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作者简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出身、在职高校高等数学专任教师,分享学习经验、生活、 努力成为像代码一样有逻辑的人!
🌙个人主页:阿芒的主页
⭐ 高等数学专栏介绍:本专栏系统地梳理高等数学这门课的知识点,参考书主要为经典的同济版第七版《高等数学》以及作者在高校使用的《高等数学》系统教材。梳理《高等数学》这门课,旨在帮助那些刚刚接触这门课的小白以及需要系统复习这门课的考研人士。希望自己的一些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向量的概念

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称矢量)
表示法: 有向线段 M 1 M 2 → \overrightarrow{M_1M_2} M1M2 a → \overrightarrow{a} a
向径(矢径): 起点为原点的向量
自由向量: 与起点无关的向量
向量的模: 向量的大小,记作 ∣ M 1 M 2 → ∣ |\overrightarrow{M_1M_2}| M1M2 ∣ a → ∣ |\overrightarrow{a}| a
单位向量: 模为1的向量
零向量: 模为0的向量,记作 0 → \overrightarrow{0} 0 ,或0
向量相等: 若向量 a → \overrightarrow{a} a b → \overrightarrow{b}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记作 a → = b →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 a =b
负向量: 与 模相同,方向相反向量,记作 − a → -\overrightarrow{a} a
向量共线: 由于平行向量可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两向量平行又称两向量共线.
向量共面: k ( ≥ 3 ) k(\geq 3) k(3)个向量经平移可移到同一平面上,则称此 k k k个向量共面.


向量的线性运算

  1. 向量的加法
    运算法则: 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注:三角形法则可推广到多个向量相加
    运算规律:
    ①交换律 a → + b → = b → + a →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overrightarrow{b}+\overrightarrow{a} a +b =b +a
    ②结合律 ( a → + b → ) + c → = a → + ( b → + c → ) (\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overrightarrow{c}=\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overrightarrow{c}) (a +b )+c =a +(b +c )

  2. 向量的减法
    运算法则: 满足三角形法则
    注:三角不等式关系(由三角形边长关系可证)

  3. 向量的数乘
    λ {\lambda} λ是一个数, λ {\lambda} λ a → \overrightarrow{a} a 的乘积是一个新向量,记作 λ a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规定: λ > 0 {\lambda>0} λ>0时, λ a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a → \overrightarrow{a} a 同向, ∣ λ a →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 λ ∣ a →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           λ < 0 {\lambda<0} λ<0时, λ a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a → \overrightarrow{a} a 反向, ∣ λ a →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 λ ∣ a →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           λ = 0 {\lambda=0} λ=0时, λ a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 0 → \overrightarrow{0} 0 .
    总之: ∣ λ a →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 ∣ λ ∣ ∣ a →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运算规律:
    ①结合律: λ ( μ ) a → \lambda(\mu)\overrightarrow{a} λ(μ)a = μ ( λ a → ) \mu(\lambda\overrightarrow{a}) μ(λa )= λ μ a → \lambda\mu\overrightarrow{a} λμa
    ②分配律: ( λ + μ ) a → (\lambda+\mu)\overrightarrow{a} λ+μ)a = λ a → + μ a → \lambda\overrightarrow{a}+\mu\overrightarrow{a} λa +μa
                    ~~~~~~~~~~~~~~~                 λ ( a → + b → ) \lambda(\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 λ(a +b )= λ a → + λ b → \lambda\overrightarrow{a}+\lambda\overrightarrow{b} λa +λb

注: a → ≠ 0 → \overrightarrow{a}\neq\overrightarrow{0} a =0 ,则有单位向量 a → ° = a → ∣ a → ∣ \overrightarrow{a}^{°}=\frac{\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a}|} a °=a a .因此 a → \overrightarrow{a} a = ∣ a → ∣ |\overrightarrow{a}| a a → ° \overrightarrow{a}^{°} a °

向量共线定理:设 a → \overrightarrow{a} a 为非零向量,则 a → ∥ b → \overrightarrow{a}\parallel\overrightarrow{b} a b ⟺ \Longleftrightarrow b → \overrightarrow{b} b = λ a → \lambda\overrightarrow{a} λa λ \lambda λ为唯一 实数).


