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概述20210411

茶艺概述

工作之余,兴趣使然,爱上喝茶。

犹记得在杭州时,清明时节,沿着九溪烟树踏步上行,不久便来到西湖边山上的龙井村。一个茶农老头邀请我去他加喝茶,我便欣然前往。穿过一段弯曲的小山路,来到他家的农村别野(这个地段可比我老家的农村别野要价高好多,这里是西湖边的龙井村)。清明时节的狮峰龙井清香凛然,冲泡一杯,润口而下,心旷神怡。在老头家喝完茶念念不忘茶香,遂买了点带回公司慢慢品尝。码代码之余,泡上一杯狮峰龙井,甚是惬意。但无奈对于茶道了解的甚少,因此业余时间,学学茶艺茶道。

茶道文化,颇为深远,此篇只是记录概述,全当入门的引子,所以难免不全,不同种类的茶的文化还是不同,还得具体去看。

茶具

首先来个全貌,认识下喝茶泡茶的一套主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器名别名用途
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上图中没有体现,以后学习具体的茶会再涉及)。
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圈足四部分组成。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后文再详细介绍
茶盘茶船承放茶壶的垫底茶具。即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三才杯盖碗
由盖、碗、托组成,为泡饮合用器具,也可单用
公道杯茶盅
茶海
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具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
滤网过滤茶汤
品茗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引用的器具
杯托用于承放品茗杯
随手泡用于煮沸壶中之水
水盂用于承放茶渣或废水
赏茶荷用于承放茶叶或鉴赏佳茗
茶巾保持台面清洁,用于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
茶艺六通茶道六君子
茶则用于取茶
茶针疏通壶嘴,翻洗盖碗
茶漏用于扩大壶口面积,便于投茶
茶夹用于夹洗品茗杯或奉茶
茶匙剥取茶叶
茶桶用于承放其他以上辅助茶具

茶的基础类型

我国茶叶主要根据加工工艺特点的不同分六大类:

类别常见茶叶品质特点
绿茶不发酵,含凉性,对胃不好的人不友好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苏州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质为最好。
原名“吓煞人香”,康熙赐名”碧螺春“后改名。
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如螺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历史上因产地和炒制技术不同,分为“狮(峰)“ “龙(井)“ ”云(栖)“ ”虎(跑)“ ”梅(坞)“ 5个牌号,后归为”狮" “龙” “梅” 3个牌号,目前统称”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产区以外所产的龙井统称为”浙江龙井“,品质不及"西湖龙井"
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和罗山。
香清、味醇、汤明、叶嫩。
信阳车云山的毛尖品质最佳
蒙顶甘露产于四川名山县的蒙山,以蒙山顶甘露峰所产为极品。
外形紧卷多毫,色泽嫩绿有润
南京雨花茶产于江苏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一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形似松针,条索紧结,长直怨魂,色泽墨绿,白毫披面,齐整匀一
黄山毛峰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
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金寨和霍山三县之毗邻山区,品质以金寨最优
外形似瓜子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梗茎
红茶全发酵茶,温和,养胃
云南滇红产自云南凤庆、临沧、双江等地,又称滇红工夫茶
条索肥壮紧结,重实匀整,色泽乌润带红褐
正山小种小种红茶,产于福建,分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壮重实,色泽乌润有光
乌龙茶有名青茶,半发酵茶,发酵程度10%-80%
铁观音福建一带,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称为乌龙茶的代名词
东方美人台湾乌龙主要产于台北的文山一带。台湾乌龙的产制技术和茶树品种均来自福建武夷山。它是乌龙茶发酵程度最重的一种。如果在茶汤中加入一滴白兰地酒,滋味更佳
大红袍既是茶树名,又是茶叶名。是武夷名丛中享有最高的声誉
大红袍冲泡7-8次尚不失原茶真味和桂花香
白茶轻微发酵茶,发酵程度10%-30%。
江苏的白茶都是绿茶制茶工艺。
俗语: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建
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福鼎、政和等地。它不同于凌云白毫(属绿茶类)、君山银针(属黄茶类)等茶。
外形挺直如针,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白如银
白牡丹产于福建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地。
外形不成条索,似枯萎花瓣,色泽灰绿或暗青苔色
贡眉又称寿眉,主产于福建建阳、浦城等地
外形芽心较小,色泽灰绿带黄
黄茶黄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轻微发酵茶,发酵程度7%-30%,叫温和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的洞庭山。洞庭山又称君山。
外形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泛光,有“金镶玉”之称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霍山,唐代20中名茶之一
形似雀舌,芽叶细嫩,多毫,色泽黄绿
莫干黄芽产于浙江德清的莫干山
外形紧细成条,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
蒙顶黄芽产于四川名山县的蒙山
外形扁直,色泽微黄,芽毫毕露
温州黄汤浙江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县
条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
黑茶后发酵茶,我国特有的茶类,产量仅次于绿茶和红茶。温性,降三高,功效好
普洱产于云南思茅、西双版纳、昆明等地的条形黑茶
普洱散茶条索粗壮肥大完整。
紧压普洱茶:沱茶、砖茶、饼茶等外形端正均匀,松紧适度
再加工茶以六大类茶为茶胚,与其他香叶、香花、香料进行再窨制,称为再加工
茉莉花茶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为福建福州
玫瑰红茶玫瑰红茶是玫瑰茶的一种,它是用上等的红茶混合玫瑰花窨制加工而成的花茶

