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贴式PMSM(Surface-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内置式PMS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结构
表贴式PMSM | 内置式PMSM | |
永磁体位置 | 永磁体直接贴在转子铁芯的外表面 | 永磁体嵌入在转子铁芯内部 |
气隙均匀性 | 气隙均匀,有磁铁和没有磁铁的地方气隙厚度一样 | 气隙不均匀,有磁铁和没磁铁的地方气隙厚度不一样 |
转子结构 | 隐极式转子结构 | 凸极式转子结构 |
保护情况 | 永磁体直接暴露在气隙磁场中 | 永磁体受到转子铁芯和极靴的保护 |
电感特性 | 直轴电感(Ld)和交轴电感(Lq)相等 | 直轴电感(Ld)小于交轴电感(Lq) |
电感是描述电路中电流变化时产生自感电动势的物理量,对于永磁同步电机,电感通常定义为磁链与电流之比,即: L=ψ/I 是磁链,是电流ψ是磁链,I是电流
在表贴式PMSM中,磁链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永磁体产生的永磁磁链( ψpm ),另一部分是由电流产生的电枢磁链( ψar )。
在稳态运行时,忽略电枢磁链的动态变化,只考虑永磁磁链和电流产生的磁链。
直轴(d轴)是永磁体磁链最大的方向,与永磁体的磁化方向一致。
在表贴式PMSM中,由于永磁体直接贴在转子表面,且气隙均匀,在d轴和q轴上的磁通路径长度和磁阻都大致相等。
对于相同的电流变化,d轴和q轴上产生的磁链变化也大致相等。
根据电感的定义,有:
由于d轴和q轴上的磁通路径和磁阻相等,对于相同的电流变化 ΔI ,产生的磁链变化 Δψ 也相等。因此,得出: Ld=Lq
性能
表贴式PMSM | 内置式PMSM | |
功率密度 | 相对较低 | 较高,因为可以利用磁阻转矩 |
转矩输出能力 | 适中 | 较强,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时 |
弱磁能力 | 受限,因为气隙磁场易于饱和 | 较强,适用于宽调速范围 |
制造成本 | 较低 | 较高,由于结构复杂和材料成本 |
可靠性 | 永磁体容易退磁,因为直接暴露在气隙磁场中 | 永磁体受到保护,不易退磁 |
谐波损耗和转矩脉动 | 较低,因为气隙磁场接近正弦波 | 较高,因为气隙磁场中包含较多的谐波成分 |
控制策略:
表贴式PMSM:由于Ld和Lq相等,控制策略相对简单,通常使用标准的矢量控制方法。
内置式PMSM:由于Ld和Lq不相等,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控制策略,如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MTPA)和弱磁控制。
特性 | 表贴式PMSM (SPMSM) | 内置式PMSM (IPMSM) |
---|---|---|
凸极率 (Lq/Ld) | Ld≈Lq(凸极率≈1) | Lq>Ld(凸极率>1) |
转矩来源 | 仅永磁转矩 (iqi) | 永磁转矩 + 磁阻转矩 (id,iq) |
控制策略 | id=0(基速以下) | id≠0(利用磁阻转矩) |
弱磁需求 | 弱磁效果有限,依赖负 id | 天然适合弱磁,磁阻转矩辅助 |
应用场合:
表贴式PMSM:对成本敏感且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家庭电器、工业控制等。
内置式PMSM:对功率密度、转矩输出和调速范围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