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 颗粒的容量 = 地址数量 x 位宽
每种颗粒容量规格,提供了 3 种地址数量和位宽的组合,以 2Gb 颗粒为例:
容量 (Gb) | 位宽 (b) | 选址数量 |
---|---|---|
2 | 4 | 512M |
2 | 8 | 256M |
2 | 16 | 128M |
提供多种组合目的是为了提供灵活的配置方案。因为一个嵌入式系统的 DRAM 位宽一般为 32 或者 64 比特(在 PC 上有更大的位宽),需要拼接多片 DDR4 颗粒才能提供这么多比特,那么使用不同位宽的 DDR 颗粒就会有不同拼接方案。
以 32 比特位宽,嵌入式系统为例,使用不同位宽的 2Gb 颗粒,有以下几种组合:
系统位宽 (b) | 系统容量 (Gb) | 2Gb x4 颗粒数量 | 2Gb x8 颗粒数量 | 2Gb x16 颗粒数量 |
---|---|---|---|---|
32 | 16 | 8 | ||
32 | 8 | 4 | ||
32 | 4 | 2 |
一般系统位宽的需求是固定的,而颗粒容量和位宽是一对可调整的参数,提供不同的系统容量,仍以 32 比特系统 DRAM 位宽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