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从3月6号决定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到7月6号出考试成绩,过去了整整四个月时间。四个月的时光,备考时的坚持努力,考试前的争分夺秒,等待成绩的焦虑,及至成绩出来后的尘埃落定。如今回想起来,竟恍如一场梦一般,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80天的时间,过程算不上轰轰烈烈,备考时间不长也不算太短,终于考试结果也是不好不坏,但对于我来说,这仍是一段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时光。
(一)我为什么要考高项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通过自学考试通过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个人贷款)初级,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利用业余时间是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了认可。
那次考试也直接证明了虽然毕业了五六年,自己仍然有学习进步的可能,只要肯付出,仍然是可以得到收获的。
因为我从事的是金融IT开发方面的工作,日常工作内容离不开银行业务和代码编程。银行从业资格证书是为了在业务上有更进一步的空间,但对于技术方面,总不能一直满足于敲一辈子代码。我给自己的规划是最迟35岁之前要从技术路线转走管理路线,而对于我们这一行来说,项目经理则是一条必经之路。
鉴于此,在网上找到了软考方面的相关信息,先开始还在中级集成项目管理师和高级项目管理师之间犹豫过,后来一想,要考就考高级的,这对于自己的能力考验,以及职业发展都会有更大的帮助。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笃定了要考高级项目管理师的念头。
(二)高项证书含金量
高级项目管理师的含金量有多大?
首先,这个证书是国家认可的,终身有效。也就是说,对于事业单位或者国企,这个证书对于评职称十分有帮助,高级项目管理师,意味着你就具备高级职称的能力,因此可以作为申请中高级职称的官方认可材料。
高级项目管理师在早些年是可以挂靠的,据说2015年11月之后通过的证书已经不能挂靠了,但是很多城市对于拿到职业技能证书的职工会有一定的福利,以上海为例,通过了高级职业证书最高可获得2000元的福利补贴。(这一点我也了解不多,毕竟证书还没拿到手)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年参加高级项目管理师考试的通过率大约保持在20%到30%左右,相对来说通过率是很低的,也侧面证明了该证书的含金量不会太低。
有人问,拿到这个证书会加工资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论之。首先你拿到了这个证书并不代表了你具备了项目经理应具备的所有能力。就比如,你是博士学历,就一定说明你具有了博士的能力吗?有些人花了四年时间混到了本科文凭,毕业后工作待遇不一定会好过一个专科生。所以并不是证书拿得多工资就高,而是你能不能将你证书上的成果转化为你工作中的能力。
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当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摆在眼前,你比别人多一个高级项目管理师的证书,领导肯定会优先考虑到你。首先你在工作之余仍有学习的拼劲,这是很多企业文化积极的公司都比较看重的。其次,通过了高级项目管理师,意味着在进行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你会从十大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这样来看,在以后的工作机会中,你就至少领先了别人一个身位。而这些,并不是简单的加工资能够给得了你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公司比较看重这个证书,直接加工资也是有的。但对于我来说,能够以此作为契机,为自己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助力,意义则要大得多。
(三)我的备考资料
参加这个考试,我的投入并不大。我没有报名参加任何的培训班,也没有加入任何qq学习交流群,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学习一步一步拿到证书的。
因此,我的学习经验对于部分人不一定有太大的参考意义,但是我是从自身的情况去考虑的。qq群的交流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考友,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彼此打气,这对于毅力不强的人来说,十分有作用。但因为我对于自己的自控能力比较有自信,且绝大多数qq交流群真正在讨论学习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在分享广告链接,即便有部分讨论学习方法的,也会成为某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秀优越感的舞台,怼得你自信心全无),而我的工作性质也不允许我有特别多的业余时间可以去跟培训班学习(IT行业,都懂得),所以我选择了自己学习。
我的学习资料主要有:
信管网
这个网站上的每日一练十分不错,比较有针对性,且题目都很有代表性。是我每日必做的题目。
