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论文研究成果,我所选取的论文是丹尼斯·麦克法兰和乔纳森·沃尔珀与2004年在IEEE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BCI2000 - A General-Purpos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System,也就是 BCI2000:通用脑机接口系统。这是BCI领域中非常经典的一篇论文,也是一篇和适合入门的学术型论文。
我将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即脑机接口技术的概述、BCI2000系统的设计、BCI2000系统的初始实现、以及BCI2000系统的在线评价和验证四个方面。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BCI技术。
脑计算机接口(BCI)技术旨在通过大脑活动来控制外部系统。 这种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是软件接口,它在大脑和计算机或连接到计算机的附加设备之间进行清晰的通信。
人脑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 现代科学目前试图理解大脑各个部分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
有许多科学学科涉及人脑;例如数值神经科学、神经信息学、信息学或医学。 他们每个人都带来了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的大脑活动。 数值神经科学带来了数学和生物物理模型,它们能够模拟神经元和神经网络中的基本过程。 神经信息学的主要目标是系统地开发数据库,旨在收集信息,如大脑形态、脑部件解剖及其功能连接、脑电生理学、磁共振获得的脑状态及其整合。此外,它寻求开发建模工具,其目的是最准确地模拟大脑活动。 在信息学中,复杂网络非常适合于模拟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大脑包括。 医学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特别是在脑解剖研究中。
这就牵扯到了BCI技术。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是一种涉及神经科学、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第一次BCI国际会议给出的BCI的定义是:脑-计算机接口是一种不依赖于正常的由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
BCI系统可以把大脑发出的信息直接转换成能够驱动外部设备的命令,并代替人的肢体或语言器官实现人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控制。
BCI完全不依赖肌肉和外围神经的参与,直接实现脑和计算机的通信.BCI系统可以把大脑发出的信息直接转换成能够驱动外部设备的命令,并代替人的肢体或语言器官实现人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控制。.BCI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特征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分辨出引发脑电变化的动作意图,再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编程,把人的思维活动转变成命令信号驱动外部设备,实现在没有肌肉和外围神经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人脑对外部环境的控制。BCI技术的核心是吧用户输入的脑电信号转换成输出控制信号或命令的转换算法。寻找合适的信号处理与转换算法,使神经电信号能够实时、快速、准确地通过BCI系统转换成可以被计算机识别的命令或操作信号。
原理上,BCI系统一般由输入、输出和信号处理及转换等功能环节组成:
①、输入环节的功能是产生、检测包含有某种特性的脑电活动特征信号,以及对这种特征用参数加以描述。我们常说的脑电信号实际上指的是特征性脑电信号,即人脑在特定的外部刺激或思维任务下可以产生具有一定时间或频率特征的脑电信号。
②、信号处理的作用是对原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用某些特征参数(如幅值、自回归模型的系数等)表示的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的读取和处理,并对这些特征信号进行识别分类,确定其对应的意念活动
③、信号转换是根据信号分析、分类之后得到的特征信号产生驱动或操作命令,对输出设备进行操作,或直接输出表示患者意图的字母或单词,达到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