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数据结构模式
常常有一些组件在内部具有特定的数据结构,如果让客户程序依赖这些特定的数据结构,将极大地破坏组件的复用,这时候,将这些特定数据结构封装在内部,在外部提供统一的接口,来实现与特定数据结构无关的访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典型模式:
- 组合模式(Composite)
-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1.基本介绍
- 组合模式又叫部分整体模式
- 定义: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Composite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稳定)
- 组合模式依据树形结构来组合对象,用来表示部分以及整体层次。
- 组合模式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访问具有一致性,即:组合能让客户以一致的方式处理个别对象以及组合对象
2.动机
- 在软件在某些情况下,客户代码过多地依赖于对象容器复杂地 内部实现结构,对象容器内部实现结构(而非抽象接口)的变化将引起客户代码的频繁变化,带来了代码的维护性、扩展性等弊端
- 如何将“客户代码与复杂的对象容器结构”解耦?让对象容器自己来实现自身的复杂结构,从而使得客户代码就像处理简单对象一样来处理复杂的对象容器?
3.类图
- Component:对象声明接口,在适当的情况下,实现所有类共有的接口默认行为,用于访问和管理Component子部件,Component可以是抽象类或接口
- Leaf:叶子节点,叶子节点没有子节点,
- Composite:非叶子结点,用于存储子部件,在Component接口中实现子部件的相关操作,比如增加(add),删除等,可以操作子节点或叶子节点,但可能不具有叶子节点的某些行为
解决的问题:
组合模式解决这样的问题,当我们的要处理的对象可以生成一颗树形结构,而我们要对树上的节点和叶子进行操作时,它能够提供一致的方式,而不用考虑它是节点还是叶子
4.案例:学校、学院、系展示
需求:
编写程序展示一个学校院系结构:要在一个页面中展示出学校的院系组成,一个学校有多个学院,一个学院有多个系,如图:
组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