其次,在论坛里有很多已经考过了的人分享自己的考试经验和自己的学习资料供别人免费下载,很多都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精髓,告诉你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不重要的,可以让后来备考的人少走不少弯路。
软考项目管理题库APP
这个手机软件是我专门用来刷历年真题的,需要花29元购买。
其实我觉得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在网上买纸质的真题来练笔更有效果,我是因为工作原因,没有那么多时间在纸上做题,平时刷题目都是在上下班路上坐地铁的时候,所以手机APP的方便就显现了出来。
29块钱可以有半年的使用期限,但是如果准备充分,可以一次通过,时间完全足够。
这个软件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将历年的真题按照内容进行了分类,并且把英语题、计算题单独以专题的形式列了出来,这样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比较有针对性。
官方教材
这个自然不必说了。官方教材很厚,923页,如果要全部看一遍需要很长的时间,相信很多人也都坚持不下去。
我是在某宝上买的盗版书籍,自己印刷的,分上下两本,45块大洋,送2017年考试真题和视频教程。(正版书籍好像是90多块)
我不建议将课本从头到尾全部看一遍(考试重点基本在前500页,后面有一半基本是考试考不到的内容),我的做法是先将历年真题(主要是选择题)刷了一遍,大致明白了考试重点在哪里,然后对照着赠送的视频教程来看书,基本上能够做到一天晚上看完一章,一个月左右将课本看完。而且哪些是需要背诵识记的重点,哪些是不会考到的,自己心里已经有了数。
自己总结的笔记
我为什么把这个单独拿出来讲,别人总结的笔记信管网上能找到很多,包括助记口诀,章节重点等等,我也去下载了网上那些考170多分的大神的资料,但是其实根本没看,看书刷题基本就占用了差不多所有时间了,甚至有些人书都看不完,哪还有那么多功夫去看别人的笔记资料?
而且,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有些方法对别人有效,对自己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只有自己总结过后才会清楚。
根据我的经验,别人的资料和笔记写得再好,也并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而自己通过总结写出来的笔记就不一样,甚至有可能你只是抄了一遍书,但效果绝对比单纯的看别人的笔记要好得多。
本次考试我的总共花销:报名费 190 + 软考项目管理题库APP 29 + 官方教材 45 + 打印资料 15 + 考试当天交通食宿 150 = 430元
等于说,这次考试,我的所有花销加起来不超过500元。
(四)需要报培训班吗
前面我说过,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报培训班;我也说过,这个考试的总体通过率比较低,大约在20%左右。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建议去报一个培训班的。
特别是工作比较稳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或者赋闲在家带孩子的宝妈们,时间比较充裕,经济也有靠,比较适合去报考。
网上这种培训班有很多,费用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贵的四五千,便宜的五六百也有,看自己需要,培训班的一个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帮你规划怎么去学习,给你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学习周期路线图。而且,通过培训班出来的,考试通过率基本上都能达到60%以上,甚至有些比较高的能到达到80%左右。
不太建议学生去报考培训班,原因是:第一,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虽然现在很多学生的生活费都比较富余,但花费的毕竟是父母的辛苦钱。其次,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是最多的,而且在学校里学习氛围浓厚,只要下定决心去学习,根本不需要报考培训班就能通过。
我发现,历年考试得高分的,特别是那些170以上的大神们,基本上都是学生和没有工作的宝妈们,可能是她们时间比较充裕的原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吃透书本和历年真题,可以一整天十几个小时完全投入专注的去学习,这些对于有工作有家庭的人是当然做不到的。
工作不稳定的人不建议报考培训班。比如,日常八九点下班,偶尔需要出差,再隔几天通宵加个班,自己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规律,完全跟不上培训班的节奏,(网上培训上授课时间大部分都在晚上7点到9点)。
以我自己为例,三四月份项目上本来就比较忙,加上那段时间程序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晚上七八点下班是常态,路上坐一个小时地铁,回到家吃吃饭收拾一下,基本上就快十点了。这种状态下报培训班其实效果就不大,还不如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先说一下我的计划:
刷真题
大约两周时间。
不要求能掌握,主要是加深印象,知道考试考什么,且对什么是重点有个大致的印象即可。不懂的地方对着答案看,同时做笔记。
