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以飞控系统、航电系统、机电管理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为例)

架构的定义

系统架构涉及对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高层次的描述。它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方式,以及满足特定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的方法。系统架构定义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蓝图,指导系统的开发、集成、部署和维护。

系统架构的核心要素

  1. 组成部分(Components)
    • 系统中的独立模块或单元,每个模块执行特定的功能。组件可以是软件模块、硬件设备、数据库、用户界面等。
  2. 组件间的关系(Relationships)
    • 定义组件之间如何相互通信、协作和依赖。关系可以是数据流、控制流、依赖关系、接口协议等。
  3. 接口(Interfaces)
    • 组件之间的通信边界,定义了组件如何通过标准化的协议和数据格式进行交互。接口设计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耦合度和可扩展性。
  4. 外部环境的交互(Interactions with External Environment)
    • 系统与外部系统或用户的交互方式。包括与其他系统的接口、用户交互方式、外部依赖(如第三方服务或硬件)等。
  5. 设计原则和约束(Design Principles and Constraints)
    • 指导系统设计的原则,如模块化、松耦合、高内聚、冗余设计等。约束包括技术限制(如硬件性能、网络带宽)、法规要求(如安全标准、合规性)等。
  6. 功能性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如数据处理、用户管理、通信协议支持等。这些需求决定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架构。
  7. 非功能性需求(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系统的性能要求,如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实时性等。这些需求影响架构的设计决策。

架构设计的目的

系统架构设计的目的涵盖了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业务和技术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以下是系统架构设计的主要目的:

1. 确保系统满足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

  • 功能性需求:系统架构设计需要确保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即系统必须具备用户或业务需求所要求的能力,例如数据处理、用户管理、通信协议支持等。
  • 非功能性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实时性等。系统架构设计要保证这些非功能性需求被充分考虑和实现。

2. 管理系统复杂性

  • 模块化与分解:系统架构设计通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或组件,简化了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过程。每个模块负责特定功能,模块之间通过明确的接口进行交互,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 层次化设计:通过分层架构,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负责不同的任务(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从而进一步简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3.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可维护性:良好的系统架构设计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提高模块的内聚性,使得系统更容易维护和更新。当需要修改或扩展某个功能时,影响范围可以被限制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模块中,而不影响整个系统。
  • 可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通过采用模块化、松耦合和标准化接口的设计方法,系统能够方便地添加新功能或扩展现有功能,而无需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设计。

4.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可靠性:系统架构设计通过冗余设计、容错机制和故障检测策略,提高系统在面对硬件故障、软件错误或意外事件时的可靠性,确保系统能够在关键情况下保持稳定运行。
  • 安全性:系统架构设计应考虑潜在的安全威胁,并通过适当的安全策略(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来保护系统免受未授权访问、数据泄露和其他安全攻击。

5. 优化系统性能

  • 性能优化:系统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需求,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处理工作负载,满足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的要求。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优化资源使用、减少延迟、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 负载均衡与伸缩性:通过架构设计,可以实现动态负载均衡和系统伸缩性,确保系统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6. 支持系统的长期演进与技术更新

  • 技术适应性:系统架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以便在未来能够适应技术的演进和更新。无论是硬件升级、软件更新还是新技术的引入,都不应对现有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 长期可持续性:通过良好的架构设计,系统能够在其生命周期内不断演进,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同时保持技术的前瞻性。

7. 降低开发与运营成本

  • 开发效率:通过清晰的系统架构设计,开发团队可以更高效地协作,减少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返工,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 运营成本:良好的架构设计能够简化系统的运维过程,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和影响,降低系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8. 增强系统的可测试性与可验证性

  • 可测试性:系统架构设计通过模块化和标准化接口设计,便于对系统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提高系统的可测试性,确保系统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 可验证性:良好的架构设计使得系统更易于验证和审计,确保系统符合预定的规范和标准,并能够通过相关的质量保证和合规性检查。

9. 促进跨团队协作

  • 团队协作:通过清晰、规范的系统架构设计,不同的开发团队可以在统一的架构框架下高效协作,减少沟通成本和冲突风险,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总结

系统架构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和设计原则,确保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安全地运行,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同时具备良好的维护性、扩展性和可持续性。良好的系统架构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运行性能,还能降低长期的维护和运营成本,支持系统的持续演进和技术更新。通过系统架构设计,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技术挑战,确保系统在各个方面达到预期目标。

架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度带来的问题。

从功能复杂度来看,主要解决的是业务发展带来的系统耦合、开发效率缓慢问题。

从非功能性复杂度来看,主要解决的是高性能、高可用、高扩展性等需求。

img

架构的分类

系统架构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原则、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系统架构类型,每种架构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

  • 特点:系统被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负责不同的任务,通常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层与层之间通过明确的接口进行通信。
  • 优点:清晰的分离关注点,易于维护和扩展。层次化使得不同层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
  • 适用场景:适用于大多数企业应用程序,如Web应用、客户端/服务器应用、企业信息系统等。

2.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 EDA)

  • 特点:系统通过事件触发和响应进行通信。事件生产者和事件消费者通过消息总线或事件队列解耦,事件驱动系统通常采用异步通信。
  • 优点:松耦合、灵活性高、扩展性强,易于实现实时响应和异步处理。
  • 适用场景:适用于高并发、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如金融交易平台、物联网应用、微服务架构等。

3.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 特点:系统由一组小的、独立部署的服务组成,每个服务负责单一业务功能,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如REST API、消息队列)进行交互。
  • 优点:独立部署、灵活扩展,易于持续集成和交付。各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栈。
  • 适用场景:适用于复杂、大规模的企业应用,尤其是那些需要频繁更新和扩展的系统,如电商平台、在线服务系统、SaaS应用等。

4. 管道-过滤器架构(Pipeline-Filter Architecture)

  • 特点:数据流通过一系列过滤器(组件)进行处理,每个过滤器执行特定的操作,数据在管道中流动,直到完成处理任务。
  • 优点:清晰的数据流动路径,易于理解和维护。各过滤器独立工作,易于扩展和修改。
  • 适用场景:适用于数据处理管道、流处理系统,如数据分析、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

5.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 特点:系统由可复用的服务组成,服务通过标准协议(如SOAP、REST)进行交互。服务独立存在,可以被不同的系统和应用调用。
  • 优点:服务复用性高,系统模块化强,易于集成不同系统和技术栈。
  • 适用场景:适用于企业级应用集成、大型分布式系统、跨部门或跨组织的业务应用。

6.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 特点:系统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发出请求,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客户端负责用户界面,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
  • 优点:结构清晰,易于开发和部署。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独立升级和维护。
  • 适用场景:适用于传统桌面应用、Web应用、移动应用等。

7. 分布式架构(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 特点:系统的各个组件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或逻辑位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作。通常用于处理大规模的计算和存储任务。
  • 优点:高可用性、高扩展性,能够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和计算任务。
  • 适用场景:适用于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处理、云计算平台等。

8. 共享存储架构(Shared Data Architecture)

  • 特点:系统中的各个组件通过共享的数据库或文件系统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所有组件都能访问同一个数据存储。
  • 优点:数据一致性强,易于管理和查询。
  • 适用场景:适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内容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等。

9. 点对点架构(Peer-to-Peer Architecture, P2P)

  • 特点: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可以充当客户端,也可以充当服务器。节点之间直接通信,不依赖中央服务器。
  • 优点:去中心化,容错能力强,扩展性高。
  • 适用场景:适用于文件共享系统、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等。

