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美)艾里希·弗洛姆摘录01

目录

第一章 爱是一种艺术吗

第二章 爱的理论

1、爱,对人类生存问题的问答

2、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3、爱的对象

3.1 性爱

3.2 自爱

3.3 上帝之爱(宗教)


第一章 爱是一种艺术吗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喝酒吸烟、粗犷而性感的姑娘是有吸引力的;今天的风尚则要求她们懂得更多的家庭生活和娇羞矜持。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一个男性必须好斗和雄心勃勃;今天的男子不得不善于社交、宽容和善,以便成为有吸引力的人。总之,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他们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人类商品而已。人们力图做一个交易:从社会价值基点来看,这个对象应是值得要的,而且同时就我的公开和隐秘的财产和潜能而论,对象也应该想要我。当他们考虑到自己的交换价值的限度,并在这种交易中都已发现可以得到的最好对象时,这两个人就坠入了情网。常常像购买实际的不动产一样,在这种交易中,能够发展的潜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一种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文化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的规律,这是毫不奇怪的。

难道只有能够赢得金钱和名望的那些东西是值得学习的?爱只对精神有益,在现代意义上无利可图,只是一种我们无权花费许多精力学习的奢侈品吗?

第二章 爱的理论

1、爱,对人类生存问题的问答

孤独的经历引起人们焦虑。的确,它是焦虑的来源。孤独意味着被割断与社会的联系,没有任何能力去行使我们的人权。因此,孤独意味着无助,意味着无力主动地把握这个世界——事物和人,意味着这个世界无需我发挥能力并可以侵犯我。所以,孤独是强烈焦虑的来源。.....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同时,它也是有罪感和焦虑的来源。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鼓吹这种没有个性差别的平等思想,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人成为原子,个个同一,以便使他们的作用在一个群体中没有阻力地充分利用;需要所有人都服从同一命令,而同时使每个人坚信他所遵从的是自身的意愿。正像现代大生产要求标准化一样,社会过程也要求人们标准化。而这种标准化则被美其名曰为“平等”。

个人在三四岁就被引导到一致化模式中来,因而从没有失去与群体的联系,甚至作为他最后一件重大社会事件的葬礼,也严格地按照这种模式进行。

除了把一致作为一种解脱分离带来的焦虑的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当代生活的另一个因素:工作程序化和娱乐公式化的作用。人变成了一个“朝九晚五工作者”,人成了工具,他是劳动力的一部分,或是职员和经理等官僚势力的一部分。他没有积极性,他的任务由劳动组织机构规定,甚至最上层和最底层的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他们是以规定好的速度和行为方式执行整个组织机构安排的任务,甚至被规定了情感:神采奕奕、宽容大度、忠实可靠、胸怀大志以及和每个人友好相处。按习惯相似的方式进行娱乐,但不能太过分;书籍由书刊索引选择,电影由电影院和剧院老板选择,并由他们支付广告费;其余活动也是如此:星期日的驱车外出、电视节目时间、玩牌、社交聚会。从生到死,从这星期一到下星期一,从早到晚,一切活动按部就班,都预先规定好了。陷入此种循规蹈矩之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只被赋予一次生命机遇,带着希冀和失望、悲哀和恐惧、爱的渴求、对空虚和分离的畏惧的人呢?

在任何创造性工作中,有创造性的人都把自己同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他身外的世界。不管是木匠做一个桌子,还是银匠打一件首饰;也不管是农民种谷子,还是画家作画,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作者都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然而,这只适于生产性工作,只适于那些我自己计划、创造和看得见自己工作结果的工作。在当代职员工作过程中,以及被拴在没有尽头的生产线上的工人劳动过程中,这种使自己与外部世界联合的工作已几乎没有了。现在工人成了机器或官僚机构的附庸。他已不是过去的工人,因此,除了这种行为一致外,没有任何协调。(ps:所以创造性的活动,人把自己和外界结合起来,能够感受过程的美妙。但若论起来上班族或者流水线工人,我个人认为也可以从中发现创造性和美的过程,看个人工作环境、个人想法、领导及甚至工资水平的影响)

 与共生性结合(书中举例母亲和婴儿、受虐狂、虐待狂)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状态: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尊严和个性。

