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WM算法仿真搭建

 1.基于常规SPWM算法的仿真模型

 相电压Va、Vb、Vc的求解

 仿真搭建

 整体仿真框图

 相电压Ua的仿真结果

 相电压Ua的FFT分析

 这里补充一下Simulink中如何对数据进行FFT分析

        首先需要用到一个模块Powergui模块,打开Powergui模块,双击工具

         还需要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导入,打开要分析数据的Scope

然后运行,打开Powergui中的FFT分析即可。

        以上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SPWM算法的实现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基波电压幅值增加了15.48%

        当调制深度为最大时,即m_m=1,常规SPWM,此时A相电压输出的最大幅值为V_{am}=V_m*sin0=\frac{U_{dc}}{2},即\omega t=0的时刻,其基波电压幅值为\frac{U_{dc}}{2},而相同条件下,为达到A相电压的最大幅值,即V_{am}=\frac{U_{dc}}{2},求得基波电压幅值为V_{m1}=\frac{\sqrt3}{3}U_{dc},\omega t=\frac{\pi}{3},而

\left( \frac{\sqrt{3}}{3}\div \frac{1}{2} \right) \times 100\%\approx 15.48\%

        所以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基波电压幅值增加了15.48%,相当于提高了直流电压的利用率。

再从另一个角度理解

经过三次谐波(V_{m3})与基波(V_{m1})的合成后形成的马鞍波(即红线),当然这个马鞍波的合成只要保证和原始基波(V_{m})最大幅值相等即可,根据平均值等效原理,其有效电压值高于未注入三次谐波(即蓝线)的有效电压,即马鞍波(V_{m1}+V_{m3})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原始基波V_{m}。基波V_{m1}的幅值是基波V_{m}幅值的1.1548倍。

仿真搭建

        注入三次谐波的幅值为\frac{V_{m1}}{6},要合成最大幅值不变的新调制波(马鞍波),此时基波幅值需要加大至原基波的1.1548倍,所以m_m=0.7*1.1548

 谐波参数设置

 整体框图

仿真结果

A相电压调制波的计算结果:

 相电压Ua的计算结果:

相电压Ua的FFT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可利用高次谐波注入的方法,来提高SPWM算法的母线电压利用率,让其近似等效为SVPWM算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