空间直角坐标系

概念: 过空间一定点O,由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按右手规则组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
构成: 坐标原点:O(0,0,0)
            ~~~~~~~~~~~            坐标轴: x轴、y轴、z轴
            ~~~~~~~~~~~            坐标面:xoy面、yoz面、xoz面
            ~~~~~~~~~~~            卦限(八个)

卦限符号特征:

卦限
x+--++--+
y++--++--
z++++----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第一篇 神经网络控制及其MATLAB实现 第1章 神经网络控制理论  1.1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1.1.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1.1.2 人工神经元模型   1.1.3 神经网络的结构   1.1.4 神经网络的工作方式   1.1.5 神经网络的学习   1.1.6 神经网络的分类  1.2 典型神经网络的模型   1.2.1 MP模型   1.2.2 感知机神经网络   1.2.3 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   1.2.4 BP神经网络   1.2.5 径向基神经网络   1.2.6 竞争学习神经网络   1.2.7 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   1.2.8 Elman神经网络   1.2.9 Hopfield神经网络   1.2.10 Boltzmann神经网络   1.2.11 神经网络的训练  1.3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1.3.1 神经控制的基本原理   1.3.2 神经网络在控制中的主要作用   1.3.3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2章 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1 感知机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2 线性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3 BP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4 径向基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5 自组织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6 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7 Elman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8 Hopfield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2.9 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图形用户界面 第3章 基于Simulink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3.1 基于Simulink的神经网络模块   3.1.1 模块的设置   3.1.2 模块的生成  3.2 基于Simulink的三种典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3.2.1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   3.2.2 反馈线性化控制   3.2.3 模型参考控制第二篇 模糊逻辑控制及其MATLAB实现 第4章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  4.1 模糊逻辑理论的基本概念   4.1.1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4.1.2 模糊关系及其合成   4.1.3 模糊向量及其运算   4.1.4 模糊逻辑规则   4.1.5 模糊逻辑推理  4.2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4.2.