如果我爱另一个人,我感到与他或她很融洽,这是与作为他或她自己的他或她,而不是我需要使用的工具。很明显只有我独立了,只有我无须拐杖也无须支配和剥削任何人而立足和前进,尊重他或她才是有可能的。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同样的阴阳两极性。不仅在动植物中明显是这样,在两种基本机能,即接受机能和洞察机能的两极性中也是这样。诸如大地与雨的相向性,河流与海洋的相向性,昼与夜的相向性,黑暗与光明的相向性,物质与精神的相向性。

在儿童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爱转变成爱,转变成创造爱。从第一次爱的冲动到爱的成熟需要多年时间。最后,这个儿童——他现在已是青年——超脱了自我的中心,别人的帮助不再是他满足自己需要的主要手段。别人的需要与他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其实,前者已经变得更加重要。给予比接受更令其满意、令其高兴爱甚至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摆脱了由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形成的孤独和隔离的牢笼,他感到新的融洽、享受和协调。更进一步说,他感到由爱——而不是由接受爱的依赖性(正因为这种依赖性,他一定会变得卑微、无助、不健全或“乖”)——而产生了爱的力量。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2、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精神病产生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一个男孩子有一位慈爱但又过分纵容或专横的母亲,和一位无能而又兴趣索然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仍停留在对母亲的早期依恋上,而变成一个依赖母亲的人,具有善于接受型人格,也就是愿意接受、被保护、被关心,缺乏父亲的品质(自制、独立、主宰生活的能力)。他可能会试图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在女人身上,有时在处于权威及有权势的男人身上——寻找“妈妈”。另一方面,假如母亲冷酷、反应迟钝而又专横跋扈,他可能会把对母亲保护的要求转移到父亲身上,并模仿父亲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结果与上述情况类似——他将发展成为一个只有父性倾向的人,完全沉溺于法律、秩序、权威之中,缺乏期望或接受无条件的爱的能力。如果父亲是个独裁主义者,并且紧紧依附于他的儿子,那么,上述情况会进一步强化。这些精神病的产生都是因为母性或是父性发展失败——而且这也是更严重的精神病产生的原因——父母的角色与外界的人混淆了,也与人内心应建立的品质混淆了。(ps:联想到单亲家庭的缺失)

3、爱的对象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如果一个人只爱某一个人,对其他同胞漠不关心,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共生性的依附,或是扩大了的自我主义。不过,大多数人认为爱是由对象构成的,而不是由爱的能力构成的。事实上,他们甚至相信,他们只有除了爱那个“被爱的”人之外不再爱任何人,才能证明他们爱的强烈。我们前面已提到这种相同的谬论。因为人们看不到爱是一种活动、一种精神力量,才相信全部需要仅仅是找到合适的对象——而后所有的一切都将自然产生。这种态度类似一个想画画而又不去学习这门艺术的人——这人宣称他非等到那个合适的景物不可,认为一旦发现了合适的景物,他就可以画出杰作来。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我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ps:论述的很有想法,忍不住全摘过来。爱是一种精神力量,我因为爱你,所以爱家人、爱朋友、爱世界,爱自己。所以,爱别人之前,先学会去爱生活和爱自己、爱所拥有的。如果觉得自己不会去爱,缺的不是合适对象,部分错在自己本身)

3.1 性爱

首先,人们常把性爱与“堕入”情网的强烈感受(即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屏障突然崩解)相混淆。但正如前面指出的,这种突然的亲密感从其性质上说是短暂的。陌生人变成熟悉的人之后,再没有需要突破的障碍,再没有突然亲近的感受。“被爱的”人已像自己一样熟悉。或许,更准确地说是也不甚了解。如果和对方有更深的交往,如果你能体验对方个性的多样,对方绝对不会变得如此熟悉,而穿破障碍的奇迹也许会天天发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其他人,很快就会被彻底了解。在他们看来,亲密的关系主要通过性关系建立。既然他们感到与另一个人的分离主要是肉体的分离,那么肉体的结合便意味着克服分离。(ps:性爱不只是肉体结合,因此,不要觉得有了性就自以为熟悉和拥有了对方,亲密关系的建立要突破的障碍还有十万八千里。更多地,性爱需要与精神的爱相伴)。

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性欲与爱的观念并行不悖,他们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他们在肉体上互相需要时便是相爱爱能够激起性结合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肉体的关系很少有贪欲和征服或被征服欲,而是与温情脉脉相伴。

爱上某人不只是一种强烈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如果爱仅是一种感情,便没有那种永远互爱的诺言的基础。感情可生亦可灭。当我们的行为不能囊括判断和决定时,怎么可能判断它将永驻呢?(ps:爱是多图层丰富的嵌套,不是单层次的渲染)

