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推回代法的含DG配网潮流计算与特性分析
摘要
基于配电系统特有的网络结构,对配网潮流计算的前推回代法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弱配电回路的三相潮流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新的分层方法,依次从最后一个节点到主节点搜索网络节点,在链层次结构中创建节点的分层阵列,消除了计算过程中复杂的节点和分支数量。同时,考虑到配电网三相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的明显问题,直接采用相域模型进行计算;针对环网问题,采用了功率补偿的方法来有效地解决,通过检查IEEE33节点系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弱环配电网;三相潮流;前推回代改进;
Abstract
Based on the unique network structure of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s improved, and a three-phase power flow algorithm suitable for weak distribution circuit i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adopts a unique new hierarchical method, which searches network nodes from the last node to the main node in turn, and creates a hierarchical array of nodes in the chain hierarchy, eliminating the complex number of nodes and branches in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obvious problems of three-phase parameter asymmetry and three-phase load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phase domain model is directly used for calculation; For the ring network problem, the power compens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solve it effectively.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is proved by checking the IEEE33-bus system.
Key words: weak loop distribution network; Three-phase power flow; Push forward to replace improvement;
目录
摘要 I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1.2.3 发展趋势 2
1.3 研究内容 2
2 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分析 3
2.1 不同分布式电源类型 3
2.2 不同分布式电源节点类型 3
(1)风力发电 3
(2)太阳能发电 3
(3)燃料电池发电 3
2.3 潮流计算过程中的等效模型 4
(1)输电线路模型 4
(2)负荷模型 4
2.4 本章小结 4
3 前推回代法原理研究 5
3.1 前推回代法原理 5
3.2 前推回代法数学推导过程 5
3.3 不同节点类型的模拟方法 5
(1)计算各节点的注入电流 5
(2)前推计算各支路电流 6
(3)回代计算各节点电压 6
(4)收敛判据 6
3.4 含DG的配电网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流程 6
3.5 本章小结 7
4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含DG配网潮流计算与特性分析 7
4.1 33节点的配电网基本模型参数 7
4.2 不同DG类型接入下的潮流计算结果 9
4.3 不同DG类型接入下的节点电压分布 9
4.4 本章小结 9
5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全球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趋势的不断增大,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能源和减少排放,人们要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此外,电力市场循环利用的稳步发展以及用户电力需求和电力可靠性的稳步提高,可以实现安全、清洁、优质和可持续的能源和电力水平,这可以为发展中等和分散的清洁能源提供更好的平台,根据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改善电网的使用,这将是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此时,一个干净、安全、灵活、经济和流行的网络将是未来网络发展的最佳选择,它可以适应大型电站的中央含DG配网潮流计算接入,它还支持各种能源分配(涡轮机、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能源、风能等)的普及,即插即用模式,这是智能电网的主要活动之一。这表明在配电系统用户侧附近安装了几千瓦至50兆瓦的能量,造成了小的、连贯的、环境独立的电力损失,具有投资低、农业工作量小、施工时间短、节能、环保等特点。-通常控制其输入和输出,发电规模不大,可以经济、经济、可靠地发电。基于上述益处,配电已成为电力系统中的一个新的研究点,并将在未来大力发展。