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起源、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

本文详细回顾了人工智能自1956年提出的起源,历经图灵测试与达特茅斯会议的奠基,以及六个发展阶段:起步、反思、应用、低迷、稳步与蓬勃发展期。重点介绍了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与技术突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2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

  • 了解人工智能阶发展历程

1人工智能的起源

1.1图灵测试

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喘开的情况下,遍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多次测试(一般为5min之内),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不能确定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8月,在美国汉诺斯小镇宁静的达特茅斯学院中,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
马文·闵斯基(Marvin Minsky,人工智能与认知学专家)
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信息论的创始人)
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计算机科学家)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等科学家正聚在一起,讨论着一个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主题:

  • 用机器来模仿人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智能

会议足足开了两个月的时间,虽然大家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但是却为会议讨论的内容起了一个名字:

人工智能

因此,1956年也就成为了人工智能元年。

2 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充满未知的探索道路曲折起伏。如何描述人工智能自1956年以来60余年的发展历程,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6个阶段:

·第一是起步发展期:1956年-20世纪60年代初。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相继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掀起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第二是反思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一70年代初。

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突破性进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人们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研发目标。然而,接二连三的失败和预期目标的落空(例如,无法用机器证明两个连续函数之和还是连续函数、机器翻译闹出笑话等),使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入低谷。

·第三是应用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初一80年代中。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专家系统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实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从一般推理策略探讨转向运用专门知识的重大突破。专家系统在医疗、化学、地质等领域取得成功,推动人工智能走入应用发展的新高潮。

·第四是低迷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一90年代中。

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专家系统存在的应用领域狭窄、缺乏常识性知识、知识获取困难、推理方法单一、缺乏分布式功能、难以与现有数据库兼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第五是稳步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一2010年。

由于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创新研究,促使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走向实用化。1997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上都是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第六是蓬勃发展期:2011年至今。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感知数据和图形处理器等计算平台推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诸如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知识问答、人机对弈、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小结

