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时的建议或心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0068/answer/264273093

读论文:一开始读论文,一定要读顶会顶刊的,以后也一直要这样。如此,一方面保持了研究的水准,时刻提醒自己:我就是混这个层次的。另一方面,能够发在顶级会议的文章,本身就是标杆。读顶级文章,能够让你对好文章持续有感觉,自己也能潜移默化,写文章慢慢向顶级靠拢。说句实在的,我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几年读个PhD,当然要看顶级文章呀,干嘛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不好的文章上?

当我们在读论文时,我们在读些什么?

(入门)看别人都在干啥:在不知道要做啥,也就是所谓的找方向时,要多读文章,了解一下国内外牛学校牛人,最近都在干啥;也了解一下,某一个方向,谁最牛;找方向一定要找国际主流的(能经常在顶会顶刊上出现的),不然你可能做多少年,这东西都只会停留在二流三流水平;(初级)看别人是怎么干的:你知道了要干啥,但是你一开始往往不知道怎么干。这时候,读论文可以让你了解,别人大概是怎么干的。这个阶段,一般来说你基本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这个文章,哪哪都好,无懈可击。心想:“我怎么没想到!真厉害!”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的目标是:不仅知道他是怎么干的,还要看明白,理解,不要白看!对于重要的和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尽量去推公式、跑实验、透彻理解;

(中级)看别人为什么这么干:Motivation这个东西是做研究最重要的。看明白别人怎么干以后,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干?虽然motivation这东西,不像是提出了一个方法那样比较吸引人,但是,这个才是做研究背后的道理。怎么干是术,为什么这么干,才是道。也是在这时候,你之前看的那些所谓顶级文章,它们不管披着怎样的外衣,不管写得如何高深,你都能一眼看穿它们的本质;

(高级)看别人哪没干或哪没干好:到这一步,你基本上对于文章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可以开始“填坑”了。看别人文章里干了啥,啥没干;或者是有没有可能扩展一下?这是最快出idea的时候了!当然,往往在这个时候,你再看别人的文章,就会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一眼看过去,能找它七八个漏洞。

(神级)你们发过的文章都是渣渣,我是说所有!这种级别的您就别读PhD了,您来指导我们读吧):

读&练:不要只看不练。有代码的文章一定要跑一跑代码,没代码的,你觉得有意思的,也要自己试验一下。

善于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总结的好习惯,文章,代码,数据集,定期整理。像我,做迁移学习,整理出了一个大仓库,与所有人共享。定时整理真的是个好习惯。

写文章:通常老板或高年级都会劝新人,第一篇投个级别低的吧,本来也是刚做研究,先探探路,万一被拒了,岂不是很受打击。我不同意。你要是想做好研究,想发好文章,每一篇都要冲着顶级去写。如果中不了,再修改,再考虑是否要降级。这样,在你被reject的时候,肯定会非常沮丧。但同时:你真真切切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你才会在接下来有飞速地提升。决不妥协![毕竟,你朝着顶会顶刊的目标投稿,虽然有不中的可能,但毕竟,也有中的概率呀!但是你如果只投二流三流,那你是断然没有中顶级的可能的!]

读书的时候前几年都没有文章录用,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候你就开始紧张了。这种状态在你知道你同班同学又中了某个顶会时,基本达到了顶峰。我要说的是,千万沉住气!文章早晚会有的,你早晚都会毕业的,不要为了暂时的几年没有文章,天天忧郁沮丧,使得自己身心俱疲。更有甚者,熬夜加班,毁坏身体!说句不当讲的,90%的PhD发的文章,扔在scholar的大海里都溅不起一点水花。早早晚晚,谁都会有文章的。

做研究:绝大多数老师和高年级都会建议新生,搞研究一定不要单打独斗啊,要沿着实验室的积累紧跟师兄师姐脚步来做。这固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我要说的是,单打独斗未尝不可。很多时候,自己跳出实验室的圈子,把自己放到更广阔的一个天地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这时候你的合作对象,就不会仅仅是实验室的人了:天南海北,无所不包。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我核心要表达的是:绝对不要依赖任何人,不管是和谁合作,能学到东西,能合作出成果,都是可以的!

