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IT梦想学习吧
一、把握结构思考力的本质
思维过程如同一台计算机的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环节。结构思考力作为理性思维的基础,对应三个环节,本质上是理解、重构和呈现等三个思考层次。
第一层“理解”是收集信息阶段,目标是 “隐性思维显性化” 。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地运用结构,将注意力导向一个尽可能宽广的范围,并能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思维是否清晰。
第二层“重构”是思维加工阶段,目标是 “显性思维结构化” 。比如本周专栏里讲到的“论证类比”原则,以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搭建金字塔结构的方法,都属于重构阶段,目的是运用结构思考力的方式构建自己在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时的结构。
第三层“呈现”是思维的输出阶段,目标是 “结构思维形象化” 。形象化表达是结构化思考以后最有效的输出方式。
训练结构思考力之前,要把握它的本质才能有的放矢。这方面推荐阅读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以及我写的《结构思考力》、《透过结构看世界》,相信会对大家系统理解结构思考力有所帮助。
二、“以终为始”,明确训练场景
接下来要明确结构思考力的应用场景,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根据 “721法则” ,一个有效的学习,70%源于自己的实践练习,20%来自于他人的辅导和反馈,10%来自于课堂式培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