10. 无服务器架构(Serverless Architecture)

  • 特点:开发者只需关注业务逻辑,而不需要管理服务器或基础设施。应用程序由云提供商管理和自动扩展,按使用量计费。
  • 优点:降低运维成本,自动扩展,高弹性。
  • 适用场景:适用于事件驱动的应用、自动化工作流、短时高并发的任务处理等。

11. 组件架构(Component-Based Architecture)

  • 特点:系统由松耦合的独立组件构成,每个组件实现特定功能,并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交互。组件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
  • 优点:模块化设计,易于复用和扩展。适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
  • 适用场景:适用于企业级应用、复杂系统的构建和维护。

12. 边缘计算架构(Edge Computing Architecture)

  • 特点:将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部署在靠近数据源或终端设备的边缘节点,而不是集中在数据中心或云端。边缘设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再将结果或部分数据上传到云端。
  • 优点:降低延迟,提高实时处理能力,减少带宽消耗。
  • 适用场景:适用于物联网(IoT)、实时数据处理、智能城市、工业自动化等。

13. 多租户架构(Multi-Tenant Architecture)

  • 特点:在同一系统中支持多个独立的租户(客户或用户群体),每个租户的数据和配置相互隔离。系统通过共享的资源服务多个租户。
  • 优点:资源共享降低成本,租户隔离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 适用场景:适用于SaaS应用、云服务平台、在线服务提供商等。

总结

系统架构类型的选择通常取决于系统的需求、复杂性、扩展性、安全性、性能要求以及团队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每种架构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在设计系统架构时,关键是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约束,选择或结合多种架构类型,以实现最佳的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系统架构建模模型

系统架构建模模型用于描述、设计和分析系统的架构,它们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表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系统架构建模模型:

1. 4+1视图模型(4+1 View Model)

4+1视图模型由Philippe Kruchten提出,它通过五个不同的视图来描述系统架构,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展示系统的功能需求,通常使用类图或对象图来表示,重点在于系统的功能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展示系统的实现结构,通常使用模块图或包图来表示,重点在于软件的模块化和代码结构。
  •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展示系统的动态行为,通常使用活动图或序列图来表示,重点在于并发、同步和性能等运行时属性。
  •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展示系统的部署结构,通常使用部署图来表示,重点在于系统的硬件配置、网络拓扑和分布式特性。
  • 场景视图(Scenarios):展示系统在特定情景下的行为,通常使用用例图来表示,重点在于从用户角度分析系统需求和功能。

2. C4模型(C4 Model)

C4模型由Simon Brown提出,分为四个层次,逐层细化系统架构,提供从高层到低层的完整视图:

  • 上下文图(Context Diagram):展示系统与外部实体(如用户、其他系统)之间的交互。该图提供系统的整体视角,强调系统边界和外部依赖关系。
  • 容器图(Container Diagram):展示系统的高层结构,包括主要的应用程序、数据库、微服务等“容器”,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
  • 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展示每个容器内部的主要组件及其交互关系。该图进一步细化容器内部的结构,描述组件如何协同工作。
  • 代码图(Code Diagram):展示系统中关键组件的详细设计,通常使用类图或对象图来表示。该图提供系统实现的细节,帮助开发人员理解代码结构。

3. 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是一种通用的建模语言,广泛用于软件架构设计中。它提供了多种图表来描述系统的不同方面:

  •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表示系统的功能需求及其与外部参与者的交互,强调用户视角。
  • 类图(Class Diagram):表示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接口及其关系,强调系统的模块化和继承关系。
  • 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表示系统中对象间的动态交互顺序,强调时间顺序和消息流。
  •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表示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操作顺序,强调流程控制和条件分支。
  • 状态图(State Diagram):表示系统或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及状态之间的转换,强调状态变化和事件响应。
  • 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表示系统的物理模块和组件,描述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 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表示系统的物理部署结构,包括硬件节点和软件组件的分布。

4. ArchiMate

ArchiMate是一个开放标准的企业架构建模语言,支持跨多个层次的架构描述:

  • 业务层(Business Layer):描述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角色和业务服务,强调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实现。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描述应用程序及其组件,强调应用系统的结构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 技术层(Technology Layer):描述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网络设备及其支持的应用程序,强调系统的物理实现。
  • 动机扩展(Motivation Extension):描述业务目标、驱动因素和要求,强调架构决策背后的动机。
  • 实现和迁移扩展(Implementation and Migration Extension):描述从当前架构到目标架构的过渡计划和迁移路径。

5. TOGAF架构开发方法(TOGAF ADM,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

TOGAF是一个企业架构框架,TOGAF ADM是其核心方法,用于开发企业架构:

  • 架构愿景(Architecture Vision):定义企业的长期架构目标和愿景,提供高层次的架构概要。
  • 业务架构(Business Architecture):描述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信息流和业务服务,提供业务需求与IT系统的对齐。
  • 信息系统架构(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分为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描述企业的数据模型、数据流和应用系统,支持业务功能。
  • 技术架构(Technology Architecture):描述底层IT基础设施,包括硬件、网络、数据库、中间件等,支持信息系统的实现。
  • 机会与解决方案(Opportunities and Solutions):定义从现状到目标架构的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计划架构的逐步实现。

6. Zachman框架

Zachman框架是一种以二维表格形式组织的企业架构描述方法,强调从不同视角和抽象层次来描述系统架构:

  • 视角(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每个视角代表架构的不同方面,如数据、功能、网络、人员、时间、动机等。
  • 抽象层次(Scope, Business Model, System Model, Technology Model, Detailed Representations, Functioning Enterprise):从最高的范围定义到最详细的实现细节,逐层细化系统架构。

7. SOA架构模型

面向服务架构(SOA)是将系统功能以服务的形式封装,服务之间通过松耦合的方式交互。SOA架构模型的关键要素包括:

  • 服务接口模型:定义服务提供的功能和接口,描述服务消费者如何调用服务。
  • 服务组合模型:描述多个服务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业务流程或工作流。
  • 服务部署模型:描述服务的物理部署结构和通信机制,强调服务的分布式实现。

总结

系统架构建模模型为设计、分析和沟通系统架构提供了多种方法和工具。选择适合的建模模型取决于系统的复杂性、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系统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团队的技术背景。通过这些模型,架构师可以有效地捕捉系统的结构、行为、交互和约束,帮助开发团队和利益相关者理解并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是系统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过程,用于构建和优化复杂的系统架构,以满足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以下是常见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和关键步骤:

1. 需求分析

方法
  • 功能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必须实现的核心功能,包括业务逻辑、数据处理、用户交互等。使用用例图、用户故事或功能分解图来捕捉和描述这些需求。
  • 非功能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需求通常以质量属性场景的形式表达,明确其度量标准。
关键点
  • 理解业务目标和用户需求,确保所有关键需求被捕捉和记录。
  • 识别和优先级排序关键的非功能需求,以指导架构设计的决策。

2. 高层次架构设计

方法
  • 选择架构风格: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如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事件驱动架构、SOA架构等。
  • 系统分解: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或模块,定义它们的职责和边界。使用组件图、模块图或C4模型来表示系统的分解结构。
关键点
  • 确保系统分解后的模块或服务具有高内聚性和低耦合性,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 明确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机制,确保系统各部分能够无缝协作。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方法
  • 定义接口和通信协议:详细设计模块之间的接口,包括输入输出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如REST、gRPC、消息队列等)。
  • 数据模型设计:设计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模式,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可以使用ER图、类图或数据流图来建模。
  • 行为建模:使用序列图、活动图或状态图建模系统的动态行为,描述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操作流程和状态变化。
关键点
  • 保持设计的一致性和简洁性,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
  • 在接口和数据模型设计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和技术变化。

