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测试条件是, 当IB恒定时, 测量基极-发射极两端电压VC E 和集电极电流IC之间的关系。 即: 注:
( 1) 读者可以定位到本书提供资料的 \multisim_simulation\bjt路径下, 用NI Multisim 14.0打开VI_3.ms14设计文件, 该文件包含NPN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
( 2) 读者可以定位到本书提供资料的\multisim_simulation\bjt 路径下, 用NI Multisim 14.0打开V-I_4.ms14设计文件, 该文件包含 PNP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 1.构建测试电路 在本节中, 以2 N3904 NPN双结型晶体管为例, 构建输出特性测试 电路, 如图5.17所示。 该测试电路使用共发射极配置模式。 注: PNP晶体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 如图5.18所示。 按照PNP有源正 向的偏置条件设计电路。
通过SPICE提供的直流扫描分析 ( DC Sweep) 功能, 测试当集电 极电流IB ( I1 ) 取不同的值时, 集电极一发射极两端电压VCE和集电 极电流IC之间的关系。 在该测试中, 设置参数。
( 1) 选中Use source 2前面的复选框, 该选项使能第二个直流扫 描源。
( 2) Source 1设置如下参数。 ① Source:V2;②Start value:0 V;③Stop value:20 V;④Increment:0.01 V.
( 3) Source 2设置如下参数。 ①Source:I1;②Start value:0 A;③Stop value:0.0001 A;④Increment:1 e-005 A. 2.绘制输出特性曲线执行SPICE直流扫描分析后, 2 N3904 NPN型双结型晶体管BJT集电 极电压、 电流随电压源V2 和电流源I1 的变化特性, 如图5.19所示。 图 中, 横坐标轴表示电压源VL 的变化范围。
左侧纵坐标轴表示集电极电 压VCE的变化范围, 右侧纵坐标轴表示集电极电流IC的变化范围。 将该结果导入Excel中, 可以得到VCE和IC的输出特性曲线, 该特性 曲线随着IB的变化而变化。 如图5.20 所示。 当IB从0mA不断递增时, VCE 和IC特性曲线整体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为了便于观察VCE和IC在拐点处的 变化细节, 将图5.20局部放大后得到图5.21。 图5.20和图5.21是理解晶体管输出特性的重要途径, 体现在两个方 面。
( 1) 用于直观地表示截止区、 放大区和饱和区。
( 2) 图中的直流工作点的位置, 将直接影响后面交流小信号的放 大效果, 一个读者关心的问题就是直流工作点在哪个位置时, 放大的信 号不会出现失真, 即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对输入的交流小信号进行放大, 最终不能造成放大后信号的失真, 这也是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关键。
3.分析输出特性
对图5.17所示的电路, 使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得到:
。 由于IC和IB的β F倍, 所以知道了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