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顺序 说清楚 有趣味——统编版二上《看图讲故事》教学设计文|陈雪莹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的内容,选自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经典亲子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阅读多幅图的能力,能依据漫画中的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并尝试描述。但是对于连续六幅图的漫画阅读,学生还是第一次碰见,而且最后一幅图要联系前五幅图的内容展开联想并续编,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次口语交际在“听”和“说”两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听”要注意用心听,听别人讲故事时是否按顺序讲清楚了。学会辨别别人讲的是哪幅图,并把注意力集中到相应的图上,提高听的质量;“说”要按照顺序,说清图意,表达清晰,语句连贯,声音响亮,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故事的生动性和幽默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漫画,了解漫画的内容,感受父与子之间的温情与幽默,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2.通过观看插图、掌握漫画阅读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逻辑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猜测人物的心理和语言。

3.学会倾听、合作、交流与表达,在语言交流中提升听说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漫画,了解漫画的内容,感受父与子之间的温情与幽默。

2.学会倾听、合作、交流与表达,在语言交流中提升听说交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你们读过哪些漫画故事?(出示《父与子》中爸爸和儿子的图片)

2.老师邀请了两位有趣的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瞧,他们是……你们都很熟悉这本风靡全球的亲情漫画书,《父与子》是由德国著名漫画大师卜劳恩所写。书中有200多幅漫画。一组漫画就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来源于卜劳恩和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生活。

3.今天,这对有趣的父子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设计意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环节以儿童为本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经典漫画人物的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看图画,讲故事

1.认真看图。瞧,晚饭时间到了!________。

2.爸爸起身,来到儿子的房门前,咚咚咚,没人应答,于是他打开儿子的房间,一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第3、4、5幅图的大致内容。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会儿举手补充。

(生生互评,师总结。)

4.谁也能通顺地讲下来?

【设计意图:一幅漫画传递一种讯息。学生不仅要认真细致地观察漫画的细节内容,如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还要揣测、思考漫画人物的对话、心理。这个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图片的感悟力,提高语言的表达力,是对学生“色”与“味”的品鉴能力的提升。】

三、互相练讲,讲通讲顺

1.你能把五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先在同桌之间互相练讲,你一言,我一语,把故事按顺序讲通顺,计时两分钟。

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点评互动。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时间,激发学生语言交流的欲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重点训练“听”“说”的能力,强化“声”的互动,在叙述、表达与交流中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四、设想结尾,扣紧主题

1.好的结尾,是有趣、合理的。故事到了这儿,又有怎样的结尾呢?静静地思考一分钟。

2.父子俩都这么喜欢这本书,难怪作者会说这本书是“一本_____的书”。(引人入胜、有趣、让人着迷)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留白,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碰撞,拓展其想象空间。】

五、“故事大王”擂台赛

1.我们要进行“故事大王”大比拼啦!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六幅漫画故事讲精彩,一会儿推选代表上台讲。小组合作时,首先要注意控制音量,其次要认真倾听。计时三分钟。

2.“故事大王”擂台赛。

讲故事的小朋友注意要按顺序、讲清楚、有趣味。请两位同学参加擂台比赛,其他同学担任小评委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课的展示环节,一方面让“演说者”在分析人物心理、理解人物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现场的言语表达,另一方面是让“倾听者”实现“观摩、交流、评价”三项综合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思考、点评的习惯,达到以情发“声”,以“色”助言,呈现一堂满满“语文味”的口语交际课堂。】

六、师生接讲故事

看到你们这么会讲故事,老师这位故事高手也想挑战一下啦!

图1:一天晚上,妈妈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到餐桌上。饥肠辘辘的爸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正想用餐,发现儿子不在。爸爸皱起眉头问:“__________________。”一旁的妈妈手指着儿子的房间,温和地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爸爸不情愿地起身,咚咚咚,走上楼,打开门一看: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大声对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儿子垂头丧气地走出了自己的房门,“还是乖乖吃饭吧,免得挨揍!”可是这位大胡子爸爸,一边指着门口,一边情不自禁地弯下了腰,低头一看,心想:______________。

图4:不一会儿,儿子来到了餐桌前。他和妈妈耐心地等着爸爸一块儿用餐。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过去了,__________________。

图5:桌上的饭菜已经变得冰凉,妈妈也失去了耐心。她瞪大了眼睛,皱起了眉头,指着房间的方向,生气地对儿子说:“___________。”

瞧,这真是一对有趣的书虫父子啊!

【设计意图:师生配合讲故事,对接编故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赶快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如果你的听众会哈哈大笑,那说明你是真正的故事高手了!对漫画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父与子》中的其他漫画故事,为第二轮的班级“故事大王”挑战赛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多发声、多交流、多表达,扩大听众的范畴,锻炼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后所思】

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声·色·味”儿童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言语实践、言语体验、言语表达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丰富饱满的、情感多元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语文、感悟语文,提升语言素养。本堂口语交际实践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综合素养。

首先,以“言”观“色”,观察有顺序。从图片中细致观察、认真体会、发挥想象,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倾听的学生也有任务,需要观察表达的学生,并进行思考、评析。

其次,以“声”交流,故事讲清楚。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之后,让学生看着漫画《父与子》进行讲故事、编故事、评故事。整节课的互动是多维度、多元化的,有读者与编者的对话,有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声。学生习得了“有话可说”“勇敢地说”“听说结合”的本领。“故事大王”“最佳听众”的评选活动,形式新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交流积极性。

再次,以“味”入文,演讲有趣味。在作家埃·奥·卜劳恩的原创基础上,学生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进行有逻辑性的表述。让学生通过语言的感染力,或是画面的描述、声音的模仿传递,创设与营造画面情境,将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言语表达过程,把图片中的讯息内容转移至情境中,实现从图片的“观察”迁移至言语文本的“表述与解读”。学生的讲述有自己的理解、趣味。学生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人物说话方式的转换,以及动作的模仿与展示、表情的演绎,等等,使故事的讲演更富有味道,也更具有趣味性。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钱塘校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