4. 技术决策与选型

方法
  • 技术栈选择:根据系统需求和团队能力,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包括编程语言、框架、数据库、前端技术、开发工具等。
  • 性能优化与伸缩性设计:针对系统的性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架构模式,如缓存、负载均衡、数据库分片、异步处理等。
  • 安全性设计:选择安全的通信协议、认证和授权机制,设计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策略,确保系统符合安全标准。
关键点
  • 技术选择应考虑到系统的长期维护性、社区支持、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以及技术成熟度。
  • 性能和安全性是系统的基本要求,必须从架构设计的初期就加以考虑。

5. 原型开发与验证

方法
  • 原型开发:构建系统的核心功能原型,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原型通常包括关键的功能模块和核心数据流。
  • 仿真与测试:通过模拟测试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架构的性能和可靠性,识别潜在的瓶颈和风险。
关键点
  • 通过原型开发快速验证设计假设,并在早期发现并解决问题。
  • 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仿真环境来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

6. 架构评审与优化

方法
  • 架构评审:组织架构评审会议,邀请利益相关者和技术专家审查设计,确保架构符合业务需求和技术标准。评审内容包括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接口定义、性能和安全性考虑等。
  • 性能调优: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系统的架构和配置,改进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可扩展性等性能指标。
关键点
  • 架构评审应涵盖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功能实现、非功能需求、技术选型等,确保架构设计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 持续优化系统架构,特别是在发现性能瓶颈或系统扩展时,确保系统架构能够随业务需求的变化而演进。

7. 系统集成与部署

方法
  • 模块集成:逐步集成各个模块或服务,确保它们能够在一起无缝工作。使用自动化构建和集成工具(如CI/CD)加速集成过程。
  • 部署架构设计:设计系统的部署架构,包括服务器、网络拓扑、数据库配置、缓存策略、负载均衡等,确保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关键点
  • 在集成过程中,应持续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集成后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
  • 部署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容灾能力,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营中能够稳定运行。

8. 文档编写与知识转移

方法
  • 架构文档编写:详细记录系统架构设计的所有方面,包括架构决策、模块设计、接口定义、技术选型、安全策略等。使用结构化的文档模板,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易读性。
  • 知识转移与培训:为开发团队和运维团队提供培训,确保他们充分理解系统架构和设计原理,并能够正确实施和维护系统。
关键点
  • 架构文档不仅是开发团队的参考手册,也是未来系统维护和升级的基础,因此必须完整、准确和易于理解。
  • 知识转移应确保团队对系统架构有深入理解,能够独立解决架构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9. 持续监控与改进

方法
  • 系统监控:在系统上线后,实施持续监控,跟踪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使用监控工具实时检测异常情况,并及时响应。
  • 架构改进与演进:根据监控结果和业务需求变化,持续改进系统架构。通过迭代和演进,确保系统架构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关键点
  • 监控系统必须覆盖所有关键组件,确保在任何问题发生时都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 系统架构的演进应遵循“小步快跑”的原则,在小范围内逐步优化,避免大规模的重构和风险。

总结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涵盖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技术决策、原型开发、系统集成到持续监控的全过程。每个步骤都涉及到关键的判断和决策,需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平衡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维护性。通过持续的评审、优化和监控,系统架构能够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而演进,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系统架构设计在系统工程中的位置

系统架构设计在系统工程中的位置至关重要,它是连接系统需求与系统实现之间的桥梁。系统架构设计不仅提供了系统整体的高层次蓝图,还指导了后续的详细设计、开发、集成、测试和维护活动。以下是系统架构设计在系统工程中的位置及其作用的详细说明:

1. 需求分析之后的关键环节

在系统工程流程中,需求分析是第一个关键阶段,它明确了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系统架构设计紧随其后,负责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结构和行为模型。

  • 连接需求与实现:系统架构设计将需求分析阶段捕获的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转化为系统的总体结构。这包括定义系统的模块、组件、接口、通信方式和部署策略。
  • 架构设计驱动详细设计:一旦架构设计完成,它就为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了基础。详细设计在架构设计的框架内,进一步细化每个组件的内部结构和行为。

2. 指导开发与集成

系统架构设计对系统开发和集成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

  • 开发指导:架构设计为开发团队提供了明确的模块化指导,定义了各模块的职责、边界和接口。这种明确的划分有助于并行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 集成计划:系统架构设计也指导系统集成的过程。通过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机制,架构设计确保在集成阶段,各模块能够无缝协作。这减少了集成过程中出现的兼容性问题。

3. 支持系统测试与验证

系统架构设计对系统测试和验证过程同样至关重要:

  • 测试框架:架构设计为测试团队提供了系统的整体框架,有助于确定测试覆盖的范围和优先级。测试计划通常基于架构设计中定义的模块和接口。
  • 验证系统行为:在架构设计阶段,定义的动态行为模型(如序列图、状态图)为系统的功能性验证提供了基础。测试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模型,设计用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

4. 确保系统的扩展性和维护性

系统架构设计是系统扩展和维护的基础:

  • 扩展指导:通过模块化和标准化接口,架构设计为系统的扩展性提供了保证。当需要添加新功能或优化现有功能时,架构设计指引了如何在现有系统上进行最小干扰的扩展。
  • 维护框架:架构设计通过良好的模块划分和清晰的接口定义,使得系统在维护过程中更易于理解和管理。开发和运维团队可以在架构的指导下,对系统进行高效的故障排查和修复。

5. 支持系统的长期演进

在系统工程的生命周期中,系统架构设计还支持系统的长期演进:

  • 技术更新与迁移:随着技术的进步,系统架构设计能够指导如何逐步引入新技术或迁移到新的平台,而不影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 应对业务变化:当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架构设计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允许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业务环境。

6. 文档与知识转移的基础

系统架构设计在系统工程中还起到了文档化和知识转移的作用:

  • 系统蓝图:系统架构设计文档是系统的高层次蓝图,它为整个项目团队(包括开发、测试、运维和管理人员)提供了对系统的共同理解。
  • 知识传承:系统架构设计文档记录了关键的设计决策、技术选型和架构模式,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系统维护、扩展和人员交接至关重要。

总结

在系统工程中,系统架构设计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连接需求分析与系统实现。它为详细设计、开发、集成、测试和维护提供了指导框架,确保系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维护性。系统架构设计不仅确保了系统的当前实现,还为系统的长期演进和技术更新提供了基础,是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的关系

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密切相关,但它们关注的范围和层次有所不同。系统架构设计通常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存储、用户交互等多个方面,而软件架构设计则专注于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组织方式。以下是它们的关系及区别:

1. 范围与层次的不同

  • 系统架构设计
    • 范围更广:系统架构设计涵盖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硬件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外部系统集成、数据流和存储等。它关注如何将这些元素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有效满足业务需求。
    • 层次更高:系统架构通常在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工作,定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解决方案、用户设备)及其相互关系。
  • 软件架构设计
    • 范围更窄:软件架构设计专注于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定义软件组件的划分、组件间的交互、设计模式的使用、数据管理策略、接口规范等。它关注如何组织和设计软件模块,使得软件具备良好的性能、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
    • 层次更具体:软件架构设计在更低的抽象层次上工作,通常深入到类、对象、模块、服务的层次,定义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和数据处理逻辑。