看课本
大约1个月时间。由于有了前面的最初印象,就能从课本里过滤出哪些是考点,哪些是不用细看的,这样有助于看书速度。
看书的时候对必须要掌握的地方做好标记,虽然是粗看,但重要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去读。
案例分析真题
两周时间。
有时间的话在纸上去做,然后对照答案去看,或者直接看了题目后在脑海中过一遍,立即去看答案。对于案例分析里那些要求背诵的知识点,如项目章程内容、项目管理计划内容、变更流程、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内容等常考的内容,一定要背诵记住。
计算题专题
两个周末。
其中第一个周末练习选择题计算题,第一天常规计算题,包括三点估算、悲观准则、挣值估算、关键路径、沟通渠道、综合布线以及投资回收期等;
第一周的第二天练习运筹学的题目。
第二周主要练习案例分析题目的计算题。
正所谓得计算者得天下,案例题的计算题主要是挣值估算和关键路径,题目都不难,但想得满分却有一定的难度。想要案例考高分,计算题的分数一定不能丢。(我的案例分析考59,很大原因就是计算题一分没丢)
计算题中,下午的计算题难度不大但是很重要,属于必拿的分数;上午的计算题常规计算题尽量多得分,投资回收期稍微难一点,其余的只要有初中水平应该都能做对。运筹学的题目是比较难的,如果实在搞不懂建议不要花费太多时间(近几年的运筹学没考什么太难的,基本上都能拿满分)。
论文准备
两周时间。
信管网上的论文预测准确度至少能达到90%,按照信管网上的投票预测,将票数靠前的四篇都准备一下,一定要在纸上写一遍,(可以在信管网上下载专用的答题纸去写),其余的管理领域如果时间比较充裕,也可以准备一下。
顺带一提,我使用的那个手机APP,今年两个论文题目都预测中了。
二刷真题
大约10天。
如果前面的考点都掌握得比较好,二刷其实是很快的,这时候也可以直接找模拟试卷去做,给自己估一下分,看看自己能考多少分,给自己打打气,找一点信心。
我备考高项总共有80天,以上计划时间大约为:
真题(一刷,2周)+课本(1个月)+案例分析(2周)+ 论文(2周)+真题(二刷,与论文并行,10天)=2个半月
这个计划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因此我规定自己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周末学习时间不低于5个小时。
由于我在上下班坐地铁时也可以在手机上学习,所以工作日其实学习时间是不止2个小时的,因此前期计划执行效果比较好,但是后期由于工作太忙,加之自己的惰性作怪,中间有两个多星期每天学习时间不到1个小时,效果奇差,导致快考试的时候备考时间严重不足,论文匆匆准备了几篇,还好正好考到了。
所以我的经历也算是一个教训,坚持很重要。
(六)坚持,坚持
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在因素去打乱学习计划,比如有朋友邀请聚会,公司有加班,追了好久的电视剧更新了,王者荣耀新赛季要开打了,等等等等。
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离开了校园多年的人来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困难。毕竟,玩游戏、看电视、刷手机基本上成了这个年龄段的日常标配。
但是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事情,剥夺了我们大部分学习的时光。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外界的干扰太多,让我们无法拥有一个安静稳定的学习环境,而是我们太擅于给自己找借口,不会自律,让自己的懒惰变得理所当然,只为求得那一丝心安理得。
可是,即便是外界干扰,那又能怎么样呢?手机游戏不会帮你考试,隔壁半夜嗨歌的小帅哥也不能。你考不考得过是你一个人的事。
所以,坚持,自律,摒除一切杂念,相信天道酬勤,时光必温柔以待。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过一段时间的懈怠,但我比较幸运,因为这段时间我的爱人也在准备自考本科,她的考试时间比我还要早一个月,因此,我们两个能够做到互相监督,互相鼓励。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坚持有了回报。如今,我的高项惊险过关,我爱人上半年考的五科专业课也全部通过,算是为上半年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自信,不要怀疑自己的努力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越是到快考试的时候,越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东西不会的,这时候忍不住会胡思乱想:当初自己干嘛去了?我还能考得过吗?要不然干脆别考算了。
总会忍不住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一定不能考过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弃算了。
我承认我有过这样的想法,而且在内心摇摆过多次。但是我都克服过来了。熬过这一段,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这种时候,尤其是在考试的前十天,不管准备得怎么样,哪怕是师大管理领域对应的47个过程都还背不熟,我觉得都不应该放弃,试着从现在开始去背,投机取巧也好,一步一个脚印也好,只要全身心投入,你会发现自己的潜能是无限的。
即便这次真的看不过,这次多准备一点,在下次报考的时候,不是可以给自己减轻一点压力吗?
