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G介绍
VGGNet 是牛津大学计算机视觉组(Visual Geometry Group)和 Google DeepMind 公司的研究员一起研发的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 ILSVRC 2014 上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将 Top-5错误率降到7.3%。
VGGNet 探索了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反复堆叠3´3的小型卷积核和2´2的最大池化层,VGGNet 成功地构筑了16~19层深的卷积神经网络。VGGNet 相比之前 state-of-the-art 的网络结构,错误率大幅下降,并取得了 ILSVRC 2014 比赛分类项目的第2名和定位项目的第1名。
同时 VGGNet 的拓展性很强,迁移到其他图片数据上的泛化性非常好。VGGNet 的结构非常简洁,整个网络都使用了同样大小的卷积核尺寸(3´3)和最大池化尺寸(2´2)。到目前为止,VGGNet 依然经常被用来提取图像特征。VGGNet 训练后的模型参数在其官方网站上开源了,可用来在 domain specific 的图像分类任务上进行再训练(相当于提供了非常好的初始化权重),因此被用在了很多地方。
网络结构
VGGNet 论文中全部使用了3´3的卷积核和2´2的池化核,通过不断加深网络结构来提升性能。下图所示为 VGGNet 各级别的网络结构图,以及随后的每一级别的参数量,从11层的网络一直到19层的网络都有详尽的性能测试。虽然从A到E每一级网络逐渐变深,但是网络的参数量并没有增长很多,这是因为参数量主要都消耗在最后3个全连接层。前面的卷积部分虽然很深,但是消耗的参数量不大,不过训练比较耗时的部分依然是卷积,因其计算量比较大。这其中的D、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VGGNet-16 和 VGGNet-19。C相比B多了几个1´1的卷积层,1´1卷积的意义主要在于线性变换,而输入通道数和输出通道数不变,没有发生降维。
简化
由于VGG模型参数过大,在这里只讨论VGG11模型,并在mnist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因为mnist数据集中的图像尺寸为28*28,所以对max_pooling处理次数有所要求,这一点在下面的源码中有对应。注意,因为VGG属于模型参数比较大的网络,当应用在自己的数据时(比如224*224)一定要小心!!!
源代码
#tensorflow基于mnist数据集上的VGG11网络,可以直接运行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tensorflow基于mnist实现VGG11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MNIST_data', one_hot=True)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784])
y_ = tf.place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