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没有更博了,主要是近期一直在做DVB-S2的项目,这个项目是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吧,整体的工作还是很多的,其中DVB-S2需要工作在VCM模式,涉及到模式切换,还有对应的一些算法,现在对这段时间的工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1、发射端,由于本人不会信道编码,这部分就不提了,交织、映射、物理组帧、成型等这些工作还好,主要注意的是成型方案的选择,否则会在模式切换的时候出现星座图的串扰现象。
2、接收端,这个重点说一下吧:
2.1、匹配滤波(四相,消耗dsp就达200多个,主要也是没考虑资源优化的问题)
2.2、定时同步:采用的gardner,但是采用串行的速率达不到需求,所以做了并行化设计,这个耗时有点长,没有基础在,只能先进行simulink模块仿真一点点搭建,终于调通了。
2.3、载波同步:这部分分成频偏恢复和相位恢复,频偏恢复研究了8种算法,比如kay、cs等等,然后相位恢复研究了四种(Q次方、PD、DD和线性相位恢复算法),自己根据优缺点设计了一种性能更好的。
2.4、帧同步和解帧头:采用的常规的,吞吐率提高到了400Mhz左右。
2.5、均衡:基于常用的三种(CMA、MCMA、DDLMS),设计了一种性能更好的。
2.6、AGC:尝试了两种反馈结构的算法,资源消耗都不太多。
2.7、解映射:研究了常规的三四种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的,资源消耗和吞吐率都还可以。
现在面临的问题,虽然算法方面研究的比较多了,但是在目前处在几个难点,就是资源消耗,还有就是联合方案还需要调整,因为载波同步和gardner定时联合的时候,最佳采样点和单独gardner的时候不一样,后续就是解决上述难点,等待所以的做完在一起联调,估计工作量还有不少,之后在不定时更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