找一个人品好的、学术成就高的合作者,是很重要的。退一万步讲,你想发顶会顶刊,而你的合作者/指导者却从来没有发过,你觉得你能发的概率有多高?

听讲座&见世面:绝大多数看起来高大上的讲座,都不会讲什么实质的问题。那这样的讲座还有必要去听吗?有。去听讲座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听听大牛(特别是你领域的、你一直关注的大牛,比如周志华老师)是怎么讲概念的,怎么娓娓道来给人说明白的,这是本事。你可能说,他们的PPT肯定都是学生给做的。这无妨,他们肯定会自己整理,按照自己思路讲。这是要学习的。二是和大牛走得近一些,可以想办法要联系方式什么的,以后有问题直接问。这方面你要用最短时间给大牛留下好印象哦!

实验室关系:千万不要得罪老板。但是要跟老板好好聊,说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在与实验室同学相处时,不要做实验室里的好好先生,学会说“不”。没有人会为了你发文章毕业上心的,除了你自己。

时间安排:最好还是不要熬夜吧。身体是自己的,年轻的时候别不知道珍惜。你毕业以后还有家要养,有父母要孝敬,有小孩要教育,有个好身体太重要了!大多数人做的研究都只是发了文章,然后石沉Google Scholar。所以如果不是特别必要,不要熬夜。自然规律不可违!

作者:追风少年Kyle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0068/answer/270186642

凡事要耐心。耐着性子,不要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些公式很复杂,概念很复杂,推导过程很复杂,代码逻辑很复杂,但是只要有耐性,总归能看懂。读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长跑”,要有耐心。不要当一个3分钟热度的傻逼。

学会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多问“为什么”,要有一种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一点是读博的最基本要求了。特别是在读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怀着辩证的心态去读,时刻思考,时刻问“为什么”。如果没有一点思考的欲望,读个毛线的博士?

拒绝拖延。如果一项工作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不要拖延到第三天才去一口气完成。行动果断一些,尽可能早完成。不要事到临头幡然醒悟悔恨,临时抱佛脚。想想你过去吃了多少亏?

无论是论文、算法、概念、证明推导,一定要看懂吃透。理解、内化之后才能为我所用,才算真正学到手了。要注意细节。别怕费时间,别怕慢,不要急躁,这和“高效”并不冲突。看了100篇你并不理解的论文有什么卵用?

时刻保持高效。高效地工作3个小时和低效地工作3个小时天差地别。增强自律,集中注意力,有意避开干扰,切断干扰源,时刻提醒自己保持高效。别墨迹,别整那些虚的。明明高效地花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非要磨磨蹭蹭、逛逛微博、刷刷虎扑、逛逛淘宝、听听歌、聊聊微信、发发呆、溜溜弯、跑个神花一下午才弄完?

学会规划、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都要规划当天的工作内容,每周也要规划一周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利用时间,运筹帷幄,有的放矢,工作休息两不误。不要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闷头乱撞。规划的时间尽可能充足,实际情况往往比想象中更复杂。还记得备考雅思无计划带来的恐惧?想想你过去吃了多少亏?

善于独立解决问题,当然有时候求助他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两者的关系很微妙,有时候要善于独立解决问题,毕竟都是博士阶段了,要有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问题其实自己真正的去学一学、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很多时候也很难找到真正能答疑解惑的人。但是有时候,不能死板,可以虚心求助别人,三言两语,胜于自己闷头苦学一天,不要在乎“面子”,要虚心,很多时候你就是个傲慢自负的大傻逼。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多和别人交流。这个过程能带来很多好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同他人交流也会为自己带来很多收获,大开眼界,提高自己的知识。

每天必须花时间科研。科研是一项长期积累的工作,所谓厚积而薄发,是“长跑”,需要坚持和积累。每天都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读论文、思考idea,雷打不动,把它变成习惯,本能。这是你决定为之奋斗的事业,他能决定你的人生高度,全力做到最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自己尽早地参加数据库顶级会议,为了SIGMOD奋斗。你不科研,你来这里干嘛?

