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本期是定时器最后一部分的内容,主要讲解定时器中的编码器功能,在此之前我们在中断那一部分内容已经了解过了编码器,本期讲解如何用stm32的定时器去实现编码器的功能的,以及进行编码器测试实验。(视频:[6-7] TIM编码器接口_哔哩哔哩_bilibili)
一、编码器接口
1.基本概念
- Encoder Interface 编码器接口
- 编码器接口可接收增量(正交)编码器的信号,根据编码器旋转产生的正交信号脉冲,自动控制CNT自增或自减,从而指示编码器的位置、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
- 每个高级定时器和通用定时器都拥有1个编码器接口
- 两个输入引脚借用了输入捕获的通道1和通道2
高级定时器和通用定时器都有编码器接口,但是基本定时器只有计时的功能,所以没有编码器接口。
2.正交编码器
正交编码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编码器,是有AB两个相的编码器,其角度差90°,通过这两个相的相位差我们可以去判断其转动方向,这个也是stm32定时器编码器接口的工作方式。
不难看出,正转和反转的边沿状态是完全相反的,取其中一个我们就可以判断其转动方向。
3.编码器接口的结构
下图可以看出应该定时器是只有一个编码器接口的,所以当我们定时器选择了编码器接口功能的时候,其他功能是无法使用的,这里就不像是输入捕获或者输出比较可以并发执行,当选择了编码器接口的时候就只能走这一个功能。另外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编码器接口的两个输入口是TI1FP1和TI2FP2这两个输入口,这是在通道CH1和CH2输入的,而CH3和CH4是没有参与这部分工作。
编码器接口简化结构图:
上面编码器接口的简化图我们就可以看出输入口是有两个的,分别对应两个相位的,经过编码器接口的时候就可以去进行对CNT计数器的操作,这里编码器接口会接管控制器的时钟,其判断输入信号是正转还是反转,然后再去对CNT进行加减操作。
4.编码器接口的工作模式
编码器接口是有三种工作方式,有单独TI计数也有两个TI同时计数,我们一般情况都是选择两个TI同时计数,这样准确度会比较高。
下面看两个示例
均不反向:
这里就是正交编码器的工作情况了,向上计数的时候TI1相位提前TI2 90°,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当TI1或者TI2没有变化,且另外一个在发生跳变时的毛刺,此时计数器对应的值是保持不变的,这个过程就是+1 和 -1 使得CNT保持不变,这是编码器自身就有抗噪声的能力。
TI1反向(极性选择器的作用):
这里会不会看起来很奇怪呢?当我们查表的时候会发现计数器对不上,这是因为TI1进来后经过极性选择器进行取反操作,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低电平变高电平,变化后的结果为TI1FP1输入到编码器接口,所以,我们要对TI1输入信号进行取反再去查表,这样才是正确的。
二、编码器接口测速
本次实验代码已上传百度网盘,可自行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wzk57Te1HC8q_EpV0YGtRA?pwd=0721
提取码:0721
先看现象:
编码器测速
电路连线图:
项目主要文件:
本次要学习新的函数就下图这个,这个是编码器接口初始化的函数,包括编码器的工作模式选择以及编码器电平极性的选择。
C语言编程如下
Encode.c文件代码:
#include "stm32f10x.h" // Device header
void Encode_init(){
//1.开启时钟
//开启定时器时钟,TIM3总线是为APB1的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ENABLE);
//开启GPIOA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ENABLE);
//2.配置GPIO口, PA6 为输入口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GPIO_Mode_IPU; //使用上拉输入
GPIO_initstruct.GPIO_Pin=GPIO_Pin_6 | GPIO_Pin_7;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
//3.配置时基单元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
//下面两个是运行控制操作值
TIM_timebasestruct.TIM_ClockDivision=TIM_CKD_DIV1;//对输入信号进行初步分频,内部时钟72Mhz信号
//以下三个是时基单元里面的实际参数值
/* 计数器溢出频率:CK_CNT_OV = CK_CNT / (ARR + 1)
= CK_PSC / (PSC + 1) / (ARR + 1) */
TIM_timebasestruct.TIM_Period=65536-1; //计数器的重装值,这里我设置为最大65535,满量程计数
TIM_timebasestruct.TIM_Prescaler=1-1; //预分频器的值 PSC
TIM_timebasestruct.TIM_RepetitionCounter=0;//重复计数功能,这个是高级计数器才有的,当前选择的是通用计数器,设置0即可
TIM_TimeBaseInit(TIM3,&TIM_timebasestruct);
//4.配置输入捕获单元(主模式)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
TIM_ICStructInit(&TIM_icinitstruct);//进行默认初始化,后面再把有用到的挑出来重新设置
// 通道1,部分修改
TIM_icinitstruct.TIM_Channel=TIM_Channel_1; //选择定时器的通道(CH1~CH4),这里定时器3选择通道1
TIM_icinitstruct.TIM_ICFilter=0xF; //选择滤波,消除噪音
//TIM_icinitstruct.TIM_ICPolarity=TIM_ICPolarity_Rising; //这里跟之前不一样,这里不是表示上升沿有效,而是表示高低电平不反转,
//实际上后面在配置编码器接口的时候会有去配置的,把这里的覆盖掉
TIM_ICInit(TIM3,&TIM_icinitstruct);
// 通道2
TIM_icinitstruct.TIM_Channel=TIM_Channel_2; //选择定时器的通道(CH1~CH4),这里定时器3选择通道1
TIM_icinitstruct.TIM_ICFilter=0xF; //选择滤波,消除噪音
//TIM_icinitstruct.TIM_ICPolarity=TIM_ICPolarity_Rising; //这里跟之前不一样,这里不是表示上升沿有效,而是表示高低电平不反转,
//实际上后面在配置编码器接口的时候会有去配置的,把这里的覆盖掉
TIM_ICInit(TIM3,&TIM_icinitstruct);
//配置编码器接口(必须在TIM_ICInit之后配置),这里重复的部分会把TIM_ICInit 部分覆盖掉,所以TIM_ICInit只剩下一个滤波器是有用的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3,TIM_EncoderMode_TI12,TIM_ICPolarity_Rising,TIM_ICPolarity_Rising);
//开启定时器
TIM_Cmd(TIM3,ENABLE);
}
//获取计数器CNT的值
int16_t Encoder_Get(){
//返回间隔时间CNT的值,也就是速度
int16_t temp;
temp=TIM_GetCounter(TIM3);
TIM_SetCounter(TIM3,0); //清零
return temp;
}
Encode.h文件代码:
#ifndef __ENCODE_H
#define __ENCODE_H
void Encode_init();
int16_t Encoder_Get();
#endif // !__ENCODE_H
主函数main.c代码:
#include "stm32f10x.h" // Device header
#include "Delay.h"
#include "OLED.h"
#include "Timer.h"
#include "Encode.h"
int16_t speed;
int main(void)
{
OLED_Init();
Timer_init();
Encode_init();
OLED_ShowString(1,1,"speed:");
while(1){
OLED_ShowSignedNum(1,7,speed,5);
}
}
//定时器2中断
void TIM2_IRQHandler(){
if(TIM_GetITStatus(TIM2,TIM_IT_Update)==SET){
speed=Encoder_Get();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2,TIM_IT_Update);
}
}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