以下是常见的茶叶(其中老雪芽写错了,写成了老水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冲泡流程

不同种类的茶,冲泡过程稍有不同。以后再具体分析。这里概述一下工夫茶冲泡大体流程。附参考视频。

绿茶、黄茶一般直接用透明玻璃杯冲泡,不需要工夫茶这么多的步骤。

  1. 备具

  2. 取茶

  3. 择水

  4. 温杯洁具

  5. 赏茶

  6. 投茶

  7. 洗茶

  8. 贮水

    ​ 贮水的方式有环抱静山,高山流水,凤凰三点头,细水长流。

  9. 闷茶

    ​ 闷茶的同时,可以清洗品茗杯。

    ​ 因为不同的茶、不同次数的泡,需要等的时间不一样,闷的时间也有讲究的。

  10. 出汤

  11. 斟茶或分茶

  12. 奉茶

  13. 收具

参考以下视频:

茶艺概述

泡茶四要素

泡茶有四个要素:

  • 茶水比
  • 冲泡水温
  • 冲泡时间
  • 冲泡次数
茶类具体茶种茶水比水温(°C)冲泡时间冲泡次数
绿茶投茶量2-3g,茶水比1:50,用透明玻璃杯冲泡自饮:1m30s至2min
表演:2~3min
上投法(直接贮水至七分满,后投茶)
碧螺春、信阳毛尖、金坛雀舌、蒙顶甘露
75~802~3泡
中投法(先贮三分温开水,投茶,再加满开水至七分满)
西湖龙井、六安瓜片、安吉白茶
80~853~5泡
下投法(先投茶,再贮水至七分满)
太平猴魁
90左右4~6泡
黄茶投茶量2-3g,茶水比1:50,用透明玻璃杯冲泡自饮:1m30s至2min
表演:2~3min
上投法,黄芽茶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山黄芽
75~802~3泡
中投法,黄小茶
海马宫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远安鹿苑、温州黄汤
80~853~5泡
下投法,黄大茶
广东大叶青、皖西黄茶、安徽老茶瓦
90左右4~6泡
白茶
白毫银针投茶量2~3g,茶水比1:50,玻璃杯冲泡上投法
85~90
自饮:1m30s至2min
表演:2~3min
玻璃杯泡:3~5泡
工夫茶:新茶67泡;老茶810泡
其他白茶
白牡丹、贡眉
工夫茶冲泡,投茶量4~5g,茶水比1:30(参考值)新茶:85~90
老茶:沸水
第一泡:10~15s
第二泡:15~25s
第三泡开始每次递增5~10s
新茶:6~8泡
老茶:8~12泡
红茶工夫茶冲泡,投茶量4~5g,茶水比1:30第一泡:10~15s
第二泡:15~25s
第三泡开始每次递增5~10s
细嫩芽茶
如金骏眉
75~805~6泡
其他红茶80~856~8泡
古树、老枞、高山茶(海拔较高的红茶)90左右8~10泡
乌龙茶工夫茶冲泡,投茶量6~8g,茶水比1:20第一泡:15~30s
第二泡:30~45s
第三泡开始每次递增10~15s
7~8泡
(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
发酵程度10%~30%,如
文山包种
90左右
发酵重,60%~80%,如
东方美人
80~85
其他乌龙茶沸水
黑茶工夫茶冲泡,投茶量8~12g,茶水比1:30(参考值)新茶:90左右
老茶:沸水
散茶:先快泡,后慢泡
紧压茶(如饼茶、沱茶、砖茶):先慢泡后快泡
新茶:6~7泡
老茶:8~12泡
15年以上的可泡15次以上

四季科学饮茶

一句话:春花夏绿秋乌龙寒冬普洱

红茶四季可喝。

茶叶保存方式

茶类保存方式
绿茶半月至一个月,常温存放;
时间久了需要放冰箱
黄茶半月至一个月,常温存放;
时间久了需要放冰箱
红茶密封常温保存
白茶常温保存。除梅雨季节外,可以不密封、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下
乌龙茶清香型如铁观音、文山包种等,存放于冰箱
浓香型则常温密封保存
黑茶常温保存,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