根据美国配电局(DPCA)的一项研究,配电局将占未来电网新发电容量的20%,相关电力研究机构认为,已经安装了300万MW的配电装置,将以每年超过80000 MW的速度增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分布式电源的应用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它的增长速度很快。自2003年以来,该国肯定支持能源保护和减少排放,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律,并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和发展的规则。2004年,一台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的容量达到4813万千瓦,相当于该组合总容量的12.2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亿千瓦;截至2008年底,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200万千瓦,处于世界第三阶段,光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4万千瓦。2020年,水管理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生物能源管理总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风力管理总装机为3000万千瓦,太阳能总装机为200万千瓦,试图实现可再生能源管理占总装机容量30%以上的份额。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后能源工厂的类型和能源污染的现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需要进一步改善,交通量也需要进一步扩大。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中国能源效率可持续发展和支持国际更新努力的关键。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在欧洲,分布式电源已经应用发展了多年2001年,德国是欧洲配电量最大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其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为23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为540万千瓦,2000多所房屋在屋顶上安装了影印设备,平均每个配电单元都有一个生产能力约3kW。在过去20年中,英国的大型酒店、医院、服务机构、学校、机场、商业和公共建筑以及其他类似场所安装了1000多个配电系统。这已成为英国政府提高能源效率的主要行动之一。此外,丹麦、荷兰和芬兰参与了家庭总发电量的52%、38%和36%。
1.2.3 发展趋势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风电连接作为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风电也取得了更快的发展。然而,由于风力发电的稳定和随机特性,净风力发电对配电网的电力产生重大影响,并对配电网电压的稳定状态产生影响,有效的能源管理是确保能源系统质量的重要条件。能量系统审查设备的适当配置和负载狗的能量控制审查允许维持,改善系统节点的电压,减少系统的能量管理,并提高能量系统安全性的稳定性。随着复杂的更轻算法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的更重算法被用于促进更容易的配电网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并且已经获得了许多研究结果,确认电容器在最大负载下的投资率最小、配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最大和电毙损失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
1.3 研究内容
针对配电网特有的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三相潮流算法。该算法使用具有宽度的搜索算法和第一搜索算法来对节点进行编号;同时,考虑到配电系统中三相和三相变化的主要问题,直接使用相位法计算该部分;在配电系统弱连通性问题的情况下,使用注入技术重新分析开放点,以有效地处理它。通过对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验算,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 分布式电源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分析
2.1 不同分布式电源类型
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根据所使用的不同技术,该装置可以切换到燃料、内部燃料单元、燃气轮机燃料、低水电、风力、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根据所用能源的类型,储能分配(DES)是指一种简单的储能装置,可快速组装并连接到配电网。根据不同类型的能源消耗,DES可以转换为电能消耗(如电能消耗)、电能消费(如产生能源消耗和过剩能源消耗)、机械能消耗(例如航空能源消耗和空气消耗)、加热等。此外,当电机也是DES型时,它也可以快速发展到配电网。
2.2 不同分布式电源节点类型
DG的类型按消耗能源类型可分为:化石燃料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混合式发电。
(1)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一种发电技术,它使用通风叶片和齿轮箱作为了解风力和发动机能量转换的手段,然后通过电力发电。这种电处理的综合能力不稳定,位置固定,建造时间短,易于维护处理,但也有一些缺点。其中,由于其灵活调节能量响应的能力而被广泛使用。其结构包括风力涡轮机和工具箱、双馈发电机和电力变换器等。