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4.2.2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4.2.3 模糊控制器的维数   4.2.4 模糊控制中的几个基本运算操作  4.3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4.3.1 模糊化运算   4.3.2 数据库   4.3.3 规则库   4.3.4 模糊推理   4.3.5 清晰化计算  4.4 离散论域的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4.5 具有PID功能的模糊控制器 第5章 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函数  5.1 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简介   5.1.1 模糊逻辑工具箱的功能特点   5.1.2 模糊推理系统的基本类型   5.1.3 模糊逻辑系统的构成  5.2 利用模糊逻辑工具箱建立模糊推理系统   5.2.1 模糊推理系统的建立、修改与存储管理   5.2.2 模糊语言变量及其语言值   5.2.3 模糊语言变量的隶属度   5.2.4 模糊规则的建立与修改   5.2.5 模糊推理计算与去模糊化  5.3 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的图形用户界面   5.3.1 模糊推理系统编辑器(Fuzzy)    5.3.2 隶属度函数编辑器(Mfedit)    5.3.3 模糊规则编辑器(Ruleedit)   5.3.4 模糊规则浏览器(Ruleview)   5.3.5 模糊推理输入输出曲面视图(Surfview)   5.4 基于Simulink的模糊逻辑的系统模块 第6章 模糊神经和模糊聚类及其MATLAB实现  6.1 基于标准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   6.1.1 模糊系统的标准模型   6.1.2 系统结构   6.1.3 学习算法  6.2 基于Takagi-Sugeno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   6.2.1 模糊系统的Takagi-Sugeno模型   6.2.2 系统结构   6.2.3 学习算法  6.3 MATLAB模糊神经工具箱函数   6.3.1 模糊神经系统的建模函数   6.3.2 采用网格分割方式生成模糊推理系统函数   6.3.3 MATLAB模糊神经推理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  6.4 MATLAB模糊聚类函数   6.4.1 模糊C.均值聚类函数   6.4.2 减法聚类函数   6.4.3 基于减法聚类的模糊推理系统建模函数第三篇 预测控制及其MATLAB实现 第7章 预测控制理论  7.1 动态矩阵控制理论   7.1.1 预测模型   7.1.2 滚动优化   7.1.3 误差校正  7.2 广义预测控制理论   7.2.1 预测模型   7.2.2 滚动优化   7.2.3 反馈校正  7.3 预测控制理论分析   7.3.1 广义预测控制的性能分析   7.3.2 广义预测控制与动态矩阵控制规律的等价性证明   7.3.3 广义预测控制与动态矩阵控制的比较 第8章 MATI.AB预测控制工具箱函数  8.1 系统模型辨识函数   8.1.1 数据向量或矩阵的归一化   8.1.2 基于线性回归方法的脉冲响应模型辨识   8.1.3 脉冲响应模型转换为阶跃响应模型   8.1.4 模型的校验  8.2 系统模型建立与转换函数   8.2.1 模型转换   8.2.2 模型建立  8.3 基于阶跃响应模型的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函数   8.3.1 输入/输出有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8.3.2 输入/输出无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8.3.3 计算由阶跃响应模型构成的闭环系统模型  8.4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预测控制器设计函数   8.4.1 输入/输出有约束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8.4.2 输入腧出无约束的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8.4.3 状态估计器设计  8.5 系统分析与绘图函数   8.5.1 计算和绘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   8.5.2 计算频率响应的奇异值   8.5.3 计算系统的极点和稳态增益矩阵   8.5.4 系统分析和绘图  8.6 通用功能函数   8.6.1 通用模型转换   8.6.2 方程求解   8.6.3 离散系统的分析 第9章 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及其MATLAB实现  9.1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  9.2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  9.3 仿真研究   9.3.1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仿真研究   9.3.2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仿真研究附录A 隐式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仿真程序清单附录B MATLAB函数一览表附录C MATLAB函数分类索引参考文献
