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文献检索系统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1.1.SCI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1961年创建的,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期刊分区,影响因子,SCI一般只收录期刊论文】
1.2.EI
EI即《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在2020年5月的最新版本中,EI收录连续出版物(含期刊、书籍、会议论文)总计4521本;非连续出版物(会议论文)26338本。其中,收录国内刊物222本,其中,纯中文期刊157本。【EI收录期刊(JA)和会议(CA)】
官网:https://www.engineeringvillage.com/search/quick.url
IEEE Xplore:IEEE即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IEEE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发表的技术文献数量占全球同类文献的30%,IEEE不仅仅出版期刊,还出版很多会议文章。IEEE Xplore也是一个文献数据库,它基本覆盖了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工程技术学会(IET)的文献资料。
1.3.SCI和EI的区别
—SCI与EI的区别:SCI和EI同是国际学术界权威的检索系统,两者侧重点不同,SCI自然科学类的,侧重方法原理的研究,EI是工程类的,侧重技术的实用性。
—IEEE出版社发行的期刊大部分会被SCI数据库收录,大部分IEEE会议被EI检索。
2.SCI分区
JCR即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对世界权威期刊进行系统客观评价的有效工具。JCR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
- 一种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区(中文一般翻译为汤森路透分区);
- 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
两者区别
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汤森路透期刊分区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
分区方法: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CCF(中国计算机学会)也分A,B,C三类,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小范围目录,计算机专业领域比较认可;SCI国际核心目录,范围大,期刊多,认可面广
3.论文类型
3.1.会议与期刊论文的区别
会议论文一定是针对某个学术会议投稿,并且由学术会议的会务组决定是否录用;
期刊论文肯定是针对某学术期刊投稿,而且是期刊编辑部决定是否录用,而不是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只是审稿并返回意见,真正决定录用权在期刊编辑上。
会议论文录用后,可以选择参加会议或者不参加会议,但是学术会议必须召开;而期刊论文录用后只需等着出版即可。
会议论文出版后一般会寄送你论文集(部分会议会将论文提交到国际期刊上发表,并寄送你期刊);但是期刊论文出版后一定是寄送你期刊。
一般来说,会议会在其官方网站或通知中公布投稿的截止日期或特定的投稿周期。这些时间限制可能会根据不同的会议以及领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会议或期刊可能定期举办,每年或每个季度都会有一定的投稿周期;大部分期刊的时间限制可能更加灵活(不固定)。

3.2.IEEE
每个IEEE的协会一般都有一个trans,magazine和一个Letter。论文首先有Transaction、Letter、Magazine三种,此外还有Journal、Review、Conference、Extended abstract。
类型 | 介绍 | 示例 |
---|---|---|
Journal/Transaction | 长篇论文,通常包含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详细的公式推导。Transaction在专业划分上更细,通常是行业内顶级期刊。 |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一区);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一区);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二区) |
Magazine | 杂志类,用文字和图表表述最新研究成果,不过多涉及公式推导。受众更广,引用因子相对较高。 |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一区);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一区);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一区) |
Letter | 快报形式,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文章短小,理论推导要求不高。 |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二区);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三区) |
Review | 领域综述,适合想了解某个领域的读者。 |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一区) |
Conference/Proceedings | 学术会议,涉及领域广,接收论文用于展示和讨论。![]() |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ICC);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GLOBECOM) |
Extended abstract | 想在会议上展示工作,但不想立即全文发表,可以写扩展摘要。 | - |
会议分类:
备注:
(1)Proceedings是指会议论文集,会议论文集是会议上的所有论文的集合,包括会议中的各种类型的论文,如Long paper、Short paper、Poster等,会议论文集通常在会议后由组织者编辑并发行,当你引用某篇会议时,一般是Proceedings of XXXXX。
(2)Symposium研讨会,研讨会是一个较小规模的专题性活动,通常由专家、学者或从业者主持,旨在深入讨论某个特定主题。研讨会可能包括演讲、讨论、提问和互动环节,参与者通常会共同探讨某个议题的各个方面。其实他也可以等同于Conference,只不过面向的主题更加精准,比较小,他也有专门的会议论文集,发表在里面的论文也是会通过Proceedings进行出版。例如大名鼎鼎的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 会议。
(3)Conference是指专门性的正式会议,覆盖面更广,会议是一个聚集学者、研究人员、从业者等的活动,旨在促进知识交流、讨论和合作,会议通常包括Paper Presentation、Workshop、Keynotes、Tutorial、Session、Poster 等内容。
4.中文核心期刊
国内目前有3大社会公认核心期刊:
-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5.常见名词
5.1.影响因子IF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当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IF)越高时,也就代表着他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而这个期刊的学术价值也就越高。
具体算法为:IF=(某刊前2年发表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总数)。
为了使历年的期刊分区相对稳定,减少影响因子上下波动带来的影响,中科院分区表采用3年平均IF作为划分分区依据
IF(三年平均影响因子)= (当年IF + 去年IF + 前年IF)/3
5.2.刊号
大多数期刊都有双刊号
ISSN刊物: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由法国的国际ISDS中心管理采用ISS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期刊、会议录等。ISSN由8位数字组成,分两个部分:序号和检验码。在联机书目中,ISSN可以作为一个检索字段,从而为用户增加了一种检索途径。
CN刊物:中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
5.3.DOI
DOI是数字对象标识(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简称,是一个专门用来标识数字化对象的命名系统,为数字对象提供唯一、持久的标识符(类似身份证号),DOI由International DOI Foundation组织负责运作和管理。每个DOI由一个字符串组成,包括前缀、后缀两部分,中间用/号隔开,如:10.1016 /j.mcm.2005.05.028。前缀中的10.为DOI特定代码,前缀后4位数字表示出版机构代码,由DOI注册代理机构分配;后缀由出版机构提供,规则不限,只要在相同的前缀中具有唯一性即可。
5.4.其他
自引率
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具体算法为:自引率=(被本刊引用的次数)/(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2. 他引率
指该期刊全部被引用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具体算法为:他引率=(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3. 收录号/检索号
收录号/检索号AcessionNumber:是某篇论文被这数据库收录的唯一标记。
EI收录号的方法是:
进入EI Compendex数据库,输入要检索的文章,检索到文章后,点击下面的Detailed,Accessionnumber就是EI收录号。
SCI收录号的方法是:
进入Web of Science数据库,输入要检索的文章,检索到文章后,点击文章标题进入,WOS:000283155600011就是SCI收录号。
4. H指数(h-index/h-factor):
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对于期刊来说,是指该期刊至少有h篇文章被引用h次。
6.常见的论文检索网站
SCI:Web of Science
EI:https://www.engineeringvillage.com/search/quick.url
IEEE:https://ieeexplore.ieee.org/Xplore/home.jsp
谷歌学术:文献部落 - 一站搞定文献下载
分区查询(LetPub/小木虫):
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journalid=7431&page=journalapp&view=detail
未发论文:https://arxiv.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