2. 相互依赖与协同

  • 系统架构依赖软件架构
    • 系统架构需要依赖软件架构来实现其定义的功能。例如,系统架构可能会定义一个模块化的企业信息系统,它需要软件架构设计来实现各个模块的业务逻辑、数据处理和用户界面。
    • 系统架构设计决定了软件架构的运行环境,例如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网络拓扑和外部接口。这些决定会影响软件架构的设计选择,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分布式处理方式、容错机制等。
  • 软件架构受限于系统架构
    • 软件架构设计需要在系统架构的约束下进行。系统架构规定了软件必须运行的硬件、网络环境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方式,软件架构设计必须在这些限制下优化和实现软件功能。
    • 软件架构的某些设计选择,例如分布式架构、微服务架构、跨平台兼容性等,也可能影响到系统架构的设计,导致系统架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来支持软件架构的需求。

3. 设计阶段的衔接

  • 系统架构设计优先
    • 系统架构设计通常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完成,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技术框架和集成方式。这为后续的软件架构设计提供了指导和限制条件。
    • 在系统架构设计完成后,软件架构师会根据系统架构提供的框架,进一步细化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设计模式。
  • 软件架构设计的反馈
    • 在软件架构设计过程中,软件架构师可能会发现系统架构的一些设计假设或决策需要调整。例如,软件架构可能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更低的延迟,或不同的存储策略。这些需求会反馈到系统架构设计中,促使系统架构师重新评估并优化系统架构。

4. 共同目标

  • 满足业务需求:无论是系统架构还是软件架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业务需求,确保系统能够可靠、高效、灵活地运行。
  • 提高系统质量:两者都致力于提高系统的质量,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系统架构和软件架构通过相互配合,共同确保系统能够在预期环境下达到预期性能。

5. 案例示例

  • 系统架构设计案例
    • 某企业计划构建一个综合业务平台,系统架构师设计了一个包括云基础设施、分布式存储、多个数据中心、网络冗余、硬件负载均衡等在内的整体架构。这个架构明确了应用软件将运行的环境,以及数据如何在不同系统之间流动。
  • 软件架构设计案例
    • 在上述系统架构确定后,软件架构师设计了该业务平台的微服务架构,划分了各个业务模块,确定了服务间通信协议、数据持久化方式、缓存机制等。软件架构师需要确保其设计与系统架构的网络拓扑、存储方案兼容,并且能够有效利用系统架构提供的资源。

总结

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在系统工程中是紧密联系且相互依存的。系统架构设计提供了系统整体的框架和环境,而软件架构设计在这个框架内定义了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方式。两者协同工作,共同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色。了解和掌握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在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所需要的能力

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都是复杂的工程活动,各自需要特定的能力和技能。这些能力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包括软技能和战略思维。以下是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各自所需的关键能力:

系统架构设计所需能力

1. 系统级思维能力
  • 理解整体系统:能够从整体上理解和设计系统的结构,考虑硬件、网络、软件、存储、安全等各方面的集成和协同工作。
  • 系统分解与模块化:能够将复杂系统分解成多个可管理的模块或子系统,并定义这些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方式。
2. 跨领域知识
  • 硬件与网络知识:了解硬件平台、网络架构、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等,能够在设计时合理选择和配置这些资源。
  • 操作系统与中间件:理解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和中间件平台,能够评估和选择适合系统需求的技术栈。
3. 集成与互操作性能力
  • 异构系统集成:有能力设计并集成多个异构系统,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交换的顺畅。
  • 标准与协议知识:熟悉各种行业标准和通信协议,能够设计符合规范的系统架构,确保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
4. 非功能需求评估与实现
  • 性能与扩展性设计:能够设计系统架构以满足高性能和高扩展性需求,考虑到系统的未来增长和负载变化。
  • 安全性与容灾设计:理解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能够设计具备高可用性、容错性和灾难恢复能力的系统架构。
5. 战略与商业意识
  • 业务理解与对齐:能够理解业务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技术解决方案,确保系统架构能够支持业务目标。
  • 成本效益分析:能够评估系统架构的成本,并在性能、功能与成本之间做出合理的权衡。
6. 沟通与领导能力
  • 跨团队协作:能够与各类技术团队(如开发、运维、安全、网络)和业务部门有效沟通,协调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施。
  • 技术决策与领导:在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出关键技术决策,并领导团队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软件架构设计所需能力

1. 软件设计模式与原则
  • 设计模式:熟悉常见的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观察者模式等),并能够在合适的场景中应用这些模式来优化软件设计。
  • 软件架构风格:理解各种软件架构风格(如微服务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分层架构等),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
2. 编程与开发技能
  • 编程语言:掌握至少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能够编写和理解复杂的代码,尤其是在设计和实现关键的架构组件时。
  • 代码优化与重构:能够编写高效、可维护的代码,熟悉重构技术以改进代码的可读性、性能和可维护性。
3. 数据建模与数据库设计
  • 数据建模:熟悉数据建模技术,能够设计高效的数据库架构,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扩展性。
  • 数据库技术: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的特性,能够选择和配置合适的数据库技术来支持软件系统。
4. 接口设计与API管理
  • 接口定义:能够设计清晰、稳定的接口,确保模块或服务之间的通信顺畅且易于扩展。
  • API管理:熟悉REST、GraphQL等API设计原则,能够管理和维护API,确保其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5. 软件性能与优化
  • 性能分析:具备性能调优的能力,能够识别和解决软件中的性能瓶颈,优化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
  • 并发处理:理解并发编程模型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实现高并发处理的系统架构。
6. 持续集成与部署(CI/CD)
  • DevOps实践:理解DevOps的基本原则,能够设计支持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和自动化部署的软件架构。
  • 工具链熟悉:熟悉CI/CD工具链(如Jenkins、GitLab CI、Docker等),能够配置和管理持续集成与部署流程。
7. 测试与验证
  • 测试驱动开发(TDD):能够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支持测试驱动开发,确保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始终符合需求。
  • 自动化测试:理解自动化测试框架和工具,能够集成自动化测试到软件开发流程中,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8. 文档与知识管理
  • 架构文档编写:能够撰写清晰的架构文档,包括设计决策、模式使用、接口说明等,为开发团队和维护团队提供指导。
  • 知识共享:能够有效地传递架构设计知识,组织和参与架构评审,确保团队对架构设计的统一理解。

共同的能力

尽管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有所不同,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共同的核心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无论是系统架构还是软件架构,设计师都需要具备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复杂问题,提出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 持续学习能力:技术不断发展,架构师需要保持学习新技术、工具和方法的热情,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新的挑战。
  • 风险管理:架构设计师必须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如技术风险、项目风险、性能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 跨学科理解:理解并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网络、数据库、安全、业务分析等,能够在复杂的技术环境中做出明智的架构决策。

总结

系统架构设计和软件架构设计各自需要不同的专门技能和能力。系统架构设计要求更广泛的跨领域知识、系统级思维和战略视角,而软件架构设计则更加注重软件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实现的细节。成功的架构师通常需要在多个领域内具备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要具备出色的沟通和领导能力,以推动项目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飞控系统架构设计

飞控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 FCS)是飞机的核心系统之一,负责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航向、高度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稳定。飞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和设计步骤。以下是飞控系统架构设计的详细过程,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波音787的飞控系统)进行说明。

