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实现原理
使用串口通信可实现数据帧的收发,完成机器人控制、采集数据的传输等任务。制定串口通信协议并定时发送一帧数据,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利用空闲中断,但STM32 HAL库好像没有专用的空闲中断,自己实现起来比较麻烦,这里利用非空中断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缺点是效率比较低,稳定性经过测试也还可以,如果有更好的思路欢迎提出。
1.1 制定串口通信协议
制定串口通信协议时一帧数据的长度和内容可以自己定义,STM32的串口传输的数据类型为uint8_t,注意取值不要超过0-255,下面给出一个电机控制的串口通信协议表做示例
| 字节 | 帧 | 定义 |
|---|---|---|
| 0 | 帧头 | 0x5A |
| 1 | 帧长度 | 10 |
| 2 | 电机1转向 | 0/1 |
| 3 | 电机1转速 | 0-255 |
| 4 | 电机2转向 | 0/1 |
| 5 | 电机2转速 | 0-255 |
| 6 | 电机3转向 | 0/1 |
| 7 | 电机3转速 | 0-255 |
| 8 | 运行时间 | 0-60 |
| 9 | 帧尾 | 0xA5 |
1.2 分析中间变量
- 创建接收数组
g_fUART1_Buf,其长度等于串口通信协议一帧的长度 - 创建接收一个字节的暂存变量
g_fUART1_Byte,配置一个字节中断一次 - 创建
g_fNew_Pack用于主程序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完整的一帧数据 - 创建
g_fNew_Pack_Cnt记录成功接收一帧数据的次数,方便调试
uint8_t g_fUART1_Byte = 0;
uint8_t g_fUART1_Buf[10] = {
0};
uint8_t g_fNew_Pack = 0;
uint8_t g_fNew_Pack_Cnt = 0;
1.3 接收数据的处理
新接收到的字节g_fUART1_Byte写入接收数组g_fUART1_Buf的末尾,每接收一个字节,就将前一个字节左移,保证新接收到的字节一直往数组里填充,当接收的字节超过接收数组的长度后,继续左移,去掉旧数据,填入新数据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9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