线性系统手册 第五版:混沌,分形,元胞自动机,遗传算法,基因表达式编程,支持向量机,小波,隐马尔可夫模型,模糊逻辑与C++、JAVA和SymbolicC++程序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非线性系统手册(第5版)》内容共分18章;第1章介绍一维、二维的非线性混沌映射,第2章介绍时间序列分析,第3章介绍平面自治系统,第4章介绍非线性哈密顿系统,第5章介绍非线性耗散系统,第6章介绍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第7章介绍混沌控制,第8章介绍混沌同步性,第9章介绍分形学,第10章介绍元胞自动机,第11章介绍微分方程求解,第12章介绍优化,第13章介绍神经网络,第14章介绍遗传算法,第15章介绍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第16章介绍小波,第17章介绍离散隐马尔可夫过程,第18章介绍模糊集与模糊逻辑。《非线性系统手册(第5版)》包括丰富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方法及其求解的程序设计。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实用,是研究非线性振动系统强大的工具用书。书中罗列了各种方法及其计算程序,对读者使用非常方便。《非线性系统手册(第5版)》所描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都是经典的、常见的、实用的,它不仅对工程的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非工程系统(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的非线性分析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第1章 非线性混沌映射 1.1 一维映射 1.1.1 精确数值轨迹 1.1.2 不动点和稳定性 1.1.3 不变密度 1.1.4 李雅普诺夫指数 1.1.5 自相关函数 1.1.6 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1.1.7 快速傅里叶变换 1.1.8 逻辑斯蒂映射和r∈3,4时的李雅普诺夫指数 1.1.9 逻辑斯蒂映射和分岔图 1.1.10 随机数字映射和不变密度 1.1.11 随机映射和随机积分 1.1.12 圆映射和旋转数 1.1.13 一维牛顿法 1.1.14 费根鲍姆常数 1.1.15 符号动力学 1.1.16 混沌排斥子 1.1.17 混沌编码 1.1.18 混沌通信 1.2 二维映射 1.2.1 引言 1.2.2 相图 1.2.3 不动点和稳定性 1.2.4 李雅普诺夫指数 1.2.5 关联积分 1.2.6 容量 1.2.7 超混沌 1.2.8 吸引域 1.2.9 复域内的牛顿法 1.2.10 高维牛顿法 1.2.11 Ruelle Takens Newhouse方案 1.2.12 映射的Melnikov分析 1.2.13 周期轨道和拓扑度 1.2.14 JPEG文件 第2章 时序分析 2.1 引言 2.2 相关系数 2.3 时间序列的李雅普诺夫指数 2.3.1 雅可比矩阵估算法 2.3.2 直接法 2.4 赫斯特指数 2.4.1 引言 2.4.2 赫斯特指数的实现 2.4.3 随机游走 2.5 Higuchi算法 2.6 复杂性 第3章 平面自治系统 3.1 不动点的类型 3.2 同宿轨道 3.3 一维钟摆 3.4 极限环系统 3.5 Lotka?Volterra系统 第4 章非线性哈密顿系统 4.1 哈密顿运动方程 4.2. 可积的哈密顿系统 4.2.1 哈密顿系统的初积分 4.2.2 Lax Pair和哈密顿系统 4.2.3 Floquet理论 4.3 哈密顿混沌 4.3.1 轨迹和Henon?Heiles哈密顿函数 4.3.2 表面分割法 第5章 非线性耗散系统 5.1 不动点和稳定性 5.2 轨迹 5.3 相位图 5.4 李雅普诺夫指数 5.5 广义生态模型 5.6 超混沌系统 5.7 霍普夫分岔 5.8 第一类时间积分 第6章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6.1 介绍 6.2. 非谐波驱动系统 6.2.1 相位图 6.2.2 庞加莱截面 6.2.3 李雅普诺夫指数 6.2.4 自相关函数 6.2.5 功率谱密度 6.3. 动态摆 6.3.1 相位图 6.3.2 庞加莱截面 6.4. 参数动态摆 6.4.1 相位图 6.4.2 庞加莱截面 6.5 范德波尔动态方程 6.5.1 相位图 6.5.2 李雅普诺夫指数 6.6 参数化和激励动态摆 6.7 扭转系统 第7章 混沌控制 7.1 引言 7.2 奥特-吉尔伯格-约克方法 7.2.1 一维映射 7.2.2 差分方程系统 7.3 时间延迟反馈控制 7.4 微小周期扰动 7.5 共振扰动和控制 第8章 混沌同步性 8.1 引言 8.2 混沌同步性 8.2.1 同步性控制 8.2.2 同步子系统 8.3 耦合发电机的同步性 8.4 相耦合系统 第9章 分形学 9.1 引言 9.2 迭代函数系统 9.2.1 介绍 9.2.2 康托集 9.2.3 Heighway龙形曲线 9.2.4 谢尔宾斯基垫片 9.2.5 科赫曲线 9.2.6 分形蕨 9.2.7 灰度映射 9.3 Mandelbort集 9.4 Julia集 9.5 分形和克罗内克积 9.6 Lindenmayer系统和分形学 9.7 威尔斯特拉斯函数 9.8 Levy?Flight随机游走 第10章 元胞自动机 10.1 引言 10.2 自旋系统和元胞自动机 10.3 Sznajd模型 10.4 守恒定律 10.5 二维元胞自动机 10.6 按钮游戏 10.7 兰顿蚂蚁 第11章 解微分方程 11.1 引言 11.2 欧拉方法 11.3 李级数法 11.4 龙格库塔费尔伯格法 