飞控系统架构设计过程

1. 需求分析
  • 功能需求:明确飞控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如自动驾驶模式、手动控制模式、姿态控制、航向控制、高度保持、自动着陆等。这些功能需求通常来自于航空标准、飞行性能要求以及客户需求。
  • 非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冗余性、可维护性等。这些需求通常由航空认证标准(如DO-178C、DO-254)和航空公司运营需求决定。
  • 安全性需求:飞控系统的安全性需求极高,通常要求系统具备多重冗余设计,以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下,系统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 环境适应性:考虑系统在不同飞行环境下的表现,如高空低温、雷电、高G力、强振动等。
2. 高层架构设计
  • 系统分解:将飞控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如传感器子系统、控制计算机、执行器子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如飞行操纵杆、仪表盘)、冗余通信网络等。
  • 模块化设计:设计每个子系统的模块化结构,以确保子系统能够独立开发和测试,并在集成时保持良好的兼容性。
  • 冗余设计:设计多重冗余机制,通常包括硬件冗余、软件冗余和通信冗余。例如,波音787的飞控系统通常设计有三套独立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以防止单一故障导致系统失效。
  • 接口与通信设计:确定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飞控系统通常使用专用的实时总线协议(如ARINC 429、ARINC 664),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传感器集成:选择并集成各种传感器,如惯性测量单元(IMU)、气压高度计、GPS、迎角传感器、加速度计等。这些传感器提供飞行数据,用于飞控计算机的姿态和位置控制。
  • 控制算法设计:设计和实现飞行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详细设计包括姿态控制、航向控制、高度保持等算法。
  • 执行器设计:设计和选择执行器,如电动舵机、液压伺服系统等,这些执行器根据飞控计算机的指令,调整飞机的控制面(如升降舵、方向舵、副翼)和发动机推力。
  • 人机交互设计:设计飞行员与飞控系统的交互界面,如飞行操纵杆、仪表显示、告警系统等。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确保飞行员能够在复杂的飞行条件下迅速做出反应。
  • 系统仿真与建模:通过仿真工具建模飞控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飞机动力学模型、控制算法模型、传感器和执行器模型等。仿真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和故障模式。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故障检测与隔离:设计系统的故障检测和隔离机制(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FDI)。确保在传感器或执行器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切换到冗余设备或模式,保持飞行安全。
  • 失效模式分析(FMEA):进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以识别潜在的失效点,并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或备份系统。
  • 认证与合规性设计:确保系统设计符合航空认证标准,如DO-178C(软件安全性)、DO-254(硬件安全性)和DO-160(环境条件和测试)。设计文档和测试程序需满足航空认证的要求。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硬件在环测试(HIL):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HIL测试平台对飞控系统进行集成测试。模拟传感器输入和执行器响应,验证飞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 飞行测试:在实际飞行中,对飞控系统进行全面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正常操作、异常情况(如传感器故障、通信中断)和紧急操作(如自动着陆、失速恢复)等。
  • 安全性验证:进行全面的安全性验证,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将经过测试的飞控系统安装到飞机上,进行最终的集成和调试。确保所有子系统在实际环境中协同工作,并达到设计要求。
  • 文档编制:编写详细的系统文档,包括架构设计文档、控制算法说明、测试报告、安全性分析等。这些文档不仅用于系统的维护,还作为航空认证的重要依据。
  • 维护计划:制定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计划,包括定期检查、更换关键组件、软件更新等。飞控系统的维护需要确保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高可靠性。

实例:波音787飞控系统架构设计

波音787的飞控系统是现代商用飞机中最先进的之一,采用了全电传飞行控制(Fly-By-Wire, FBW)技术,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控制连杆系统,通过电子信号传输飞行员的操作指令。

1. 需求分析
  • 关键需求:波音787要求高度自动化的飞行控制系统,支持手动和自动驾驶模式,并能够应对长途飞行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如湍流、雷暴、自动着陆)。
  • 安全性要求:波音787的飞控系统需要符合FAA和EASA的最高安全标准,具备多重冗余,以防止任何单点故障导致飞行控制失效。
2. 高层架构设计
  • 分布式控制计算机:波音787的飞控系统使用了三套独立的飞行控制计算机,每个计算机独立处理飞行数据和控制指令,并通过投票机制决定最终的控制输出。
  • 冗余通信网络:系统采用多层冗余的ARINC 664网络,确保在任一通信链路失效时,系统仍能保持稳定通信。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控制算法:波音787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控制算法,包括自动高度保持、自动航向调整、自动迎角控制等,确保在各种飞行条件下飞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传感器与执行器:系统集成了大量传感器,如气压高度计、IMU、迎角传感器,并使用了高性能的电动和液压执行器,能够快速响应飞行控制指令。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故障检测与隔离:波音787的飞控系统设计了高级的FDI机制,能够实时检测并隔离传感器或执行器的故障,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或模式。
  • 冗余架构:每个关键组件都具有至少两层以上的冗余,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系统仍能维持飞行控制。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硬件在环测试:波音787的飞控系统在正式部署前进行了大规模的HIL测试,模拟了各种飞行环境和故障情况,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 飞行测试:波音787在实际飞行测试中,系统表现出色,能够在自动模式下平稳飞行,甚至在复杂的飞行条件下进行精确的自动着陆。
6. 部署与维护
  • 文档编制与认证:波音为787飞控系统编写了详细的技术文档,并通过了FAA和EASA的全面认证,确保系统符合所有航空安全标准。
  • 维护与更新:波音787的飞控系统设计了便捷的更新和维护机制,支持定期的系统检查和软件升级,确保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最佳性能。

总结

飞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工程过程,涉及需求分析、系统分解、冗余设计、控制算法实现、系统集成与测试、安全性设计等多个步骤。以波音787的飞控系统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飞控系统在架构设计上高度重视冗余、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飞机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系统的成功设计和实施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结合、严格的测试验证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

航电系统架构设计

航电系统(Avionics System)是指用于支持飞机飞行的所有电子设备和系统,包括导航、通信、监视、自动驾驶仪、显示系统等。航电系统的架构设计是飞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以下是航电系统架构设计的详细过程,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空客A350航电系统)进行说明。

