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xr-frame是一套小程序官方提供的XR/3D应用解决方案,基于混合方案实现,性能逼近原生、效果好、易用、强扩展、渐进式、遵循小程序开发标准。xr-frame在基础库v2.32.0开始基本稳定,发布为正式版,但仍有一些功能还在开发,目前(2024.08.24)有一些限制如下:
1最低要求客户端iOS8.0.29、安卓8.0.30及以上,推荐稳定版在iOS8.0.36、安卓8.0.35及以上。
2基础库最低2.27.1及以上,推荐2.32.0及以上。
3开发工具需要最新版本,建议Nightly版本。
4小程序全局同一时刻只能存在一个xr-frame组件,否则可能会发生异常。
5同一个xr-frame组件只能存在一个xr-scene,并且必须为顶层。
6目前不支持和小程序传统标签比如混写。
7目前不支持wxml自动补全,真机调试需要特别注意,见真机调试文档。
后续的展望:
1 XR-FRAME内置特色的UI组件,让开发者可以在XR-FRAME组件中写UI,来实现一套酷炫的UI系统。
2 AR/VR能力持续增强,支持眼睛设备。
3 交互手段进一步强化,物理碰撞、触发等功能(已完成,待发布)。
4 工具能力强化,包括标签属性自动补全等。
本文以该解决方案的官方demo为参考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图片识别并叠加模型动作的功能,具体使用的是Face识别模式,去识别出摄像头画面中的会通过图像算法识别出人面部的特征点,然后变换到3D空间,继而进行追踪,可用于一些脸部换装(眼镜、面具和口罩等)应用等场景。这里以面部识别的鼻梁位置上添加一个面罩模型,同时,在下巴和两眼眉毛位置添加一个带动作的蝴蝶模型。此外,在屏幕的画面上增加了案例中的全屏后处理效果。
效果
识别中:
模型叠加:
硬广
自制3D版三维搭建俄罗斯方块WX小游戏,走过路过可以扫描支持。
三维的消除,地狱难度:
实现功能
该功能基本是使用官方的微信小程序xr-frame系统的示例集中的“人脸识别案例”(/pages/ar/scene-ar-face-3d)修改而来,组件使用了components/xr-ar-face-3d,基本的代码都是沿用的,只不过修改了识别的展示,将云上的模型资源用本地的素材替换,并使用javascript工程代替了微信小程序 案例的typescript 。
素材准备
本demo较为简单计划只有两个界面,一个主界面和一个人脸识别界面,主要就是一个主页背景(AI生成)、一个全局后期效果的动画和识别叠加的模型(蝴蝶、人脸面具等),资源如下:
主页搭建
主页的设计较为简单,一个背景图,附加一个标题,一个“AR识脸”的按钮,点击后进入人脸识别页面。
<!--pages/home/index.wxml-->
<view class="home-container">
<image class="home-bg" src="../../assets/bgimg.png"/>
<view class="title">畅游AR世界</view>
<view class="btns">
<navigator class="btn-nav" url="/pages/facear/index">
<button class="btn green">AR识脸</button>
</navigator>
</view>
</view>
识别组件
由于“目前不支持和小程序传统标签比如混写”的限制,所以识别的功能需要制作成组件放入到页面,识别的组件参考的是components/xr-ar-face-3d。
首先人脸识别需要使用模型为Face和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需要修改xr-scene的 ar-system属性:
ar-system="modes:Face;camera:Front"
这里我们将ar-system的modes改为了Face,并且新增设置了camera属性为Front,表示开启前置相机(注意前置相机在客户端8.0.31后才支持)。
Json文件设定组件,并指定渲染为xr-frame渲染:
{
"component":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