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写的SCI文章,容易接收?有技巧?

  这篇文章是写给想发期刊文章的,但是导师没有时间去指导的人看的,无论是SCI还是EI、核心这类的,都适用。

想发文章,首先你得有文章!以下从写论文的新手内心历程来解答。

       paper怎么来呢?那肯定是找创新点,找模型,找应用。先看看这些文章都发在什么期刊上,哪种类型的期刊,然后,自己心里就有谱了。

        至于去那里找,英文的去谷歌学术,中文的去中国知网,就搜相关主题的,不要太简单,你要说不知道哪里有谷歌学术,那你就去学校的相关数据库去找。

        确定好主题后,问题又随之而来,到底该怎么下手,别人写的内容很丰富,图也很好看,自己能不能写得出这样得文章?

       我给你的答案是,可以!先别急着反驳,接着往下看。

        首先,你需要改变一个以往的错误观念!认真读下面这句话,重复三遍。

            写论文不是在做解答题!而是在做填空题!

            写论文不是在做解答题!而是在做填空题!

            写论文不是在做解答题!而是在做填空题!

         像语文的解答题  解答题就是给你一个问题,你自己去前方百计的去从文章找出来,过程很发散人的思维,但是答案如果与出题人答案不一致,拿不了高分!

         而填空题不一样,它有上下文的引导,有限制和约束,只需要按照固定的套路和模板来就可以!

        写论文如何做到做填空题,我们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分解!

        即把文章分为各个模块,然后每个模块分开写,每个小模块可以再细分,这样你每天完成几个小小模块,甚至几天完成一个大模块,就像翻过小山丘一样。你内心就会有喜悦,有满足感,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觉得这篇文章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就能写完,动力十足。

        而不是一开始的无从下手,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以及别人写的那么长的篇幅的文章,就像自己面对喜马拉雅山一样,巍峨高峰,不知如何攀爬。

        这时候就有人讲了,这还不简单,那就按照别人的文章来写呗,老生常谈了,不然,经常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写论文是有顺序的,先写哪个部分,后写哪个部分,这个顺序很关键的。

        我的建议是先写实验部分以及结论:首先你可以找到你所在这个方向的文章写的比较好的五六篇左右的文章,包括几篇最近三年的文献综述。        首先要对自己的实验进行验证,描述,以客观的态度去叙述,对你创新有妨碍作用的点,能不放就不放,如果必须地放,能不描写,就尽量不描述,避不开的,就用春秋笔法(不懂的百度一下)去描述。一句话总结就是尽可能地体现你改进算法的优势。

        从审稿人的角度,试想一下,当看到你的改进,看到不如那个算法,也不如另一个算法,你还花大量的时间来改进,意义何在,还花大量的精力去叙述这个算法如何如何好,如果我是这篇文章的审稿人,大概率就会想这个作者是懂如何睁着着眼睛说瞎话的,一句创新性不够,优势不明显,就给他打回去了。

        写完这个实验和结论,然后再去写introduction这个部分,如果你是做的应用,写什么,写背景、写哪些人已经研究了这些问题,并得到了什么结论,然后再接着强调在某个方面的不足,相关的研究有限,性能不好,然后再介绍你的论文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填补这个空白,做到比他们好。

写完这些,然后再回过头来,再写摘要,摘要也有套路

第一句:简明扼要地介绍研究背景

第二句:使用“然而”转折词引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句:概述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四句:简洁地描述主要结果

第五句:强调研究的意义

        以上就是写论文的顺序,相信读者朋友对写文章,是做到心里有底,知道如何去写了。

        还有一个要说的就是,英文句子的,咱们国人爱用主动句式,但是注意,写SCI文章最好要多用被动句式!

        再者就是图表格式,可以参考期刊的风格来画图,至于图片格式,根据期刊要求来,很多英文期刊用的是eps格式,中文常用的是tiff和jpeg格式。

参考文献:用Endnote、zetero等工具整理后,选择格式导出,即可。

        不要幻想着文章一天就写完,草稿写一遍就能发(不排除大神的个例,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高质量的稿子都是一遍一遍改出来的,切记不可过于着急。

下面再说一下,返稿,如何修改,一些人写完投出去了,过了几个月,来了个大修,生怕自己改的不好二审就变reject了直接被拒。

        也有人从正面回答了reviewer的所有问题,为什么他们还是不满意?

        今天就来讲讲(除去那些审稿人恶意reject,或者编辑认为现在不方便接收的)

          在被别人挑剔前,你首先得自己鸡蛋里挑骨头,预先回答审稿人可能的质疑。

(1)首先,你得有一个吸引人(但是绝不能过分夸张)标题。因为审稿人大多是无偿审稿,相当于免费劳动力,如果你不能引起审稿人的兴趣,那编辑有时候也很难办,因为找不到对你这篇文章有兴趣的审稿人!所以你的文章处在还在寻找审稿人,或者待审的状态就会久一些。

(2)记住,全篇不可强调太多东西,最好只强调一个“中心命题”。比如说,我改进的算法好,那就全篇突出说明改进的算法好。因为你论文的观点太多,不但不好写,别人在看的时候,也抓不住重点,你到底想要强调什么,给审稿人一种既要又要,很杂乱的感觉。

(3)你的文章是否有说服力?是否提供了足够多的细节。审稿人越容易再现你的工作,他就越可能接受你的论文,当然,并不是说审稿人一定会去重新做你的工作,以我为例,但是你必须使我相信,你通过你论文的描述要尽可能地使我相信,可以重做(当然随机算法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没办法完全复现)。


        总的来说,写文章不要有畏难情绪,要会拆分。要想把一个问题研究清楚和彻底。就要去思考"关于这个主题,我的发现是什么?我的思考是什么?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在写作之前通通想清楚了,预判审稿人的预判。如此,便能与审稿人达成一次无声且默契的交流。

        当然以上是我多年写paper的经验,给读者朋友们做参考,因为我当年读博的时候遇到个好老师,我写的第一篇SCI没经验,他是给我讲里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顺带帮我大改了一下,中了个不错且有影响力的期刊,等后面我自己就发了好多篇,慢慢就熟练运用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供读者朋友参考

更多内容来自公众号:算法仓库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NjMyMTI3MA==&mid=2247484373&idx=1&sn=8bdfdd6511ad78da8f9c388e12cad8f2&chksm=c0eb0fccf79c86da9564e4aab126583c43f483ca22300dfe3a2a2879acd40931f19183dbb632&token=660923380&lang=zh_CN#rd

  • 29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