航电系统架构设计过程

1. 需求分析
  • 功能需求:明确航电系统的核心功能,如导航、通信、飞行管理、自动驾驶、监视、显示系统等。这些功能需求通常来自航空公司、监管机构(如FAA、EASA)的标准,以及飞行任务的需求。
  • 非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冗余性、安全性、可维护性、抗干扰能力等。这些需求通常基于航空认证标准(如DO-178C、DO-254)以及对航电系统的高可用性要求。
  • 安全性需求:航电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安全性,通常要求冗余设计,以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的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 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如高空低温、强电磁干扰、高振动等。
2. 高层架构设计
  • 系统分解:将航电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如飞行管理系统(FMS)、自动驾驶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飞行显示系统(EFIS)、电子飞行包(EFB)等。
  • 模块化设计:每个子系统进一步细分为模块化结构,确保各子系统能够独立开发和测试,并在系统集成时保持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 冗余设计:航电系统通常采用三重或双重冗余设计,例如空客A350采用了冗余的导航计算机和通信系统,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至少一个备份系统可用。
  • 接口与通信设计: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航电系统通常使用ARINC 429、ARINC 664、ARINC 653等协议来保证实时、可靠的通信。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功能模块设计:为每个子系统设计详细的功能模块。例如,在飞行管理系统中,详细设计导航计算、航路规划、性能计算等模块。
  • 数据管理与存储设计:设计航电系统中的数据管理和存储机制,确保飞行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访问。系统可能需要集成航迹存储、数据记录仪、飞行数据监视等功能。
  • 控制与算法设计:为自动驾驶、导航、通信等子系统设计控制算法和逻辑。例如,设计自动驾驶仪的姿态控制算法、导航系统的定位算法等。
  • 人机交互设计:设计飞行员与航电系统的交互界面,包括航电显示系统、警告和告警系统、控制面板等。界面设计必须直观、响应迅速,便于飞行员在复杂情况下快速做出决策。
  • 系统仿真与测试:通过仿真工具对航电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验证各模块的功能、性能和故障模式。仿真测试包括导航精度、自动驾驶响应、通信延迟、故障处理等。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故障检测与隔离(FDI):设计航电系统的故障检测和隔离机制,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识别、隔离故障,并切换到备用系统或模式。
  • 失效模式分析(FMEA):对航电系统进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识别潜在的故障点,并设计相应的冗余或备份措施。
  • 认证与合规性设计:确保航电系统设计符合航空认证标准,如DO-178C(软件)、DO-254(硬件)、DO-160(环境测试)等。系统设计文档和测试流程必须符合这些标准的要求。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硬件在环测试(HIL):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HIL测试平台对航电系统进行集成测试。测试中,系统会模拟真实的飞行条件,验证各子系统的功能、接口和整体性能。
  • 飞行测试:在实际飞行中,对集成后的航电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飞行测试项目包括正常操作、异常情况处理(如系统故障、通信中断)、紧急操作(如自动着陆)等。
  • 安全性验证:在飞行测试和地面测试中进行全面的安全性验证,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将经过测试和验证的航电系统安装到飞机上,进行最终的集成和调试。确保所有子系统在实际环境中协同工作,并符合设计要求。
  • 文档编制:编写详细的系统文档,包括架构设计文档、模块功能说明、接口定义、测试报告、安全性分析等。这些文档不仅用于系统的维护,还作为航空认证的重要依据。
  • 维护与更新计划:制定航电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计划,包括定期检查、软件更新、更换关键组件等。确保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高效和可靠。

实例:空客A350航电系统架构设计

空客A350的航电系统是当今商用飞机中最先进的之一,采用了高度集成和冗余设计,以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操作的简便性。

1. 需求分析
  • 关键需求:空客A350的航电系统需要支持长途国际航班的复杂任务,包括自动驾驶、精确导航、全球通信、实时监视和数据管理等功能。
  • 安全性要求:航电系统必须符合EASA和FAA的最高安全标准,具备多重冗余设计,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2. 高层架构设计
  • 集成模块化架构:A350的航电系统采用集成模块化架构,所有子系统(如飞行管理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显示系统等)通过标准化接口和通信协议(如ARINC 664)进行连接。
  • 冗余设计:关键子系统(如导航、通信和自动驾驶系统)都采用三重冗余设计,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情况下都能有至少两个备份系统继续工作。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飞行管理系统(FMS):FMS包括航路规划、性能计算、导航管理等模块。FMS能够接收GPS、INS、VOR等多源导航数据,并通过优化算法规划最优航路。
  • 自动驾驶系统:A350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在起飞、巡航、下降和着陆各阶段提供精确控制,包括自动着陆和复飞功能。
  • 综合航电显示系统(EFIS):EFIS为飞行员提供了直观的航电信息显示,包括PFD(主飞行显示)、ND(导航显示)、EICAS(发动机指示与乘员警告系统)等。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故障检测与隔离(FDI):A350的航电系统设计了先进的FDI机制,能够实时检测并隔离故障,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同时向飞行员发出告警。
  • 失效模式分析(FMEA):A350的航电系统在设计阶段进行了详细的FMEA分析,确保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都被识别和处理。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HIL测试:A350的航电系统在HIL测试平台上进行了全面的集成测试,包括导航精度、自动驾驶响应、通信延迟等关键性能指标的验证。
  • 飞行测试:A350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飞行测试,验证了航电系统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包括恶劣天气、长途飞行和紧急情况。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与集成:经过测试和验证的航电系统被安装到A350飞机上,进行了最终的集成调试,确保所有系统在实际飞行中协同工作。
  • 维护与更新:空客为A350的航电系统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软件更新、硬件检查和故障排查,确保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高效和可靠。

总结

航电系统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系统部署的多个阶段。以空客A350为例,现代航电系统在架构设计上高度重视集成、冗余、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通过严格的设计、测试和验证流程,确保航电系统能够在各种飞行条件下提供可靠的支持。这种系统的成功设计和实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合、严谨的工程实践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

机电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机电管理系统(Electro-Mechanical Management System, EMMS)在现代飞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负责控制和管理飞机上的电气和机械系统,如电力分配、起落架、舵面控制、环境控制系统等。机电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的复杂性在于其需要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和设备,并确保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下是机电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的详细过程,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波音787的机电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机电管理系统架构设计过程

1. 需求分析
  • 功能需求:明确机电管理系统需要控制的具体功能,包括电力分配与管理、起落架操作、舵面控制、环境控制系统(ECS)、液压系统控制等。每个功能模块的需求通常来自飞机整体设计需求和航空法规标准。
  • 非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冗余性、安全性、可维护性、抗干扰能力等。这些需求往往基于航空认证标准(如DO-178C、DO-254)以及飞机运营中的高可用性要求。
  • 安全性需求:机电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安全性,通常要求系统具有多重冗余设计,以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下,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 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如高温、低温、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
2. 高层架构设计
  • 系统分解:将机电管理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或模块,如电力管理子系统、起落架控制子系统、舵面控制子系统、环境控制系统(ECS)子系统、液压系统控制子系统等。
  • 模块化设计:每个子系统进一步细分为模块化结构,确保各子系统能够独立开发和测试,并在系统集成时保持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 冗余设计:机电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双重或三重冗余设计。例如,在电力管理系统中,设计多条冗余的电力总线,以确保在一条电力总线失效时,其他总线能够继续提供电力。
  • 接口与通信设计: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机电管理系统通常使用ARINC 429、CAN总线、Ethernet等通信协议,以确保实时、可靠的通信。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电力管理系统:设计电力管理子系统,包括电力生成、储存、分配和监控。详细设计包括电力总线的配置、断路保护、功率监控等功能。
  • 起落架控制系统:设计起落架的收放控制、锁定机制、故障检测和告警系统。起落架控制子系统通常需要与液压系统和传感器系统紧密集成。
  • 舵面控制系统:设计舵面控制逻辑,确保在飞行过程中对飞机的方向、姿态进行精确控制。详细设计包括伺服控制、电动机驱动和反馈控制系统。
  • 环境控制系统(ECS):设计ECS子系统,包括舱内温度、压力、湿度的控制与调节。ECS子系统需要整合多种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的控制调整。
  • 液压系统控制:设计液压系统的压力控制、液位监测和泄漏检测机制,确保液压系统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故障检测与隔离(FDI):设计机电管理系统的故障检测和隔离机制,确保系统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识别、隔离故障,并切换到备用系统或模式。
  • 失效模式分析(FMEA):进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识别系统中可能的故障点,并设计相应的冗余或备份措施。
  • 认证与合规性设计:确保机电管理系统设计符合航空认证标准,如DO-178C(软件)、DO-254(硬件)、DO-160(环境测试)等。系统设计文档和测试流程必须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硬件在环测试(HIL):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HIL测试平台对机电管理系统进行集成测试。测试中,系统会模拟真实的飞行条件,验证各子系统的功能、接口和整体性能。
  • 飞行测试:在实际飞行中,对集成后的机电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飞行测试项目包括正常操作、异常情况处理(如系统故障、通信中断)、紧急操作等。
  • 安全性验证:在飞行测试和地面测试中进行全面的安全性验证,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将经过测试和验证的机电管理系统安装到飞机上,进行最终的集成和调试。确保所有子系统在实际环境中协同工作,并符合设计要求。
  • 文档编制:编写详细的系统文档,包括架构设计文档、模块功能说明、接口定义、测试报告、安全性分析等。这些文档不仅用于系统的维护,还作为航空认证的重要依据。
  • 维护与更新计划:制定机电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计划,包括定期检查、软件更新、更换关键组件等。确保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高效和可靠。