每天必须花时间学英语。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天都要学英语:练听力、背单词、背词伙、背一背不错的句式。不怕慢,就怕站。如果你每天不学英语,那肯定是不会进步的。还记得当年被雅思支配的恐惧吗?还记得当年的目标吗?

不熬夜。10.30pm准时停止一切学习活动,为了那么几十分钟的学习时间导致夜里失眠第二天晚起白天无精打采破坏作息规律得不偿失。白天提高效率,抓紧时间,不在乎多学那几十分钟。友情提示:熬夜会导致脱发哦!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者:葱酱-Afr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0068/answer/633541265

  1. 无论是哪个专业,把英语学好。就算可以不用发英文论文才能毕业,至少也要能够看懂同领域的英文论文。现在博士群体动辄nature 动辄国际会议,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博士群体至少英文水平就跟打字指法一样高度普及了似的。其实不是。

很多只需要发cssci期刊的专业,博士生英文水平也就勉强支撑个论文摘要,还要借助翻译软件。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觉得这没什么,反正用不到。

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思,要不得。至于为啥,其实大家都懂,不BB了。

2.如果博士研究和你之前的研究是延续的,那恭喜你。尽快开始确定选题,多跟自己导师交流,要在哪些方面做出突破和延伸。不要觉得还没到学校统一要求的开题时间就可以不着急。带着问题去查资料看文献,效率快很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最终你的选题也会因为你早早开始花心思、做准备而妥当很多。

3.如果你的博士研究领域涉及换方向,一定要抓紧看新领域的“基础”文献,不一定就非要去看最新的研究,而是应该快速进入这个领域的历史框架、了解它特殊的研究方法,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积累一些经典的、基础的资料。换句话说,就是在做这个领域的本科生、硕士生做的事。没有基础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读博何用。

同时,也要注意思考新领域和自己既往擅长的领域之间的异同。跨领域是会让你在起步的时候慢一点,但跨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会产生耀眼的光芒。这个光芒需要从你自己的新的、既有的知识体系的碰撞中找到

4.动机要纯。读博的时候做的事,最好动机纯纯的,不要想太多功名利禄(被欺负另说)。这个纯,主要是作为博士应有的最起码的追求:对真理的靠近,对人类知识边界的开拓。也许有的研究很难,但千难险阻仍欣然前往,只因为:值得。有的领域也许很火,相对容易出成绩,而你也恰好在这个领域,那么也不要停止拷问自己,为人类,为真理做出了什么贡献。

如果想太多“真理”以外的东西,长远来看都是对宝贵心智的浪费。你要相信,靠近真理,论文自来。

5.尊敬老师而不迷信与盲从。你也是经过了学术训练的人,并且有志于进入学术圈成为一个专业的学者。学术的原则人人平等,记得不要因为一个人是你的老师,是学界大牛,爱你如己出,就对他/她豁免学术原则的审判。这是学术之光芒与学者之尊严的基本点,也是真理之威所在。当然,尊敬老师,不要因为你发现了老师的不足而狂妄、窃喜。学术的道路上没有完人,发现了别人的不足,就要要求自己能做出突破,发现了别人的不足,更要发现别人的贡献与价值,尤其是别人胜过自己的地方,然后努力向人家看齐。

6.遇到挫折可以跟家人哭诉,或者,如果家人、朋友听不懂你的研究方向,就直接说:我现在心情很丧,你夸夸我吧。读博之路孤独而艰辛,但在这世间,你不是一个人。要懂得从他人那里获取力量和拥抱,这很正常。爱是我们永恒的栖息地。

