example.com/path?name=John&age=25
    

    你可以使用 server.arg("name") 来获取 name 参数的值,这将返回一个 String 对象,其值为 “John”。

  7. pathArg方法:

    server.pathArg();
    

    用于从HTTP请求的路径中提取参数值

常见的HTTP状态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HTTP状态码及其简要说明:

  • 200 OK: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

  • 404 Not Found: 服务器无法找到请求的网页。这是最常见的客户端错误之一。

  • 301 Moved Permanently: 被请求的网页已经永久移动到新的位置。客户端应该使用新的 URI 重新发起请求。

  •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服务器目前无法处理请求,通常是由于过载或维护。客户端可以稍后再次尝试。

  •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通常,这要求用户进行登录。

### 设置和使用ESP32上的Web服务器 #### 安装必要的和支持文件 为了在 ESP32 上建立 Web 服务器,需要先安装 Arduino IDE 或者 PlatformIO 中支持 ESP32 的板子管理器以及相关。如果已经按照之前的方法配置好了开发环境,则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 对于Arduino IDE来说,在首选项里添加URL `https://dl.espressif.com/dl/package_esp32_index.json` 到额外的板块管理器网址中去[^1]。接着打开板子管理器并搜索 "esp32" 来完成安装过程。 #### 编写简单的HTTP服务器代码 下面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例子来展示怎样创建一个 HTTP 请求处理程序: ```cpp #include <WiFi.h> #include <WebServer.h> const char* ssid = "your_SSID"; const char* password = "your_PASSWORD"; WebServer server(80); void handleRoot() { String html = "<html><body>"; html += "<h1>Hello from ESP32</h1>"; html += "</body></html>"; server.send(200, "text/html", html); } void setup(){ Serial.begin(115200); WiFi.begin(ssid, password); // 连接到Wi-Fi网络 while (WiFi.status() != WL_CONNECTED) { // 等待连接成功 delay(1000); Serial.println("Connecting to WiFi.."); } Serial.print("Connected to the Wi-Fi network with IP Address: "); Serial.println(WiFi.localIP()); server.on("/", handleRoot); // 注册根路径处理器函数 server.begin(); // 启动web服务端口监听 } void loop(){ server.handleClient(); // 处理客户端请求 } ``` 这段代码实现了当访问该设备所在局域网内的默认页面时返回一段 HTML 文本给浏览器显示。 #### 配置无线网络参数 注意上述例子中的 SSID 和 PASSWORD 字符串变量应该被替换为实际使用的 Wi-Fi 名称及其密码。一旦上传此草图至 ESP32 并且它能够正常工作之后,就可以通过任何联网设备(比如手机、电脑)在同一 Wi-Fi 下输入其分配到的本地 IP 地址来进行测试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宁子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