实例:波音787机电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波音787是现代航空技术的一个代表,其机电管理系统采用了高度集成的电传技术,大大提高了飞机的能源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1. 需求分析
  • 关键需求:波音787的机电管理系统需要支持全电动起落架操作、舵面控制、电力分配、环境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必须在各种飞行条件下表现出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安全性要求:系统必须符合FAA和EASA的最高安全标准,具备多重冗余设计,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2. 高层架构设计
  • 集成模块化架构:波音787的机电管理系统采用集成模块化架构,所有子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和通信协议(如ARINC 429、CAN总线)进行连接。
  • 冗余设计:关键子系统(如电力管理和舵面控制系统)采用双重或三重冗余设计,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情况下都有至少一个备份系统可用。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电力管理系统:波音787采用电传电力系统,无液压辅助电力系统。电力管理系统设计包括多个独立的电力分配总线,确保各关键系统的持续供电。
  • 起落架控制系统:起落架控制采用全电动设计,设计了自动收放和故障应急手动控制系统,并配备了传感器监测锁定状态和位置反馈。
  • 舵面控制系统:采用电动舵面控制,设计了先进的伺服控制系统和冗余电动机驱动系统,确保在各种飞行状态下对飞机姿态的精确控制。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故障检测与隔离(FDI):波音787的机电管理系统设计了高级的FDI机制,能够实时检测并隔离故障,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并及时向飞行员发出告警。
  • 失效模式分析(FMEA):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FMEA分析,确保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都被识别和处理。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HIL测试:波音787的机电管理系统在HIL测试平台上进行了全面的集成测试,包括电力分配、起落架操作、舵面控制等关键性能指标的验证。
  • 飞行测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飞行测试,验证了机电管理系统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与集成:经过测试和验证的机电管理系统被安装到波音787飞机上,进行了最终的集成调试,确保所有系统在实际飞行中协同工作。
  • 维护与更新:波音为787的机电管理系统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软件更新、硬件检查和故障排查,确保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高效和可靠。

总结

机电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系统部署的多个阶段。以波音787为例,现代机电管理系统在架构设计上高度重视集成、冗余、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通过严格的设计、测试和验证流程,确保机电管理系统能够在各种飞行条件下提供可靠的支持。这种系统的成功设计和实施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合、严谨的工程实践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电子电气架构(Electrical/Electronic Architecture, EEA)是现代汽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负责整合和管理汽车中的各种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通信网络等,以实现车辆的各项功能。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电子电气架构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关键。以下是电子电气架构设计的详细过程,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大众MEB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进行说明。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过程

1. 需求分析
  • 功能需求:明确电子电气架构需要支持的功能,包括动力系统控制、车身控制、信息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功能、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联网等。
  • 非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冗余性、可扩展性、功耗管理等。这些需求通常基于汽车行业标准(如ISO 26262)以及车辆的预期使用环境。
  • 安全性需求: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功能安全性,特别是在自动驾驶和ADAS功能中,要求系统具备冗余设计和故障检测能力,以保证车辆在出现故障时仍能安全操作。
  • 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运行,包括高温、低温、湿度、振动、电磁干扰等。
2. 高层架构设计
  • 系统分解:将电子电气架构分解为多个功能域或模块,如动力控制域、车身控制域、信息娱乐域、ADAS域、网络通信域、电池管理域等。
  • 架构风格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如分布式架构、域控制架构或中央集中式架构。当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倾向于域控制器架构或中央集中式架构,以应对复杂的功能需求和数据处理需求。
  • 模块化设计:每个功能域进一步细分为模块化结构,确保各域能够独立开发和测试,并在系统集成时保持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 接口与通信设计:确定各域之间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通常使用CAN总线、LIN总线、FlexRay、以太网等通信协议,以满足不同数据速率和实时性的需求。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电力分配与管理:设计电力分配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力总线的配置、熔断保护等功能,确保各模块的电力供应稳定且安全。
  • 域控制器设计:为每个功能域设计域控制器,包括硬件选型(如处理器、内存、I/O接口)、软件架构设计、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选择与配置。
  • 传感器与执行器集成:设计并集成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和执行器(如电动机、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这些设备通过域控制器进行协调工作,以实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功能。
  • 通信与网络设计:设计车辆内部的通信网络,确保数据在各模块之间高效、可靠地传输。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如CAN、以太网),设计网关和网络拓扑,确保不同速率和优先级的数据能够正确路由。
  • 人机交互设计:设计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驾驶员辅助显示界面,包括中控屏、数字仪表盘、HUD(抬头显示)等。确保系统能够直观、快速地响应驾驶员输入和提供关键信息。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功能安全设计(ISO 26262):根据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与设计,确保系统在出现故障时不会导致不可接受的风险。设计多层冗余、故障检测和隔离机制,确保关键功能(如制动、转向)在故障情况下仍能安全执行。
  • 网络安全设计:设计系统的网络安全架构,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包括通信加密、身份认证、入侵检测等安全措施。
  • 失效模式分析(FMEA):对系统进行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识别潜在的故障点,并设计相应的冗余或备份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硬件在环测试(HIL):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HIL测试平台对电子电气架构进行集成测试。模拟真实的驾驶条件,验证各域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通信网络的功能和性能。
  • 系统仿真与测试:使用系统仿真工具对电子电气架构进行全面测试,模拟不同驾驶场景和故障情况,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和故障处理能力。
  • 道路测试:在实际驾驶环境中,对集成后的电子电气架构进行全面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车辆的驾驶表现、安全性验证、环境适应性、网络安全等。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将经过测试和验证的电子电气架构部署到车辆中,并进行最终的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在实际驾驶条件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文档编制:编写详细的系统文档,包括架构设计文档、模块功能说明、接口定义、测试报告、安全性分析等。这些文档不仅用于系统的维护,还作为汽车认证和合规的重要依据。
  • 维护与更新计划:制定电子电气架构的维护和更新计划,包括定期软件更新、硬件检查和故障排查。特别是随着汽车软件OTA(Over-the-Air)功能的发展,确保系统能够通过远程更新保持最新状态。

实例:大众MEB平台电子电气架构设计

大众的MEB(Modularer E-Antriebs-Baukasten)平台是一个专门为电动车设计的模块化平台,用于支持从小型车到大型SUV的多种车型。MEB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高度集成,具备支持电动化和智能化功能的能力。