(2)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实现光-电转换,由于这种方法优于光伏生产,因此最常用。这种电磁疗法具有许多优点,如经济、环境、易于安装、灵活的面积选择、低维护等。光伏核是一种光伏电池,主要包含电磁流体、旋转、转换和控制,并通过半导体考虑光谱和电转换。电力变化被转换为旋转电力,然后直接由负载或连接到网络,要改进更改管理器的使用,请调整更改的工作方式,使光伏阵列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3)燃料电池发电
燃料电池效率的理论值可达90%,效益越高,如高安全性、低噪音、低污染、高能源质量和高自主性。容量为250KW-5MW的燃料电池的活性相当于先进的300-500MW加热装置,并且燃料电池更擅长清洁。其发电指令不同于传统的热力生产。在电处理中没有燃料(燃烧气体,如水)燃烧,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化学反应。与感应系统、燃料和氧气的间接反应。同时,作为使用盐酸的主要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的分布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发展,前景广阔。
2.3 潮流计算过程中的等效模型
根据配电系统三相参数不对称和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本文采用相域模型进行计算。
(1)输电线路模型
所有都转换为节点或节点注射,因此没有基线分析,得到配电线路的修正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 配电线路修正模型
(2)负荷模型
实际的配电网中,不同的负载具有不同的稳态负载,它们可以表示为稳定压力、稳定电流和稳定力。在一定的参考电压下,这些模型可以转换成恒定的电气模块。因此,本文采用恒定电模型进行计算,用电动机处理电路更为舒适。我们也将其作为恒压电荷,将其转化为恒定浓度,然后将其添加到相应的质量比中,作为节点负荷的总功率。
2.4 本章小结
本文对前推回代法进行了改进,新的分级处理已准备就绪。通过创建链式分层节点阵列,省略了复杂的节点和分支编号方案,并使用电累积来直接处理网络。三相电气组件已准备好与薄弱环节相匹配。为了解决配电系统中的三级变无序和三级变乱问题,直接使用相位图像进行计算。该算法简单明了,易于编程。示例结果表明,指定的算法是正确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风险。
3 前推回代法原理研究
3.1 前推回代法原理
前推回代法已知配电网的基于估计值计算初始电压和最终部分。首先,整个网络的电压被称为电压,负载保护从j端到k端逐部分计算。仅计算每部分的体积损失,而不计算结中的电压,计算每件物品的电力和能量估计,并相应地达到初始浓度。这是一个倒退的过程;然后,基于起始点和计算的起始点,从开始到结束计算电压降,然后计算每个节点上的电压。这是前进的道路。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每个结达到允许条件。
3.2 前推回代法数学推导过程
对于低压配电网络其应用效果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低压分配系统与传输网络不同。压力分配系统损坏,R/X管线非常依赖。通常,配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处于施工状态。这些导致雅可比网络的状态更高,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标准的电气计算方法,如Newton-Raphson方法和快速退役过程,在计算配电网功率时并不有效。配电网具有放射性,正常运行时是开放的。只有当加载返回或发生错误时,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分销网络的另一个症状是,分销线路的总长度比分销线路的长度长,并且有很多文章。配电线路直径小于配电网络直径,从而导致更大的R/X配电网络,并且可以忽略线路的负载能力。由于R/X配电线路较大,释放Gi<Bi时无法满足P和Q条件,因此传输网络中常用的快速释放算法(FDLF)很难集成到配电网络中。
3.3 不同节点类型的模拟方法
配电网三相潮流计算方法从三阶段治疗开始,可分为部分阶段、部分序列和两种方法的组合。本文采用预相位法、预相位法和再相位法计算三相电力不平衡,特殊解决程序如下:
(1)计算各节点的注入电流
各节点的注入电流为:
(2)前推计算各支路电流
从系统末节点开始,逐次向根节点进行推进
求得各支路电流为:
(3)回代计算各节点电压
从系统根节点出发,逐次向末节点推进求解,节点:的电压为:
(4)收敛判据
计算各个节点上abc三相相电压不平衡量,并以此作为潮流计算是否收敛的判据,即:
如果各节点电压的偏差都满足收敛判据的要求,然后重复结束,-或重复步骤(l)-(3)直到相关要求得到满足。描述被取消,只有少数线路的配电网被改为辐射网络,然后根据配电网计算方法的正常电流计算电力。在本文中,使用注入开放线路点比率的方法来计算线路的影响,然后采用前推回代法计算配电网三相潮流。
3.4 含DG的配电网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流程
图3.1为辐射型配电网简单示意图,在图3.1中,根节点用作平衡节点,其他节点用作负载节点,即PQ节点。将所有PQ节点的基线值设置为U,因为Upp是平衡节点电压幅值。
图3.1 辐射型配电网简单示意图
从末端点向根节点递推你可以获得电力、能量并损失每一块,然后通过从根结向后压到结的末端来获得系统的每个结的电压,直到精确地需要上一次和第二次重复的错误。
3.5 本章小结
根据各种分布式电源的特点,它相当于PQ型、PI型和PV型结,这些类型的结被转换为PQ型结,它可以考虑风力发电、光发电、燃料和小型水网络配电系统中的电力计算,为分析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奠定了基础。
4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含DG配网潮流计算与特性分析
4.1 33节点的配电网基本模型参数
目前,前推回代法主要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编号的分层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需要重新填充节点,分析网络并记录每个更复杂节点的数量,记录了节点和文章之间的直接交互,并创建了一个没有重命名器的直接一维链结构层次化数组,该数组简短且易于使用,以11节树为例,如图4.1所示。
