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目录如下:🎁🎁🎁
目录
💥1 概述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双机并联
该系统由功率计算模块、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模块、电压合成模块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块组成。系统的目标是实现两台虚拟同步发电机(VSG)的并联运行,能够稳定地分担公共负载,并且输出的三相电压电流波形的总谐波失真(THD)小于2%。
在系统启动时,两台VSG各自带有10KW的负载。在0.3秒后,引入一个额外的公共负载,其功率为10KW。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运行后,两台VSG能够均分公共负载的功率,确保系统的负载均衡。
此外,系统要求输出的三相电压电流波形的总谐波失真(THD)小于2%。为实现这一要求,可以在系统中引入自适应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惯量阻尼控制和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这些算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负载情况,自动调整发电机的参数和控制策略,以最小化谐波失真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性。
此外,还可以在系统中引入前级光伏储能等部分。光伏储能系统可以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存储在电池中,为系统提供可再生能源。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之,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双机并联系统可以通过引入自适应控制算法和前级光伏储能等部分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些改进可以使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并符合对电压电流波形质量的要求。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控制的双机并联研究文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而传统的同步发电机装置比例逐渐降低,导致电力系统的旋转备用容量及转动惯量相对减少。此外,分布式电源通常通过逆变器并网,其快速响应的特性虽然具有优势,但缺乏惯性和阻尼特性,大规模接入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具有高度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利用多台VSG的并联运行,可以实现负载均分和冗余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减少谐波污染和电压不平衡等问题,提高电能质量。
二、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原理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通过引入相应的转动惯量和阻尼系数,使逆变器能够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其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有功-频率控制:模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频率下垂特性,实现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 无功-电压控制:模拟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下垂特性,实现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确保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策略
在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控制策略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均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控制策略:
- 预同步控制:在系统启动或并网前,通过预同步控制策略使两台VSG的电压幅值、频率和相位保持一致,避免并网时产生冲击电流。
- 功率分配策略:基于虚拟阻抗或虚拟功率控制等方法,实现两台VSG之间的功率均分。当系统加入公共负载时,通过调整各台VSG的输出功率,使其按比例承担负载。
- 自适应控制:根据负载变化或光伏发电量的波动,实时调整VSG的输出功率和电压频率,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四、仿真与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性能,需要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系统运行情况,并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功率分配精度和电能质量等指标。同时,还可以搭建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与展望
双机并联虚拟同步发电机系统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率均分。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探索将自适应控制、前级光伏储能等技术应用于系统中,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2 运行结果
2.1 主体电路控制模型
2.2 VSG1逆变器输出功率波形
2.3 VSG2逆变器输出功率波形
可见,两台逆变器的有功输出相同,即可实现两台逆变器的有功功率均分。(对于无功功率,则需要进一步增加虚拟阻抗控制)
2.4 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波形
版本:使用MATLAB2021b打开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1]任碧莹,邱姣姣,刘欢,等.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双机并联系统的参数自调节优化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 2019, 34(1):11.DOI:10.19595/j.cnki.1000-6753.tces.L80459.
[2]万晓凤,詹子录,丁小华,等.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逆变器并联改进控制策略[J].电机与控制学报, 2020, 24(2):10.DOI:10.15938/j.emc.2020.02.015.
[3]李斯琪,周游,杨帅帅.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J].电气开关, 2020(00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