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简介
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又称"标准差率"(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是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此方法的基本做法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例如,在评价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时,选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作为评价的标准指标之一,是因为人均GNP不仅能反映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如果各个国家的人均GNP没有多大的差别,则这个指标用来衡量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就失去了意义。
2.算法原理
2.1 指标正向化
和熵权法的指标正向化类似,正向指标越大越好,负向指标越小越好。把指标都转化成正向指标处理。此篇采用新的正向化形式,采用上一篇建模算法熵权法的处理形式也可,基本思想不变就行。这个数据集有正向指标(越大越优型指标)和负向指标(越小越优型指标)两种。
设有m个待评对象,n个评价指标,可以构成数据矩阵X=(xij)m*n,设数据矩阵内元素,经过指标正向化处理过后的元素为xij'
负向指标:并网点电压偏差越限次数D、有功控制能力F、功率因数越限G属于此类指标
正向指标:其余所有指标属于此类,可以不用处理
2.2 数据标准化
每个指标的数量级不一样,需要把它们化到同一个范围内比较。上一篇建模算法用到了最大最小值标准化方法。此篇可以用一个新的标准化方法,处理如下:
设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元素为rij,由上可得指标正向化后数据矩阵元素为xij'
2.3 计算变异系数
处理过后可以构成数据矩阵R=(rij)m*n
- 计算指标的均值:
- 计算指标的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