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自编码器指南之一:自编码器

如果你知道如何编写Tensorflow代码来对MNIST数字进行分类,那么阅读本文就不会有太多障碍,否则我会强烈建议你先阅读Tensorflow网站上的这篇 文章

我们不再需要任何重大的新突破就可以获得真正的AI!!!???

这是非常离谱、极其可笑的错误观点。 正如我之前所说: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大部分都是无监督的。 如果把智能比做一个蛋糕,那么无监督(unsupervised)学习才是真正的蛋糕,有监督(supervised)学习只是蛋糕上的糖霜,而强化(reinforcement)学习则是蛋糕上那些作为点缀的樱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制作糖霜和樱桃,但是还不知道如何做蛋糕。 在我们可以开始考虑实现真正的AI之前,首先要先解决无监督学习的问题。 而这只是我们实现真正AI的已知的障碍之一。 还有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

这是AlphaGo胜利后FacebookAI研究主管Yan Lecun的一句话。

我们知道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者全连接网络(也被称为MLP,即多层感知器)可以用来进行图像识别。 但是,单纯使用CNNMLP并不能胜任所有的任务,例如:分离图像的内容和风格、生成真实的图像(生成式模型)、使用非常少量的标注数据进行分类、执行数据压缩(例如文件压缩)等。

现在要实现上述这些任务,每一个可能都需要专有的网络架构和训练算法。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同一种架构来实现上述所有的任务,是不是很酷?对抗自编码器(Adversarial Autoencoder)就是这样一种架构,它可以执行所有这些任务,甚至更多。

在这个系列教程中,我们将利用MNIST数据集来构造这么一个对抗自编码器,它可以对数字(0~9)的图像执行(有损)压缩、自动分离数字图像的风格和内容(来生成不同风格的数字)、利用少量(1000个)标注数据可以获得95%的分类准确度,而且它是一个生成式模型、可以生成以假乱真的数字。

在介绍对抗自编码器的理论和实现之前,让我们先后退一步,从自编码器(Autoencoder)开始,先利用tensorflow实现一个简单的自编码器。

mnist autoencoder

自编码器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它的输出目标(target)就是输入(所以它基本上就是试图将输出重构为输入),由于它不需要任何人工标注,所以可以采用无监督的方式进行训练。

自编码器包括两个组成部分:编码器和解码器。

编码器(Encoder)负责把输入x(可以是图像、单词嵌入向量、视频或音频数据)转换为中间输出hh的维度通常比x低,即降维)。 例如,编码器可以把100×100大小的图像x转换为100×1(当然可以是任何尺寸)的输出hh常被称为隐编码(lantent code)。 在这种情况下,编码器只是对图像进行压缩,使其占用较小的空间,正如我们看到的, h 只需要x 百分之一的存储空间(这会导致某些信息丢失,即有损压缩)。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像WinRAR这样的压缩软件(你还在免费试用吗?),它可以用来压缩文件以获得占用更少空间的zip(或rar...)文件。 编码器在自编码器架构中就是执行类似的操作。

如果编码器使用函数q来表示,那么:

encoder function

解码器(Decoder)接收编码器的输出,并试图在其输出端重构编码器的输入。 在前面编码器的例子中,h的大小是100×1,解码器的目标是将h转换为初始的100×100大小的图像。 我们训练解码器以便从隐编码h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来重构x

因此,解码器的操作与在WinRAR上执行解压缩类似。

如果函数p代表我们的解码器,那么重建图像x_对应于:

decoder function

维度压缩(dimension reduction)只有在输入中存在某种相关(correlate)时才起作用(如来自同一领域的多个图像)。 如果我们训练自编码器时,每次都传入完全随机的输入,训练就会失败。 最终一个自编码器可以在编码器的输出端产生给定输入的降维输出,这非常类似于主成分分析( PCA: Primary Component Analysis )。 而且由于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并不需要使用任何人工标注,所以它也是一个无监督模型。

但是,除了降维以外,自编码器还有什么用?

