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项目】基于stm32f103c8t6WIFI远程监控智慧农业大棚(含完整代码)

目录

前言

设计背景

设计原理

所需材料

JW01二氧化碳传感器介绍

YL-69土壤湿度传感器介绍

PCB及原理图

部分代码(完整代码见文章末尾)


前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智慧农业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本人每天会不定时更新一些项目。

设计背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智能农业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借助先进的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能够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研究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结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云平台连接,设计了一套智能农业大棚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如温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状况,还能通过自动化控制实现对风扇、水泵和步进电机等设备的精准操作。通过远程监控和控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大棚内部情况,并进行远程调节,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设计原理

智能农业大棚管理系统的设计基于STM32微控制器,目的在实现对大棚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设计思路。

(1)硬件部分

硬件设计是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STM32微控制器、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首先,选择STM32微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由于其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能够满足大棚管理系统对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同时,STM32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便于与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模块进行连接。

传感器模块包括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模拟或数字接口与STM32连接,实时采集大棚内的环境数据。

执行模块主要包括风扇、水泵和步进电机。这些模块通过数字输出口与STM32连接,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精准控制。

最后,为了方便用户了解系统运行状态,采用OLED屏幕进行数据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屏幕直观地查看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

(2)软件部分

软件设计是系统的智能核心,主要包括检测功能、显示功能、控制功能、手动模式、自动模式、报警功能、阈值调节、接入云平台和远程控制。

检测功能通过编程实现对各种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大棚内的环境信息。

显示功能通过STM32控制OLED屏幕,将检测到的环境数据实时显示,使用户能够直观地了解大棚内部状况。

控制功能通过编写控制算法,实现对风扇、水泵和步进电机等执行模块的精准控制,以满足大棚内环境的需求。

手动模式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用户可以远程手动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灵活应对特殊情况。

自动模式通过设定预设的阈值,系统能够自动判断环境状态,实现自动控制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从而维持大棚内的理想环境。

报警功能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当传感器数据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系统及时报警,提醒用户注意。

阈值调节通过按键手动调节传感器的阈值,使系统更加灵活适应不同的种植需求。

接入云平台通过ESP8266 WIFI模块连接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接入机智云服务器,为系统提供更广泛的监控和控制手段。

远程控制通过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传感器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大棚的全程管理。

所需材料

0.96OLED模块_4P 1
风扇 1
串口 1
水泵 1
JW01二氧化碳传感器 1
YL-69土壤湿度传感器 1
按键1 1
按键2 1
按键3 1
按键4 1
4.7kΩ 3
GL5528(10-20)光敏电阻 1
10kΩ 1
2kΩ 2
智慧农业-基于STM32F103C8T6开发的智能大棚温湿度传感系统源码(课程设计)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4.5分,放心下载使用! 该资源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适合小白学习或者实际项目借鉴参考! 当然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如果基础还行,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之上做改动以实现更多功能。 简介 ``` 本温室传感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与无线蓝牙传输模块,主控MCU为STM32F103C8T6。 主要文件及文件夹为: - ./Drivers/Peripheral - ./Core/Src/main.c ``` 开发环境 ``` - 系统:windows 10 - 集成开发环境:STM32CubeIDE - 下载工具:STM32CubeProgrammer + CH340(USB to TTL) ``` 子模块 传感模块 ``` - SHT31 SHT31为I2C总线协议温湿度传感模块,支持“单次转换”和“周期转换”模式,本次设计中使用单次转换模式。 - GY30 GY30为I2C总线协议光照传感模块,支持“单次转换”和“周期转换”模式,本次设计中使用周期转换模式。 ``` 传输模块 HC-05为无线蓝牙传输模块,支持串口收发。预先于PC上使用AT指令配置蓝牙热点,接上单片机即可直接收发数据。 引脚分配 ``` - STM32 === 外设/引脚 - PA2 === HC-05/RXD - PA3 === HC-05/TXD - PA5 === LCD1602/WR - PA6 === LCD1602/RD - PA7 === LCD1602/E - PA15 === LCD1602/D0 - PB3 === LCD1602/D1 - PB4 === LCD1602/D2 - PB5 === LCD1602/D3 - PB6 === LCD1602/D4 - PB7 === LCD1602/D5 - PB8 === LCD1602/D6 - PB9 === LCD1602/D7 - PB10 === I2C-SCL(总线) - PB11 === I2C-SDA(总线)
### STM32F103C8T6 最小系统板 DMA 的使用教程 #### 什么是 DMA? 直接存储器访问 (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是一种允许外部设备与存储器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而无需 CPU 干预。STM32F103C8T6 微控制器支持多种外设通过 DMA 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 #### 配置 DMA 的基本流程 以下是配置 STM32F103C8T6 中 DMA 功能的一般步骤: 1. **使能时钟** 在使用任何外设之前,必须先开启其对应的时钟。对于 DMA 控制器而言,需要打开相应的总线时钟。 ```c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DMA1, ENABLE); // 开启 DMA1 总线时钟 ``` 2. **初始化 DMA 参数结构体** 创建并设置 `DMA_InitTypeDef` 结构体中的各项参数来定义具体的传输行为。 ```c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DMA_DeInit(DMA1_Channel5); // 复位指定通道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int32_t)&(USART3->DR); // 设置外设地址为 USART3 数据寄存器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 (uint32_t)dataBuffer; // 设置内存基址指向缓冲区首地址 DMA_InitStructure.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DST; // 定义方向:从内存到外设 [^2]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bufferLength; // 缓冲大小等于待发送字节数量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 // 禁用外设增量模式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 启用内存增量模式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Byte;// 单次传输单位为字节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Byte; // 内存单次传输单位同样为字节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Normal; // 正常模式而非循环模式 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 设定优先级较高 DMA_InitStructure.DMA_M2M = DMA_M2M_Disable; // 关闭内存至内存传输 DMA_Init(DMA1_Channel5, &DMA_InitStructure); // 初始化 DMA 通道 ``` 3. **启动 DMA 请求** 当所有必要的配置完成后,可以通过调用函数激活该请求链路。 ```c DMA_Cmd(DMA1_Channel5, ENABLE); ``` 4. **中断服务程序(可选)** 如果希望在每次完成一次完整的块传送之后触发特定操作,则可以注册回调机制或者编写相应 ISR 函数。 ```c void DMA1_Channel5_IRQHandler(void){ if(DMA_GetITStatus(DMA1_IT_TC5)){ /* 执行后续动作 */ DMA_ClearITPendingBit(DMA1_IT_GL5); // 清除标志位以防重复响应 } } ``` 以上即为利用 HAL 库之外的方式手动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场景下的 DMA 发送过程实例说明[^1]。 --- #### 注意事项 - 不同型号间可能存在差异,请参照具体产品手册确认实际资源分配情况; - 对于某些特殊用途可能还需要额外考虑同步信号等因素影响;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樱娆^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