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做开关电路,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一个电阻,有什么作用?

如图所示电路。输入高电平(设5V),那么分压点Vb电压是3.4V,但是三极管导通时Vbe的电压是0.6V左右,这两个电压不一样,此时基极电压应该是多少呢?


注意:“输入5V,那么分压点Vb电压是3.4V”的前提是两个电阻分压,但没有晶体管的情况下。一旦接入晶体管,be结必会导通,Vb的电压就被箝位在0.65V上,就不再是两个电阻分压了。应该理解成“4.7K电阻串联了一个正向连接的二极管到地”,而那个10K电阻只不过是并在二极管上而已。
至于10K电阻的作用,是为了在没有输入电压(或输入端悬空)时,保证晶体管可靠截止。

为了解答如何根据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参数rbe、βiB来计算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问题,必须深入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放大电路的特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参数的定义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rbe是交流输入电阻,它影响到输入信号如何被三极管接收放大。βiB是三极管的直流电流增益,它决定了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能力。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计算这些参数,下面将提供一些关键的计算步骤概念。 参考资源链接:[三极管放大电路参数解析:rbe、βiB与放大倍数](https://wenku.csdn.net/doc/21qfw3burc?spm=1055.2569.3001.10343) - 对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Av近似为-βiB * (RC || RL) / rbe,其中RC是集电极电阻,RL是负载电阻,||表示并联关系。输入电阻Ri由rbeRC决定,可以近似为rbe * (1 + βiB * RC / (rbe + RC)),而输出电阻Ro由集电极电阻RC与内部晶体管电阻共同决定。 - 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电压放大倍数Av接近于(1 + βiB) * RC / (rbe + (1 + βiB) * RC),输入电阻Ri较高,输出电阻Ro则较低,这是因为它具有电流缓冲作用。 -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特点是输入电阻Ri低而输出电阻Ro高,其电压放大倍数Av近似为-αiB * RC / rbe,其中αiB是电流增益,它与βiB的关系为αiB = βiB / (1 + βiB)。 上述公式仅提供了一个近似的计算方法,实际电路设计时还需考虑晶体管的非理想因素电路的其他组成部分。为了更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建议参考《三极管放大电路参数解析:rbe、βiB与放大倍数》,以及“模型中的主要参数-模电幻灯片—CH2基本放大电路”,这两份资源能为读者提供详细的理论基础实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放大电路设计的核心技术。 参考资源链接:[三极管放大电路参数解析:rbe、βiB与放大倍数](https://wenku.csdn.net/doc/21qfw3burc?spm=1055.2569.3001.10343)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