  • 图像去噪:输入有噪声的图像,输出清晰的无噪声图像。下图是手写数字去噪自编码器的例子:
    denoise
  • 语义散列技术通过降维使信息检索更快(我发现这非常有趣!)。
  • 以对抗方式训练出的自编码器可以用作生成式(generative)模型,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深入。

我把这篇文章分成四个部分:

  • 第1部分:自编码器

我们将从一个简单自编码器的Tensorflow实现开始,使用它来压缩MNIST(你肯定听说过这个数据集)图像的维度。

  • 第2部分:探索对抗自编码器的隐空间

我们将使用对抗学习手段,在隐编码(编码器的输出)上引入约束条件。

  • 第3部分:分离样式与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以相同的写作风格生成不同的样本图像。

  • 第4部分:用1000个标签分类MNIST数据。

我们将训练一个自编码器来对MNIST数字进行分类,只用1000个标注过的输入来获得大约95%的准确度(令人印象深刻,对吧?)。

现在进入第一部分,我们先看看需要实现的网络结构, 。

如前所述,自编码器(AE)包括一个编码器和一个解码器,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全连接编码器架构开始:
encoder

输入层有784个神经元(将图像拉平到单一维度),两个隐层分别包含1000个使用relu激活函数的神经元,输出层使用2个神经元,都不使用激活函数以便获得隐编码。

如果你想直接试试代码,可以查看这个链接

为了在Tensorflow中实现上述架构,我们将从一个dense()函数开始,它将基于给定的样本输入x、输入神经元数量n1和输出神经元数量n2,自动创建一个全连接层。 name参数用于设置变量域(variable_scope)的名称。 关于共享变量和变量域的更多内容可以查看这里(我强烈建议你看一下):

def dense(x, n1, n2, name):
    """
    Used to create a dense layer.
    :param x: input tensor to the dense layer
    :param n1: no. of input neurons
    :param n2: no. of output neurons
    :param name: name of the entire dense layer.i.e, variable scope name.
    :return: tensor with shape [batch_size, n2]
    """
    with tf.variable_scope(name, reuse=None):
        weights = tf.get_variable("weights", shape=[n1, n2],
                                  initializer=tf.random_normal_initializer(mean=0., stddev=0.01))
        bias = tf.get_variable("bias", shape=[n2], 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0.0))
        out = tf.add(tf.matmul(x, weights), bias, name='matmul')
return out

我使用了tf.get_variable()而不是tf.Variable()来创建权重和偏差变量,以便后续可以在训练好的模型(编码器或解码器)尝试不同的变量并查看其输出。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这个dense()函数来实现编码器体系结构。 代码很简单,但请注意,我们没有在编码器的输出中使用任何激活函数:

def encoder(x, reuse=False):
    """
    Encode part of the autoencoder
    :param x: input to the autoencoder
    :param reuse: True -> Reuse the encoder variables, False -> Create or search of variables before creating
    :return: tensor which is the hidden latent variable of the autoencoder.
    """
    if reuse:
        tf.get_variable_scope().reuse_variables()
    with tf.name_scope('Encoder'):
        e_dense_1 = tf.nn.relu(dense(x, input_dim, n_l1, 'e_dense_1'))
        e_dense_2 = tf.nn.relu(dense(e_dense_1, n_l1, n_l2, 'e_dense_2'))
        latent_variable = dense(e_dense_2, n_l2, z_dim, 'e_latent_variable')
return latent_variable
  • reuse标志用于重用训练好的编码器。
  • input_dim = 784, n_l1 = 1000, n_l2 = 1000, z_dim = 2

解码器是以类似的方式实现的,我们期望的架构如下:

decoder

再次使用dense()函数来构建我们的解码器。 不过这里我在输出层使用了sigmoid激活函数,以确保输出值介于01之间(与输入的值范围相同)。

  • z_dim = 2, n_l2 = 1000, n_l1 = 1000, input_dim = 784,与编码器相同。

使用编码器的输出作为解码器的输入:

encoder_output = encoder(x_input)
decoder_output = decoder(encoder_output)