图4.1 11节点树状网络
图4.1中0节点表示根节点,长时间朝向电的每个物品的初始结和终端结是相同顺序的物品的第一结和终端节。当读取信息时,记录每个结中的第一个结和最后一个结,并将第一个结描述为创建连接的最后一个节中的第一结。请注意,0结中的第一个结是其自身;然后形成分层节点阵列。首先向下看一个d,得到最后的节点4、6、8、10,放入一维数组的前四位,然后向上看得到它们的顶部节点3、5、7、9,并将它们放入数组中,依此类推。搜索根节点,最后从根节点向前删除数组中的双节点。然后得到形式为[4,6,8,10,5,9,3,7,2,10]的分层节点数组。本文的一部分表示为关闭文章节点的能力。以这种方式,从计算过程的向前方向获得结,并且从计算过程向前方向获得节,大大简化了前推回代算法的操作过程。
(2)环网处理方法
设网络中有m个环网,将环网解开成辐射状网络,于是得到了m个开环点,有以下等式存在:
根据配电线路较短且潮流不大的特点,可以假定相邻节点的电压差很小,以根节点电压作为基准值,则所有节点电压的标么值都近似等于1.0,且相角很小,于是有:
推得:
进一步推导得到:
对于环网,在开环潮流计算后根据式(5)计算出断点补偿功率,当开环点电压差不满足收敛条件时,将△Q和△P叠加到相应节点上即可。
4.2 不同DG类型接入下的潮流计算结果
在分层节点数组中由后往前依次选取节点进行计算:
计算每个节点ABC三相的相电压不平衡量作为判断收敛的判据:
4.3 不同DG类型接入下的节点电压分布
本文对IEEE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分析,该系统由37个物品和5个环组成。三相网络值与库兼容,三相负载和极限值不兼容。参考值为12.66kV,参考值为10MVA,内部循环精度为10-6,外部循环精度为10-3。
表4.1 收敛速度比较
根据配电网的建筑,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的用几条线路溶解配电网三相电的方法,并使用33总线系统进行了核算。接下来,将文档中使用的算法与本文中指定的算法进行比较,两种算法的兼容性计算率如表表4.1所示。
4.4 本章小结
总之,本文报告的算法是正确、安全和有效的。在基于分层阵列的替换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命名节点,这不仅简化了计算过程,而且节省了更多该成分直接用能量比进行处理,因此前向和后向切换方法也适用于弱饮食三相潮流计算。
5 总结
本文对前推回代法进行了改进,新的分级处理已准备就绪。通过创建链式分层节点阵列,省略了复杂的节点和分支编号方案,并使用电累积来直接处理网络。三相电气组件已准备好与薄弱环节相匹配,为了解决分配系统中的三阶段可变无序和三阶段不平衡问题,相位图像直接用于计算,该算法简单明了,程序简单。给定算法的真实证明示例的结果,它具有很好的收敛性能。
参考文献
[1] 董张卓, 张倍倍, 刘魁,等. 有源配电网新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 2022.
[2] 陈慧娜, 杨军, 高梦妍,等. 基于改进前推回代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J]. 自动化与仪表, 2021, 36(6):6.
[3] 程杉, 左先旺, 杨堃. 基于改进仿射算法的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 CN114221344A[P]. 2022.
[4] 颜伟, 钱威, 张栩. 含不良数据预处理的辐射网前推回代抗差状态估计方法:, CN112803402A[P]. 2021.
[5] 李佼洁, 刘毅力. 基于电流相角变化量的含DG配网保护方案研究[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1, 40(9):7.
[6] 李成飞, 蒋力, 汪博烨.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电动汽车负荷对局域配网影响分析[J]. 时代汽车, 2021.
[7] 符杨, 刘欢欢, 苏向敬,等. 基于线性化前推回代方程的不平衡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J]. 太阳能学报, 2021.
[8] 曾顺奇, 吴杰康, 李欣,等. 基于GPU加速的新能源主配网概率随机模糊潮流计算方法[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1, 37(6):13.
[9] 李卫东, 马俊, 胡幸集,等. 城市综合能源网统一前推回代能流计算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2(009):042.
[10] 阎明, 杨占刚, 毕胜,等. 一种适用于多电飞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 CN112531718A[P]. 2021.
[11] 李振兴, 徐浩, 傅裕挺,等. 采用电流余弦相似度的含DG配网故障识别策略[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2, 34(4):10.
[12] 方愉冬, 徐峰, 李跃辉,等.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含DG配网反时限过流保护定值优化方法[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2(004):037.
[13] 罗春辉, 瞿纲举, 汤涛,等. 基于双种群CSO算法重构的含DG配网故障恢复[J]. 湖南电力, 2021, 41(1):7.
[14] 韩源, 刘健, 陈亮亮,等. 含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配电网快速潮流计算[J]. 西北水电, 2021(3):5.
[15] 高雨翔, 蔡奇新, 徐文林. 基于牵引负荷负序功率潮流计算及电能计量方式研究[J]. 电测与仪表, 2023, 60(1):8.
[16] 王登政, 代志强, 李炳辉,等. 一种配电网在线潮流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50578A[P].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