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大规模MIMO技术的潜在应用场景包括 异构网络。
增加单位面积内微基站密度是解决热点地区移动数据流量飞速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超密集组网(UDN,Ultra-Dense Network)是基于既有微基站相关的技术研究,在5G阶段引起普遍关注的技术研究方向和网络站点规划重要方式。
背景与简介
原理
热点地区的数据流量需求一直是电信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了解决5G网络建设中的频谱效率和容量提升问题,采用超密集组网的方法,
- 分析了超密集组网虚拟层技术,
- 研究了高频传播损耗数学模型,
- 通过仿真得出高频视距和非视距传播损耗随距离的变化关系,从而指导工程建设中超密集组网站点规划。
增加单位面积内微基站密度是解决热点地区移动数据流量飞速增长的最有效手段。超密集组网是基于既有微基站相关的技术研究。
密集组网技术
无线物理层技术,如编码技术、MAC、调制技术和多址技术等,只能提升约10倍的频谱效率,即便采用更宽的带宽也只能提升几十倍的传输速率,远远不能满足5G的需求,
采用频谱资源的空间复用带来的频谱效率提升的增益达到千倍以上,通过
- 减小小区半径,
- 采用UDN网络部署,增加单位面积内小基站的密度,
- 通过在异构网络中引入超大规模低功率节点实现热点增强、消除盲点、改善网络覆盖、提高系统容量,
打破了传统的扁平单层宏网络覆盖,使得多层立体异构网络(HetNet)应运而生,可显著
- 提高频谱效率,
- 改善网络覆盖,
- 大幅度提升系统容量,系统容量提升如(1)式所示,
通过增加小区数和信道数,容量成倍提升,同时UDN具有更灵活的网络部署和更高效的频率复用。
UDN采用虚拟层技术,即单层实体网络构建虚拟多层网络,如图1所示,单层实体微基站小区搭建两层网络(虚拟层和实体层),宏基站小区作为虚拟层,虚拟宏小区承载控制信令,负责移动性管理;实体微基站小区作为实体层,微小区承载数据传输。该技术可通过单或者多载波实现;单载波方案通过不同的信号或者信道构建虚拟多层网络;多载波方案通过不同的载波构建虚拟多层网络,将多个物理小区(或多个物理小区上的一部分资源)虚拟成一个逻辑小区。虚拟小区的资源构成和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移动、业务需求等动态配置和更改。虚拟层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可以解决超密集组网中的移动性问题。
密集组网规划
5G中的网络规划主要针对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大规模MTC(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物联网通信)等业务网络形态,各形态特点如下:
- 对于移动广覆盖业务场景的网络形态,以宏蜂窝基站簇覆盖为主,支持高移动性,核心网控制功能集中部署,无线资源管理功能下沉到宏蜂窝和基站簇,基站簇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