  • 人工智能的起源【了解】

     图灵测试
     达特茅斯会议
    
  •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了解】

     起步发展期
     反思发展期
     应用发展期
     低迷发展期
     稳步发展期
     蓬勃发展期
    

点个赞吧!!!你的鼓励是对我码字的认可😀😀😀关注一下也不错哦!!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 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 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 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 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1. 萌芽期(1956年以前) 自古以来,人类就力图根据认识水平和当时的技术条件,企图用机器来代替人的部分 脑力劳动,以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公元850年,古希腊就有制造机器人帮助人们劳动的 神话传说。在我国公元前900多年,也有歌舞机器人传说的记载,这说明古代人就有人工 智能的幻想。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年间,西班牙的神学家和逻辑学家Rome n Luee试图制造能解决各种问题的通用逻辑机。十七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B.Pascal 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会演算的机械加法器并获得实际应用。随后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G. W.Leibniz在这台加法器的基础上发展并制成了进行全部四则运算的计算器。他还提出了 逻辑机的设计思想,即通过符号体系,对对象的特征进行推理,这种"万能符号"和"推理 计算"的思想是现代化"思考"机器的萌芽,因而他曾被后人誉为数理逻辑的第一个奠基人 。十九世纪英国数学和力学家C.Babbage致力于差分机和分析机的研究,虽因条件限制未 能完全实现,但其设计思想不愧为当时人工智能最高成就。 进入本世纪后,人工智能相继出现若干开创性的工作。1936年,年仅24岁的英国数学 家A.M.Turing在他的一篇"理想计算机"的论文中,就提出了著名的图林机模型,1945年 他进一步论述了电子数字计算机设计思想,1950年他又在"计算机能思维吗,"一文中提出 了机器能够思维的论述,可以说这些都是图灵为人工智能所作的杰出贡献。1938年德国 青年工程师Zuse研制成了第一台累计数字计算机Z- 1,后来又进行了改进,到1945年他又发明了Planka.kel程序语言。此外,1946年美国科 学家J.W.Mauchly等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还有同一时代美国数 学家N.Wiener控制论的创立,美国数学家C.E.Shannon信息论的创立,英国生物学家W.R .Ashby所设计的脑等,这一切都为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作了理论和实验工具的巨大贡献 。 2. 形成时期(1956-1961) 1956年在美国的Dartmouth大学的一次历史性的聚会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学科正式诞生的 标志,从此在美国开始形成了以人工智能为研究目标的几个研究组:如Newell和Simon的 Carnegie- RAND协作组;Samuel和Gelernter的IBM公司工程课题研究组;Minsky和McCarthy的MIT研究 组等,这一时期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下述几个方面。 1957年A.Newell、J.Shaw和H.Simon等人的心理学小组编制出一个称为逻辑理论机LT( The Logic Theory Machine)的数学定理证明程序,当时该程序证明了B.A.W.Russell和A.N.Whitehead的"数 学原理"一书第二章中的38个定理(1963年修订的程序在大机器上终于证完了该章中全部 52个定理)。后来他们又揭示了人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大致可归结为三个阶段: (1)先想出大致的解题计划; (2) 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推理规则组织解题过程; (3) 进行方法和目的分析,修正解题计划。 这种思维活动不仅解数学题时如此,解决其他问题时也大致如此。基于这一思想,他 们于1960年又编制了能解十种类型不同课题的通用问题求解程序GPS(General Problem Solving)。另外他们还发明了编程的表处理技术和NSS国际象棋机。和这些工作有联系的 Newell关于自适应象棋机的论文和Simon关于问题求解和决策过程中合理选择和环境影响 的行为理论的论文,也是当时信息处理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后来他们的学生还做了许 多工作,如人的口语学习和记忆的EPAM模型(1959年)、早期自然语言理解程序SAD- SAM等。此外他们还对启发式求解方法进行了探讨。 1956年Samuel研究的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能力的西洋跳棋程序是IBM小组有影 响的工作,这个程序可以像一个优秀棋手那样,向前看几步来下棋。它还能学习棋谱, 在分析大约175000幅不同棋局后,可猜测出书上所有推荐的走步,准确度达48,,这是机 器模拟人类学习过程卓有成就的探索。1959年这个程序曾战胜设计者本人,1962年还击 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大师。 在MIT小组,1959年McCarthy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同时也有很多人想要快速入门人工智能行业,成为人工智能行业中的一员。为了能够顺利入门人工智能,需要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进行了解。 第一个是启动期 (1956~1966)1956年夏季,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麦卡锡、马文·闵斯基等科学家聚在一起,举办了长达两个月的在当时人看来无用的神仙对话:如何在机器上实现人类的智能。后经约翰·麦卡锡提议,正式采用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第一次将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方向。1958年约翰·麦卡锡发明了表处理语言LISP,这种语言成为建造智能系统的重要工具。会议之后,人类开始了机器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的探索。 第二个是萧条波折期(1967~1974)。迅速发展人工智能取得的一些瞩目成果,使人们产生了乐观情绪。然而,当人们进行了深入的工作后,发现人工智能研究碰到的困难比想像的要多得多。比如,在机器翻译方面,词到词的词典映射法没有成功。在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电子线路模拟人脑神经元没有成功;国际象棋走第一步就有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10120种可能(组合爆炸)。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入了萧条、波折时期。有人说,只有上帝才能创造智能,人类不可能创造生命。还有人认为,亘古以来就没有会思考的机器,人工智能就像炼金术、星相学一样是骗人的迷信。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和机构减少了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投入。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第三个是兴旺期(1975~1998)1977年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会议上,费根鲍姆教授系统地阐述了专家系统的思想,并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知识工程的概念使人工智能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转折点,即从获取智能的基于能力的策略,变成了基于知识的方法研究。知识工程的方法很快渗透了人工智能各个领域,促使人工智能从实验室研究走向实际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出现研究高潮,人工智能开始由单个智能主体研究转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面向实际应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介绍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