3.2 自爱

我们应认识到“对他人之爱与对己之爱是相互排斥的”这一表述中的逻辑错误。.........概括来说,这些前提如下:不仅是其他人,我们自己也是我们感觉的“对象”,对他人的态度和对自己的态度非但不互相矛盾,而是连在一起。对上述讨论的问题来说,这就意味着:对他人的爱与对自身的爱并非只能两者择其一。恰恰相反,在所有具有爱他人能力的人中,我们都能发现一种爱他们自己的态度。就“对象”与我们自身而言,爱在原则上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来源于爱的能力。

由此推论,我自身必定与他人一样是我爱的对象。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倘若一个人能够卓有成效地爱,他也会爱自己;倘若他仅能爱其他人,他便根本不会爱。

关于自私的分析:

自私与自爱远不是一回事,实为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物。自私者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他实际上恨自己。这种缺乏对自己的喜爱和关心,仅是他缺乏创造性能力的一种表现,留给他的是空虚和萎靡。他必然是不幸并焦虑不安地关注着从生活中攫取某种满足。这种满足限制了他自身的获取。从现象上看,他似乎过于关心自己,而实际上不过是枉费心机地试图掩盖关心真实自我的失败。弗洛伊德坚持认为,自私者是自恋的。他们仿佛从他人身上攫取了爱,而又把爱输送给自身。其实不然。正确的是:自私者不能爱他人,因而也不能爱他们自己。

关于无私的论述:

精神分析学中有关“无私”的症状分析,证明了“无私”本质上是自私的理论。一种精神症状在很多人身上观察到——经常不是被这种症状困扰而是为与之有关的其他症状,如压抑、厌烦、没有工作能力、在爱的关系中失败等所苦恼。“无私”不仅不被看成是一种“病状”,还常是这些人引以为荣的特征,并且具有救赎作用。这种“无私”的人“不为自己谋求任何东西”,他“只为他人而活着”,他为没有看重自己而自豪。他迷惑不解地发现:尽管他“无私”,他却没有幸福可言,他与最亲密的人的关系也格格不入。心理分析表明他的“无私”并不是与他的其他症状分离的某种东西,而是症状之一,事实上常是最重要的症状,表明他没有爱或欣赏任何东西的能力;表明他对生活充满敌意;在“无私”的外壳下,隐藏着难以捉摸而且特别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实质。只有把他的“无私”也视为与其他症状并列的一种症状,才能被治愈,才能纠正根植于他的“无私”和其他烦恼之上的缺乏创造力的情况。

以母亲的无私举例:

实际上,“无私的”影响常常更坏,因为母亲的这种“无私”蒙骗了孩子,使孩子无法批评她。他们承担着不让母亲失望的义务,他们接受的是母亲在美德的掩护下厌烦生活的影响。如果你有机会研究一个真正自爱的母亲的影响,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比被一个自爱的母亲的爱更有助于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快乐和幸福。

3.3 上帝之爱(宗教)

为了阐明对上帝之爱这一概念中的一个重大的差别,我们已讨论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与矛盾逻辑的区别。矛盾逻辑的导师们说,人们只能在矛盾体中理解真实,而决不可能在思维中理解最终真实的统一,即一本身。这就导致了如下结论:人们不会把试图在思维中找到答案当作最终目的。思维只能把我们引向知识,而且是不能予以我们最终答案的知识。思维的世界矛盾重重。能够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最终不在于思维而在于行动——即实践,在于对同一[41]的体验。因而矛盾逻辑导致如下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PS:该篇偏向于哲学,论述了矛盾论 二元论,举例老子等,鉴于自身对哲学上造诣颇浅,故囫囵吞枣...)

因此,这就引导我们强调正确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每个微不足道以及事关重大的行为都奉献于对上帝的认识。但这不是在正确思想中认识,而是在正确行为中认识。在东方宗教中,这一点清晰可辨。在婆罗门教、佛教及道教中,宗教的最终目的不是正确的信念,而是正确的行为。

近现代史上,在斯宾诺莎、马克思以及弗洛伊德的思想中都表达了相同的原则。斯宾诺莎哲学强调从正确信念到正确生活行为的转变。马克思表达了同样的原则,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从起初无助地依附母亲般的神,到顺从地依附父亲般的神,再到成熟阶段,此时上帝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人们已把正义与爱的原则合并到自己的心里,人与上帝合而为一;最后,发展到人类仅仅是在富于想象的象征意义上谈到上帝。

  • 26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