11.5 虚解法 11.6 辛积分 11.7 维莱特算法 11.8 史托马方法 11.9 无形混沌 11.10 首次积分和数值积分 第12章 优化 12.1 拉格朗日乘数法 12.2 坐标系 12.3 微分形式 12.4 Karush?Kuhn?Tucker条件 12.5 支持向量机 12.5.1 简介 12.5.2 线性决策界 12.5.3 非线性决策界 12.5.4 核Fisher判别分析 第13章 神经网络 13.1 引言 13.2 霍普菲尔德模型 13.2.1 引言 13.2.2 同步操作 13.2.3 能量函数 13.2.4 吸引域与吸引半径 13.2.5 伪吸引子 13.2.6 赫布定律 13.2.7 霍普菲尔德例型 13.2.8 霍普菲尔德C++程序 13.2.9 异步操作 13.2.10 平移不变模式识别 13.3 相似性度量 13.4 Kohonen网络 13.4.1 引言 13.4.2 Kohonen算法 13.4.3 Kohonen实例 13.4.4 旅行商问题 13.5 感知器 13.5.1 简介 13.5.2 布尔函数 13.5.3 线性可分集 13.5.4 感知器学习 13.5.5 感知器学习算法 13.5.6 一层和两层网络 13.5.7 异或问题和二分层网络 13.6 多层感知器 13.6.1 简介 13.6.2 Gybenko定理 13.6.3 反向传播算法 13.7 径向基函数网络 13.8 递归的确定性感知器神经网络 13.9 混沌神经网络 13.10 神经元振荡器模型 13.11 神经网络、矩阵和特征值 第14章 遗传算法 14.1 简介 14.2 有序遗传算法 14.3 模式定理 14.4 逐位运算 14.4.1 简介 14.4.2 汇编语言 14.4.3 浮点数与逐位运算 14.4.4 Java位集合类 14.4.5 C++位集合类 14.5 位向量类 14.6 Penna位串模型 14.7 一维映射的极大值 14.8 二维映射的最大值 14.9 寻找适应函数 14.10 带约束问题 14.10.1 引言 14.10.2 背包问题 14.10.3 旅行商问题 14.11 模拟退火算法 第15 章 基因表达式程序设计 15.1 引言 15.2 示例 15.3 数字符号处理 15.4 多表达式程序设计 第16章 小波 16.1 引言 16.2 多分辨率分析 16.3 塔式算法和离散小波 16.4 双正交小波 16.5 双二维小波 第17章 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 17.1 引言 17.2 马尔可夫链 17.3 离散隐马尔可夫过程 17.4 前向-q后向算法 17.5 维特比算法 17.6 Baum?Welch算法 17.7 隐马尔可夫模型间的距离 17.8 C++程序 17.9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应用 第18章 模糊集与模糊逻辑 18.1 引言 18.2 模糊集运算 18.2.1 逻辑运算 18.2.2 代数运算 18.2.3 反模糊化操作 18.2.4 用作模糊集的模糊概念 18.2.5 模糊限制语 18.2.6 量化模糊度 18.2.7 离散模糊集的C++程序实现 18.3 模糊数和模糊算法 18.3.1 引言 18.3.2 代数运算 18.3.3 LR表征法 18.3.4 模糊数的代数运算 18.3.5 模糊数的C++程序实现 18.3.6 应用 18.4 模糊规则系统 18.4.1 引言 18.4.2 模糊IF-THEN规则 18.4.3 倒立摆控制系统 18.4.4 B样条模型的模糊控制器 18.4.5 应用 18.5 模糊C-均值聚类 18.6 T-范数和T-补充范数 18.7 模糊逻辑网络 18.8 模糊海明距离 18.9 模糊真值和概率 参考文献
复分析及其在数值数学中的应用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复分析及其在数值数学中的应用》主要介绍复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全书共分15章和一个附录,主要包括复函数的微分学与积分学,幂级数理论及Laurent展开,残数理论及幅角原理,解析函数的最大模原理及调和函数的极值原理,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及零点理论,整函数与半纯函数,Riemann曲面及代数函数理论,复分析在矩阵分析、常微分方程及泛函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和上述方程数值方法稳定性理论中的应用等等。《复分析及其在数值数学中的应用》可作为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参考用书,也可供相关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之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复数回顾  1.1 复数  1.2 复数的算术运算  1.3 共轭复数复数的模  1.4 复数的几何表示  1.5 复数的幂与方根  1.6 无穷远点及Riemann球面 第2章 极限与连续  2.1 平面点集  2.2 聚点、开集、闭集  2.3 复数序列  2.4 区域  2.5 Jordan曲线  2.6 复变量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第3章 解析函数  3.1 复变函数的导数  3.2 导数的初步应用  3.3 Cauchy-Riemann方程  3.4 Cauchy-Riemann方程的极坐标形式  3.5 