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总结—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遥感传感器的类型,包括摄影、扫描、雷达成像和非图像类型传感器,重点讨论了成像原理和各类图像特点。扫描成像类如红外扫描仪、MSS和TM专题制图仪的成像过程和畸变问题,以及微波成像类如侧视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分辨率。此外,还提到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地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1.常用的遥感传感器类型

2.各类传感器成像原理—异同点—各类图像特点


遥感传感器及成像原理

重点: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

1.常用的遥感传感器类型

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类型:(1)摄影成像类型传感器(2)扫描成像类型传感器(3)雷达成像类型传感器(4)非图像类型传感器。

传感器的组成部分:

        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具体的元件如透镜组、反射镜组、天线等。

        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具体的元器件如感光胶片、光电管、光敏和热敏探测元件、共振腔谐振器等。

        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显影、定影、信号放大、变换、校正和编码等。具体的处理器类型有摄影处理装置和电子处理装置。

        输出器:输岀获取的数据。输出器类型有扫描晒像仪、阴极射线管、电视显像管磁带记录仪、彩色喷墨仪,等等。

2.各类传感器成像原理—异同点—各类图像特点

扫描成像类:传感器逐点逐行地以时序方式获取的二维图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瞄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1)对物面扫描的成像仪(如:红外扫描仪、 MSS 多光谱扫描仪、成像光谱仪等) 。

红外扫描仪(对物面)

        成像过程:当旋转棱镜旋转时,第一个镜面对地面横越航线方向扫视一次,在扫描视场内的地面辐射能,由幅的一边到另一边依次进入传感器,经探测器输出视频信号,再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和调制,在阴极射线管上显出一条相应于地面扫描视场内的景物的图像线,这条图像线经曝光后在底片上记录下来。      

        全景畸变&#x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