7.别自杀,遇到任何事都不要自杀(此处应重复三遍)。学位可以不要,打不过就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信仰很好,但不利于养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生命比真理重要。

8.不要对博士毕业后的人生寄予太高期待。

9.对自己有信心。(此条可以贯穿人生)

10.学位和爱情/家庭可以兼得。大业未成何以家为的想法,也不利于养生,不利于幸福。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它,不管是学业上的机会还是爱情的机会。学位只是人生中值得拥有的事情,之一。

作者:知乎用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0068/answer/644803740

我从我自己和我看到的phd走过的道路上总结的一些建议。首先做phd一定要以谋取教职为目标,或者本身就对研究有巨大的好奇心,这样才有做科研的动力,才有战胜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没有下定决心投身于科研行业,我觉得读个硕士就挺好,直博的话在头两年向着教职努力,第三年评估一下是不是适合继续走下去,不行就转硕,及时止损,普博的话我就默认你经过硕士阶段的思考是已经下定决心要从事科研的。

  1. 一开始就要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展一项研究是有目的的,具体的探索都是为了最终回答某一个问题,因此这个问题一开始就要确定!千万不要先匆忙做些有的没的实验然后从观察到的结果中反推。当然如果你时间富裕导师又有钱给你用,挥霍一些时间和经费积累经验也很不错,但这不算课题工作。选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是为了根据历史经验判断这个问题可以怎么研究以及研究到什么程度了。文献调研过程中你会知道有哪些人大概在做些和你的工作接近的事情,记在小本上以后有用。选题的时候一般会有个答辩,千万不要走过场!拉下脸面拜托导师去请同行,大牛小牛都请一些,大牛从大方向给你把握一下,小牛给你指出研究开展过程中一些具体的问题,两全其美。

  2. 经常与同行交流。借由学术会议的机会认识同行,然后经常性的交流。考虑到大boss不太会有时间跟小喽啰交流,认识更多的同领域的phd研究生很有好处,比如最新的学术动向啊,以后的就业选择啊,八卦啊这些都有了信息来源。交流也更容易产生新的好的idea。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定期开展同领域phd的3人小组讨论,大家尽可能地去攻击对方的课题。自己闷头做不和人交流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哪儿做错了也不知道,最后被reviewer指出错误拒稿 。就这点来说,外部联系比较少的课题组,除非是业内顶尖或者军工涉密,选择慎重,去了的话很可能就会少很多与同行交流的机会。

  3. 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关键资料要备份。phd读文献需要整理,实验数据需要整理,分析的结果需要整理,对结果的思考也需要整理。平时都系统地整理好,需要的时候就手到擒来,特别是有些突如其来的机会,你可能没有时间从头进行整理。关键资料备份,重要性就不多说了。

  4. 设备在使用前亲自验证它们能正常工作。做实验需要设备,但是正常运行的设备才能采集到能用的数据。如果这个设备彻底罢工倒还好,最怕是表面上看起来还能运行,但采集到的数据已经被扭曲了,这种最坑。很不幸,我第一个实验就遇到了这种事情。因此必须对你使用的设备了如指掌。这个设备采集到的数据的物理意义是啥?获得数据的关键原理是什么?一般会遇到什么干扰?出现什么现象就说明数据被污染了?这些问题在开始实验前要弄清楚,然后做两三个验证性测试,确保设备没问题。不要觉得大家都在用,肯定没问题,因为有可能这个问题对人家的实验没有影响,但对你的实验有影响。我在发现第一个实验的数据都不能用时才领悟到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5. 经常做一些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phd的道路并不平坦,你有很大的概率会抑郁,因此要学会采用一切合法的、不伤害自己和别人的方法保持开心。对于科研成果,要高屋建瓴地看,好的成果是多项因素综合的结果,不是个人努力了就可以的。换个角度看,假设现在的博士都挺努力的,那么决定成果的无非是智商、资源、运气这些不可抗力。千万不要想着再努力一点就好!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喝凉白开都长肉的大胖子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