Cauchy-Riemann方程的一些推论  3.6 Laplace方程与调和函数  3.7 单叶函数反函数  3.8 幂级数 第4章 初等函数  4.1 多项式及有理函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函数  4.4 幂函数  4.5 三角函数双曲函数 第5章 复积分  5.1 围道  5.2 围道积分  5.3 Cauchy-Goursat定理  5.4 Cauchy-Goursat定理的推广  5.5 不定积分  5.6 Cauchy积分公式  5.7 导数的Cauchy积分公式  5.8 Cauchy不等式  5.9 Liouviile定理  5.10 Morera定理 第6章 矩阵函数及其应用  6.1 向量与矩阵的范数、Gelfand定理  6.2 矩阵的微分与围道积分  6.3 矩阵函数  6.4 矩阵函数的Cauchy积分表示  6.5 谱映象定理及其应用  6.6 矩阵函数的连续性定理  6.7 矩阵幂An的一致有界性(Kreiss定理)  6.8 Von-Nuemann定理及应用  6.9 Nevanlinna定理 第7章 保角映射  7.1 初等函数的几何面貌  7.2 保角映射  7.3 弧长的微分关系  7.4 p=p(z)的作用  7.5 线性变换  7.6 线性变换的例  7.7 Riemann映射定理  7.8 MSbius映射的一个应用(von-Nuemann定理) 第8章 函数项级数、函数的展开  8.1 函数序列  8.2 函数项级数  8.3 Taylor展开  8.4 Laurent展开式  8.5 Taylor级数与Laurent级数之例  8.6 (Log)的Laurent展开  8.7 解析函数的零点分布  8.8 解析函数的最大模原理,调和函数的极值原理.  8.9 一类有理分式的最大模原理及Hurwitz定理  8.10 解常微分方程的单步法  8.11 解常微分方程的多步法 第9章 复函数奇点的分类  9.1 序言  9.2 可去奇点  9.3 极  9.4 本性奇点Picard定理  9.5 零点的聚点  9.6 函数f(z)在无穷远处的性态  9.7 有理函数的特性  9.8 一类特征函数的零点分布(I) 第10章 残数及其应用  10.1 残数及计算  10.2 残数定理  10.3 辐角原理  10.4 用残数定理求定积分  10.5 儒歇(Rouche)定理  10.6 一类滞后差分方程的稳定性  10.7 一类特征函数的零点分布(II) 第11章 整函数及半纯函数  11.1 无穷乘积  11.2 整函数  11.3 半纯函数  11.4 半纯函数的Cauchy分解法 第12章 解析开拓  12.1 解析开拓的定义  12.2 解析开拓之唯一性定理  12.3 完全解析函数  12.4 解析开拓的幂级数方法  12.5 单值性定义及单值性定理 第13章 多值函数  13.1 多值函数的概念  13.2 Riemann曲面  13.3 定义于Riemann曲面上的函数  13.4 代数函数 第14章 一类特征函数的零点分布Ⅲ  14.1 序言  14.2 特征函数P(s,T1,T2,,Td)的零点分布  14.3 某些推论  14.4 Runge-Kutta方法的NP稳定性  14.5 中立型微分代数方程的渐近性态 第15章 数值方法的L型稳定性  15.1 差分方程的性质  15.2 特征函数P(ζ)的零点分布  15.3 θ方法的PL稳定性(L型稳定性)  15.4 Runge-Kutta方法的GPL稳定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多复变函数论初步  A.1 多复变全纯函数  A.2 Cauchy-Riemann方程  A.3 唯一性定理,开映射定理,最大模原理  A.4 多圆盘上的Cauchy积分公式  A.5 Hartogs定理,Hartogs现象  A.6 Reinhardt域上的全纯函数 索引
第1章 矩阵运算1 1.1 实矩阵相乘1 1.2 复矩阵相乘4 1.3 一般实矩阵求逆8 1.4 一般复矩阵求逆13 1.5 对称正定矩阵的求逆18 1.6 托伯利兹矩阵求逆的特兰持方法21 1.7 求一般行列式的值25 1.8 求矩阵的秩29 1.9 对称正定矩阵的乔里斯基分解与行列式求值33 1.10 矩阵的三角分解36 1.11 一般实矩阵的QR分解41 1.12 一般实矩阵的奇异值分解46 1.13 求广义逆的奇异值分解法61 第2章 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75 2.1 求对称三对角阵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75 2.2 求实对称矩阵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 豪斯荷尔德变换法80 2.3 求赫申伯格矩阵全部特征值的QR方法88 2.4 求一般实矩阵的全部特征值95 2.5 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雅可比法102 2.6 求实对称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雅可比过关法109 第3章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115 3.1 求解实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115 3.2 求解实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119 3.3 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124 