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脑科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考试脑科学

Writer:池谷裕二(日本)

Date:2021.9.2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本书还是挺有意思的,讲得算是脑科学吧。

第一章 记忆究竟是什么

人脑的记忆处理机制和计算机相似也是数字信号,因而人脑和计算机的相似点也就是都使用了二进制。

人脑的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而海马体就是区分什么信息存储进长期记忆的分类员。

红颜色让人畏惧恐惧,因而作者认为学习空间的墙应该是绿色的。

人脑本身就是被设计成遗忘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记住更多的东西,就是通过“欺骗”海马体,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重复信息或者知识来完成的,根本上就是重复。

第二章 “欺骗”大脑的方法

所有人遗忘的速度都是大致相同的。

将信息分成多个小组便于记忆,这个方法叫做组块化。

而当我们在一个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之前去记忆新的知识这会导致原有知识更快的忘记。这表明人一次能够记住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而结合记忆曲线的特性以后,这本书认为每个人应该吧更多的时间放在复习上,而不是一次记住上,这时不现实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反复记忆让自己看起来记忆提高了。

复习可以降低我们的遗忘速度。那么复习时是三点有技巧:

  1. 复习的时机

    结合海马体的特性,建议如下方式复习:

    第一次:学习后第二天;

    第二次:第一次复习一周后;

    第三次:第二次复习两周后;

    第四次:第三次复习四周后。

    这样海马体会认为当前信息是必要信息,因而会容易转为长期记忆。

  2. 复习的内容

    复习同样内容才会有效果,如果看参考书就一心一意,踏踏实实把整本书看完。

  3. 人脑更注重输出而不是输入

    复习时与其反复钻研教材或参考书,不如多做几次练习题,勤加练习取得更好效果。

第三章 海马体和LTP

在对海马体的刺激结束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仍然保持着增强的状态。也就是说神经元被长期激活了。这种现象称为LTP(long-term potentiation)。但是LTP在神经元反复收到刺激时才会出现,故而这也是为什么“复习”这么重要。

有一种频率比α和β频率都要低的θ波,说是好奇心的象征。当θ波出现时,大脑达到LTP需要的刺激会减少80-90%。这样我们记忆东西的效率会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我们学习时自己保持着好奇心和憧憬心会促使θ波的出现。

让LTP出现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激活脑中的杏仁核,而人情绪高涨的时候就是杏仁核被激活的时候,杏仁核是人的情绪工厂,了另外杏仁核被激活后我们的注意力也会提高。所以“以情绪为辅助来促进记忆”的策略就应运而生了。在记忆时我们如果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和兴趣都调动起来辅助我们记忆,这种方法叫做感动式学习,这种办法不仅符合生物规律同时可以减弱带给人脑的负担。另一个有用的情绪就是自信,我们可以不断暗示自己“我可以做到”。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LTP无法承受压力,在面对逃避不开的压力时就会变弱。如果在考试前我们紧张,那么我们把不安心情写出来,紧张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第三种增强记忆的方式就是“狮子记忆法”。肚子饿的时候我们的记忆会较强。早中晚饭都是这样。晚饭前的时间是比较适合学习的时间。这回促使LTP的出现。但我们经常走动的时候海马体会产生θ波,这有助于我们记忆。在冷的屋子我们记忆也会比较好。狮子记忆法就是饥饿,走动和降低温度这三种因素。

第四章 不可思议的睡眠

睡着时脑会用各种形式整合信息,然后检查信息的一致性并整理过去的记忆。睡觉虽然不能增加知识的“量”,但是可以增加知识的“质”。

事实上,人处于清醒的状态只要安静的待着,海马体也会开始整理信息。当我们睡不着也不要看东西,就静静的呆着。

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时间(睡前的一两小时),因此趁着还没忘记刚记住的知识赶紧睡觉,这可以说是保持记忆的一条铁则了。

总结一下记忆的黄金时刻:

  1. 饭前;
  2. 睡前;
  3. 刚吃完饭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4. 如果决定睡午觉可以在午觉前抓紧学习。

上午可以说是一天之中最清醒的时间,用来学习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的科目比较好。

第五章 模糊的大脑

如果缺乏外在动机学习能力会严重下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而成就感也是一种外在动机。

学习的本质就是把之前各自独立的信息在脑中关联起来。

世上绝对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只有一边思考失败的原因,一边不断思考解决办法,我们才能得到最终的答案。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要确定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利用排除法(人脑机理就是“排除”)进行自我修正–这也是脑的机制。对于学习来说,“保持乐观”和“善于反省”也很重要。

学习的三要素:

  1. 不畏失败的毅力;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乐观的性格。

在学习中将目标分解,失败的次数会降低到之前的十分之一,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十倍。步骤分解越详细,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当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不仅要制定宏大的目标也要设立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慢慢进步。对于人脑来说,这才是高效的方法。

智力的三大要素:

  1. 逻辑能力;
  2. 语言能力;
  3. 热情。

失败并不可耻,重要的不是“后悔”失败,而是要“反省”。

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首先要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整体概括。学习时我们应当先扩大擅长科目的优势,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保留事物本质的策略。学习的水平越高,知识迁移的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说记得东西越多,脑就越灵光。

第六章 天才的记忆机制

记忆其实分三种:经验记忆、知识记忆、方法记忆。

经验记忆:与自己的过去的经验有关,自己能轻易回忆起来。但是经验记忆会逐渐转换为知识记忆。

知识记忆:缺少契机就难以回想起来的知识或信息类的记忆。

即便是单纯地知识记忆,但如果可以和周围人活着物联系起来,其性质也会类似于经验记忆。如背英语单词时通过例句和用法。活着通过“谐音记忆”。“想象”这种行为可以强烈的刺激海马体,它具有精致化和活跃海马体这两个优点。

我们学习时最好多输出知识。即输出自己记住的信息,各方面的关键词都会关联起来。回忆第二章讲到的东西,相对于输入,人脑更注重输出,而讲述就是最大的输出方法。甚至于对着布偶玩具讲也可以。

人通过耳朵获得的记忆时非常牢固的。因此学习时要动笔,出生读,通过反复输出来加强记忆。在人的器官上使用“手指”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刺激人脑方式。

方法记忆:用身体记住的记忆。方法记忆就像是记住了从事物中提取的精髓。方法记忆是一种节省能量的记忆方式。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背后的原理。

只有持续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持续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心得。现实中从开始学习到出现效果最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

脑的机能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脑会将积极获取的信息视为重要信息。只要几级持续努力,脑就不会背叛我们。学习的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意愿”和“方法”。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