现在已经实现了前面示意图中描述的自编码器架构。 我们将利用占位符x_inputsizebatch_size784)提供输入,将target(目标)设置为与x_input(输入)相同, 然后对x_input(输入)与decoder_output(重构的输入)进行比较 。

所使用的损失函数是均方误差(MSE:Mean Squared Error),它找出输入( x_input)和输出图像( decoder_output)中像素之间的距离。 我们称之为重构损失(reconstruction loss),因为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重构输入。

loss function

上面的公式用来计算输入和输出(重构的输入)的平方差。 在Tensorflow中实现这个计算很容易:

loss = tf.reduce_mean(tf.square(x_target - decoder_output))

我使用的优化器是AdamOptimizer(你可以随意试试新的优化器,我还没有尝试过其他的),学习率为0.01beta10.9。 在Tensorflow中预置了AdamOptimizer的实现,你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optimizer = tf.train.AdamOptimizer(learning_rate=learning_rate, beta1=beta1).minimize(loss)

请注意,我们使用同一个损失函数让误差反向传播过编码器和解码器。

最后,我们加载MNIST图像集,使用100大小的批次来训练我们的模型,每个批次的100张图像同时也作为网络要学习的输出目标。

step = 0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init)
    if train_model:
        tensorboard_path, saved_model_path, log_path = form_results()
        writer = tf.summary.FileWriter(logdir=tensorboard_path, graph=sess.graph)
        for i in range(n_epochs):
            n_batches = int(mnist.train.num_examples / batch_size)
            for b in range(n_batches):
                batch_x, _ = mnist.train.next_batch(batch_size)
                sess.run(optimizer, feed_dict={x_input: batch_x, x_target: batch_x})
                if b % 50 == 0:
                    batch_loss, summary = sess.run([loss, summary_op], feed_dict={x_input: batch_x, x_target: batch_x})
                    writer.add_summary(summary, global_step=step)
                    print("Loss: {}".format(batch_loss))
                    print("Epoch: {}, iteration: {}".format(i, b))
                    with open(log_path + '/log.txt', 'a') as log:
                        log.write("Epoch: {}, iteration: {}\n".format(i, b))
                        log.write("Loss: {}\n".format(batch_loss))
                step += 1
            saver.save(sess, save_path=saved_model_path, global_step=step)
    else:
        all_results = os.listdir(results_path)
        all_results.sort()
        saver.restore(sess,
                      save_path=tf.train.latest_checkpoint(results_path + '/' + all_results[-1] + '/Saved_models/'))
generate_image_grid(sess, op=decoder_image)

完整的代码都放到github上了。

注意事项

  • generate_image_grid()函数将一组数字输入给训练好的解码器来生成一组图像,这也是get_variable派上用场的地方。
  • 每次运行代码都将在下面目录生成所需的tensorboard文件:
/Results/<model>/<time_stamp_and_parameters>/Tensorboard
  • 训练日志文件为:
./Results/<model>/<time_stamp_and_parameters>/log/log.txt
  • train标志设置为True来训练模型,将其设置为False则显示某个随机输入的解码器输出。

下面是200个周期(eopch)的训练过程中,网络重构损失(reconstruction loss)的变化曲线:

loss

重构损失在逐步减少,这正是我们想要的。

训练过程中重构图像的变化:

generated image

注意解码器是如何通过消除输入数字3上面的小的不规则性来实现泛化的。

现在,如果我们向训练好的解码器输入一些随机数(因为隐编码是二维的,所以我输入了0,0),我们会得到一个对应的数字图像吗?

random input mapped image

但是上面的图看起来还不是一个清晰的数字(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原因在于,编码器的输出不能覆盖整个二维的隐空间(它的输出分布中有很多空白区域)。 因此,如果我们输入了编码器在训练过程中没有生成过的值,可能就会看到解码器输出奇怪的图像。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产生隐编码时,将编码器的输出限制为具有指定的随机分布(比如一个具有0.0均值和2.0标准偏差的正态分布)。 这正是对抗自编码器所能做到的,我们将在第二部分学习它。

原文:A wizard’s guide to Adversarial Autoencoders: Part 1, Autoencoder?

  • 9
    点赞
  • 3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