3.4 求解复系数方程组的全选主元高斯\|约当消去法129 3.5 求解三对角线方程组的追赶法135 3.6 求解一般带型方程组139 3.7 求解对称方程组的分解法146 3.8 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平方根法151 3.9 求解托伯利兹方程组的列文逊方法155 3.10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161 3.11 求解对称正定方程组的共轭梯度法165 3.12 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豪斯荷尔德变换法169 3.13 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广义逆法175 3.14 求解病态方程组189 第4章 非线性方程与方程组的求解195 4.1 求非线性方程实根的对分法195 4.2 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牛顿法198 4.3 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埃特金迭代法201 4.4 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试位法204 4.5 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连分式法206 4.6 求实系数代数方程全部根的QR方法211 4.7 求实系数代数方程全部根的牛顿下山法216 4.8 求复系数代数方程全部根的牛顿下山法225 4.9 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梯度法233 4.10 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拟牛顿法238 4.11 求非线性方程组最小二乘解的广义逆法246 4.12 求非线性方程一个实根的蒙特卡洛法262 4.13 求实函数或复函数方程一个复根的蒙特卡洛法265 4.14 求非线性方程组一组实根的蒙特卡洛法269 第5章 插值与逼近274 5.1 Lagrange插值274 5.2 连分式插值277 5.3 埃尔米特插值281 5.4 埃特金逐步插值284 5.5 光滑插值288 5.6 第一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微商与积分294 5.7 第二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微商与积分301 5.8 第三种边界条件的三次样条函数插值、微商与积分307 5.9 二元Lagrange插值314 5.10 最小二乘曲线拟合319 5.11 切比雪夫曲线拟合326 5.12 最佳一致逼近的里米兹方法332 5.13 矩形域的最小二乘曲面拟合337 第6章 数值积分348 6.1 变步长梯形求积法348 6.2 变步长辛卜生求积法351 6.3 自适应梯形求积法353 6.4 龙贝格求积法356 6.5 计算一维积分的连分式法359 6.6 高振荡函数求积法363 6.7 勒让德-高斯求积法368 6.8 拉盖尔-高斯求积法371 6.9 埃尔米特-高斯求积法374 6.10 切比雪夫求积法376 6.11 计算一维积分的蒙特卡洛法379 6.12 变步长辛卜生二重积分法382 6.13 计算多重积分的高斯方法386 6.14 计算二重积分的连分式法391 6.15 计算多重积分的蒙特卡洛法395 第7章 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399 7.1 定步长欧拉方法399 7.2 变步长欧拉方法404 7.3 维梯方法409 7.4 定步长龙格-库塔方法414 7.5 变步长龙格-库塔方法419 7.6 变步长基尔方法424 7.7 变步长默森方法430 7.8 连分式法436 7.9 双边法444 7.10 阿当姆斯预报校正法450 7.11 哈明方法456 7.12 特雷纳方法463 7.13 积分刚性方程组的吉尔方法470 7.14 二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解法487 第8章 数据处理494 8.1 随机样本分析494 8.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499 8.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503 8.4 逐步回归分析510 8.5 半对数数据相关521 8.6 对数数据相关525第9章 极值问题的求解529 9.1 一维极值连分式法529 9.2 n维极值连分式法532 9.3 不等式约束线性规划问题538 9.4 求n维极值的单形调优法545 9.5 求约束条件下n维极值的复形调优法552 第10章 复数、多项式与特殊函数的计算562 10.1 复数运算562 10.2 实系数多项式的计算569 10.3 复系数多项式的计算574 10.4 特殊函数的计算581