1. 需求分析
  • 关键需求:MEB平台需要支持纯电动驱动、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远程更新、信息娱乐系统等功能。这些功能必须在各种驾驶条件下表现出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安全性要求:电子电气架构必须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确保在任何单点故障情况下系统仍能安全运行。
2. 高层架构设计
  • 域控制架构:MEB平台采用了域控制器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动力域、车身域、信息娱乐域、ADAS域等。每个域由专门的域控制器管理,以实现功能集中化和数据处理优化。
  • 通信与网络设计:设计了基于CAN和以太网的混合网络架构,CAN总线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控制数据传输,而以太网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如信息娱乐和ADAS数据。
3. 详细设计与建模
  • 电力分配与管理:设计了集成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高压电力分配系统,确保电动机、充电系统和辅助系统的电力供应。
  • 域控制器设计:MEB平台的动力域控制器负责管理电动机、逆变器、电池等关键组件,确保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分配。ADAS域控制器则集成了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用于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实现。
  • 信息娱乐与HMI设计:设计了集成中控屏和数字仪表盘的用户界面,支持多点触控、语音控制、HUD等功能,提供直观的驾驶信息和娱乐服务。
4.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
  • 功能安全设计(ISO 26262):MEB平台在关键功能上实现了多层冗余设计,如电池管理、制动和转向系统,确保在任何故障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 网络安全设计:设计了全面的网络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的通信和数据安全,防止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
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HIL测试:MEB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在HIL测试平台上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了动力控制、ADAS功能、信息娱乐系统等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表现。
  • 道路测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道路测试,确保系统在各种气候和路况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部署与维护
  • 系统部署与集成:经过测试和验证的电子电气架构被部署到MEB平台的各个车型中,进行了最终的集成调试,确保系统在实际驾驶中稳定运行。
  • 维护与更新:大众为MEB平台制定了详细的维护和更新计划,包括定期的OTA软件更新和远程诊断,确保车辆系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总结

电子电气架构设计是现代汽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系统部署的多个阶段。以大众MEB平台为例,现代电子电气架构在架构设计上高度重视集成、冗余、安全性和可维护性。通过严格的设计、测试和验证流程,确保系统在各种驾驶条件下提供可靠的支持。成功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结合、严谨的工程实践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

架构设计的判断与取舍

在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架构师面临的判断和取舍往往是影响系统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理解这些设计决策背后的逻辑,有助于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做出更加合理和优化的选择。以下是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判断和取舍,以及为什么要做出这些决定的原因。

1. 模块化 vs. 集成化

  • 判断:是否将系统设计为模块化结构(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功能),还是选择集成化(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 取舍
    • 模块化的优点: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每个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如果某个模块需要升级或修复,不会影响其他模块。适用于需要频繁更新或扩展的系统。
    • 集成化的优点:可能提高性能和降低复杂性。将多个功能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模块之间的通信开销,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且功能需求相对稳定的系统。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模块化设计通常在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团队协作方面占优势,适合复杂且不断演进的系统,如微服务架构的应用。
    • 集成化设计适合性能至上的应用场景,或当系统中某些功能需要紧密耦合且不会频繁变化时,例如实时控制系统。

2. 性能 vs. 可扩展性

  • 判断:优先考虑系统的性能(响应时间、吞吐量)还是可扩展性(系统处理负载的能力)。
  • 取舍
    • 性能优先:通过优化资源使用、减少延迟和提升单个组件的处理能力,来确保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佳性能。可能会牺牲一些可扩展性,因为性能优化往往依赖于特定的硬件或软件配置。
    • 可扩展性优先:设计系统时确保其能够轻松扩展处理能力,如通过增加更多服务器或节点。可能会在短期内牺牲一些性能,特别是在初始负载较低的情况下。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性能优先的选择适用于那些对响应时间和处理能力有严格要求的系统,如金融交易系统或实时数据处理系统。
    • 可扩展性优先适用于需要处理不断增长的用户或数据量的系统,如云服务或电商平台。

3. 冗余 vs. 成本

  • 判断:是否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冗余机制,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还是通过减少冗余来降低系统的成本。
  • 取舍
    • 冗余的优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在组件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适用于对系统可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如航空航天系统或金融交易系统。
    • 降低冗余的优点: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适用于那些可接受较低故障率且预算有限的系统,如某些消费类电子产品。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冗余设计适用于关键任务系统,用户或业务需求无法容忍系统宕机或数据丢失时,是必需的。
    • 减少冗余适用于那些对成本敏感且可以接受一定风险的系统,或者在产品的初期开发阶段,以降低投入和加快上市速度。

4. 标准化 vs. 定制化

  • 判断:是否使用标准化组件(如使用行业标准协议、硬件和软件),还是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需求。
  • 取舍
    • 标准化的优点:提高系统的互操作性、兼容性和可维护性,且通常能降低成本。适用于需要与其他系统集成或需要快速部署的场景。
    • 定制化的优点:提供对特定需求的最佳支持,可能提高系统性能或增加独特功能。适用于特定行业或应用场景,如专用工业控制系统。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标准化设计适用于需要快速开发、维护简单的系统,尤其是在需要与多个第三方系统集成的情况下。
    • 定制化设计适用于需要特殊功能或性能优化的系统,尤其是在现有标准化解决方案无法满足需求时。

5. 集中化 vs. 分布式

  • 判断:系统架构是设计为集中式(所有处理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核心节点)还是分布式(处理任务分布在多个节点上)。
  • 取舍
    • 集中化的优点:管理和维护更简单,数据一致性更容易保证。适用于数据量小、处理任务不复杂的系统。
    • 分布式的优点: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容错性和处理能力,尤其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的应用场景,如云计算、大数据处理。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集中化设计适用于资源有限或系统规模较小的应用场景,如小型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
    • 分布式设计适用于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或高并发的系统,如全球性的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服务平台。

6. 一致性 vs. 可用性(CAP定理)

  • 判断:在分布式系统中,是否优先保证数据一致性(所有节点在同一时刻看到相同的数据),还是保证系统的可用性(系统始终可响应请求),特别是在网络分区的情况下。
  • 取舍
    • 一致性优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能在网络分区时牺牲系统的可用性。适用于金融系统、在线交易平台等对数据准确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 可用性优先:确保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响应请求,即使这意味着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可能暂时不一致。适用于社交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场景。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一致性优先适用于那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的系统,如银行系统或库存管理系统。
    • 可用性优先适用于那些用户体验至上、可以接受一定延迟或暂时数据不一致的系统,如社交网络或在线视频流媒体服务。

7. 开发速度 vs. 系统质量

  • 判断:是否加快开发进度以尽快发布产品,还是花更多时间优化系统质量(如代码质量、系统稳定性、性能)。
  • 取舍
    • 加快开发速度的优点:快速占领市场或满足紧急需求,但可能导致系统存在缺陷,后续需要花更多时间修复和优化。
    • 注重系统质量的优点:系统稳定性更好、维护成本更低,但可能导致产品上市时间延迟。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加快开发速度通常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或项目具有时效性要求的场景,如初创企业快速推出MVP(最小可行产品)。
    • 注重系统质量适用于那些必须长期维护、对系统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产品,如医疗设备、航空系统。

8. 灵活性 vs. 复杂性

  • 判断:是否设计一个灵活、可扩展的系统架构,以便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扩展需求,还是保持系统的简单性和低复杂度。
  • 取舍
    • 灵活性优先:系统可以轻松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扩展需求,但可能会增加设计和实现的复杂性,导致初期成本增加。
    • 简单性优先:设计简单、实现快速、易于维护,但可能限制系统的扩展能力,未来的需求变化可能需要重新设计系统。
  • 为什么做出选择
    • 灵活性优先适用于预期需求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的系统,如软件平台、模块化产品。
    • 简单性优先适用于需求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系统,如单一功能的硬件设备或工具类软件。

总结

在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架构师面临的每一个判断和取舍,都会对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扩展性、成本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做出这些决策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业务需求、技术约束、团队能力、市场环境等。理解每种选择的优缺点以及为什么要做出这些选择,可以帮助架构师在复杂的设计过程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从而设计出符合需求且具有长期价值的系统架构。

  • 8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熊cod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