全书共分7章,包括引论、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非对称特征值问题、对称特征问题和奇异值分解、线性方程组迭代方法及特征值问题迭代方法,本书不仅给出了数值线性代数的常用算法,而且也介绍了多重网格法和区域分解法等新算法,并指导读者如何编写数值软件以及从何处找到适用的优秀数值软件。   本书可作为计算数学和相关理工科专业一年级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科学计算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第1章 引论  1.1 基本符号  1.2 数值线性代数的标准问题  1.3 一般的方法   1.3.1 矩阵分解   1.3.2 扰动理论和条件数   1.3.3 舍入误差对算法的影响   1.3.4 分析算法的速度   1.3.5 数值计算软件  1.4 例:多项式求值  1.5 浮点算术运算  1.6 再议多项式求值  1.7 向量和矩阵范数  1.8 第1章的参考书目和其他话题  1.9 第1章问题 第2章 线性方程组求解  2.1 概述  2.2 扰动理论  2.3 高斯消元法  2.4 误差分析   2.4.1 选主元的必要性   2.4.2 高斯消元法正式的误差分析   2.4.3 估计条件数   2.4.4 实际的误差界  2.5 改进解的精度   2.5.1 单精度迭代精化   2.5.2 平衡  2.6 高性能分块算法   2.6.1 基本线性代数子程序(blas)   2.6.2 如何优化矩阵乘法   2.6.3 使用3级blas改组高斯消元法   2.6.4 更多的并行性和其他性能问题  2.7 特殊的线性方程组   2.7.1 实对称正定矩阵   2.7.2 对称不定矩阵   2.7.3 带状矩阵   2.7.4 一般的稀疏阵   2.7.5 不超过o(n2)个参数的稠密矩阵  2.8 第2章的参考书目和其他的话题  2.9 第2章问题 第3章 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3.1 概述  3.2 解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矩阵分解   3.2.1 正规方程   3.2.2 qr分解   3.2.3 奇异值分解  3.3 最小二乘问题的扰动理论  3.4 正交矩阵   3.4.1 豪斯霍尔德变换   3.4.2 吉文斯旋转   3.4.3 正交矩阵的舍入误差分析   3.4.4 为什么用正交矩阵  3.5 秩亏最小二乘问题   3.5.1 用svd解秩亏最小二乘问题   3.5.2 用选主元的qr分解解秩亏最小二乘问题  3.6 最小二乘问题解法的性能比较  3.7 第3章的参考书目和其他话题  3.8 第3章问题 第4章 非对称特征值问题  4.1 概述  4.2 典范型  4.3 扰动理论  4.4 非对称特征问题的算法   4.4.1 幂法   4.4.2 逆迭代   4.4.3 正交迭代   4.4.4 qr迭代   4.4.5 使qr迭代有实效   4.4.6 海森伯格约化   4.4.7 三对角和双对角约化   4.4.8 隐式位移的qr迭代  4.5 其他的非对称特征值问题   4.5.1 正则矩阵束和魏尔斯特拉斯典范型   4.5.2 奇异矩阵束和克罗内克典范型   4.5.3 非线性特征值问题  4.6 小结  4.7 第4章参考书目和其他话题  4.8 第4章问题 第5章 对称特征问题和奇异值分解  5.1 概述  5.2 扰动理论  5.3 对称特征问题的算法   5.3.1 三对角qr迭代   5.3.2 瑞利商迭代   5.3.3 分而治之   5.3.4 对分法和逆迭代   5.3.5 雅可比法   5.3.6 性能比较  5.4 奇异值分解算法   5.4.1 双对角svd的qr迭代及其变形   5.4.2 计算双对角svd达到高的相对精度   5.4.3 svd的雅可比法  5.5 微分方程和特征值问题   5.5.1 toda格子   5.5.2 与偏微分方程的关系  5.6 第5章参考书目和其他话题  5.7 第5章问题 第6章 线性方程组迭代方法  6.1 概述  6.2 迭代法的在线(on-line)帮助  6.3 泊松方程   6.3.1 一维泊松方程   6.3.2 二维泊松方程 6.3.3 用克罗内克积表达泊松方程 6.4 解泊松方程方法小结  6.5 基本迭代法   6.5.1 雅可比法   6.5.2 高斯-塞德尔法 6.5.3 逐次超松弛法 6.5.4 模型问题的雅可比、高斯-塞德尔和sor(ω)的收敛性 6.5.5 雅可比、高斯-塞德尔和sor(ω)法明细的收敛准则   6.5.6 切比雪夫加速和对称sor(ssor)  6.6 克雷洛夫子空间方法   6.6.1 通过矩阵-向量乘法得到关于a的信息   6.6.2 利用克雷洛夫子空间kk解ax=b   6.6.3 共轭梯度法   6.6.4 共轭梯度法的收敛性分析   6.6.5 预条件   6.6.6 解ax=b的其他克雷洛夫子空间算法  6.7 快速傅里叶变换   6.7.1 离散傅里叶变换   6.7.2 用傅里叶级数解连续模型问题   6.7.3 卷积   6.7.4 计算快速傅里叶变换  6.8 块循环约化  6.9 多重网格法   6.9.1 二维泊松方程多重网格法概述   6.9.2 一维泊松方程的多重网格法详述  6.10 区域分解法   6.10.1 无交叠方法   6.10.2 交叠方法  6.11 第6章的参考书目和其他话题  6.12 第6章问题 第7章 特征值问题的迭代方法  7.1 概述  7.2 瑞利-里茨方法  7.3 精确算术运算的兰乔斯算法  7.4 浮点算术运算的兰乔斯算法  7.5 选择正交化的兰乔斯算法  7.6 选择正交化之外的方法  7.7 非对称特征值问题的迭代算法  7.8 第7章的参考书目和其他话题  7.9 第7章问题 参考文献(图灵网站下载) 索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是阿芒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