因此,一定要有自信。多学一点,总不是什么坏事。
(八)心态很重要
在上海参加考试的考友们应该都知道,今年上半年软考考试的前一天,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雨。我提前在考场附近订了酒店,周五晚上和爱人一起乘地铁去酒店,出了地铁口,大雨仍未止歇,滴滴打车叫了多时也没见有司机接单,我们就像傻子一样在地铁口站了近十几分钟。
好不容易有人接单了,但是停在公路上,从地铁口到公路上要经过人行道,但人行道上积水已经漫过了足踝,想尽办法也无法过去,不得已,只好脱了鞋袜,赤脚蹚水,这才到了车里。
等到了酒店,浑身都湿透了,没有一丁点是干的,心情自然也遭到了极点,本来还打算晚上可以看看书,考前突击一下,这下也没心思了,洗完澡后早早休息下了。
还好到了第二天天气不错,雨过天晴,也预示着心情好转。上午考完综合,自我感觉还不错(虽然最后才得了45分,囧),因此增添了几分自信。下午去考场,考场外很多人拿着厚厚的笔记在背,我的心里却无比安宁,只是简单的在脑海里过了几遍论文大纲。
案例分析题目难度适中,计算题虽然有点非主流,但好在并不是解答不出来,这更加增添了我的信心。当论文试卷发下来,看到题目的那一刻,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次应该稳了!
可以说,三门考试,我的心态一直很平和,没有过分的紧张,也没有特别的亢奋,始终保持在适度的兴奋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敢说让我超常发挥,但至少不会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
拨云见日,否极泰来。却看来时路,风雨总关情。这一路的努力总算值得,换取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
当我看到成绩的那一刻,虽然早有预料,但依旧百感交集,三个月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九)备考经验
上午综合题
课本前12章内容占主要,其中第一章内容考的估计有20%左右,虽然不是十大管理领域内容,但是也非常重要。
选择题主要是多做历年真题,保证真题能有90%以上的准确率,基本也就差不多能过了。
另外,信管网的每日一练很精髓,而且每天的题量只有十题左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一定要去做一下。
下午案例题
计算题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可以找一个完整的时间集中突击,因为题型都差不多,便于加深印象。
其他的主观题,有条件的建议在纸上做,做完对照答案看一遍。如果条件不允许,就直接看答案,但是对于必须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一定不能放过,背到滚瓜烂熟为止。
论文
至少要在纸上写两到三篇论文,第一:练字,我们现在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写字已经写得很少了,练练字,不至于到了考场上还一遍都没写过,到时候自己写的字自己都不认识;第二,练速度,考试时间非常紧张,两个小时要写2700字,根本没有时间让你去细细思考,提笔就得去写,连续写两个小时手有多累,相信考过的人都深有体会。第三,对自己的写字速度心里有个数,建议在信管网上下载考试专用答题纸去练习,这样在考试过程中对每部分应该写到哪个位置自己有个数,不至于字数太多或太少。
论文背景一定要准备一个,最好是自己熟悉的,而且不要太大众化,不要写教育背景的。我就准备了一个自己参与过的一个项目,银行核心系统开发相关的。
背景一定要背熟,光背熟还不行,还要能默写出来,一遍不行来两遍,一直到能够不假思索直接写出来为止。
至于中间的核心部分,就是万金油套路了,多看看网上的范文,每个管理领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套,一定要动手写出来。
十大管理领域、47过程组以及输入输出工具怎么记?
十大管理领域相对来说很好记,如果连这个也记不住,基本上不用参加考试了。
47个过程组,只要肯花点功夫,记住也不难。我的做法是睡前在脑海中过一遍,然后在手机记事本里默写一遍,第二天删掉重来,这样来个三四遍,基本上就滚瓜烂熟了。
难的是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以及工具。
我觉得工具是最难记的,网上有很多牛人总结了速记口诀,有些相当有用。有些就需要自己去想办法总结了。比如所有的控制过输入一定有绩效和计划,输出一定有变更和更新;所有子过程的管理计划输入一定有项目管理计划。这些基本都不需要刻意去记。
其实真要把所有的输入输出以及工具技术全部记住,估计给半年也不一定记得住。研究历年真题会发现,真正纯粹考输入输出工具默写的题目并不多,真有一两题,怎么也能蒙到三四分(比如写输入:项目管理计划,组织过程资产,事业环境因素,这些都可以闭着眼睛往上写),所以我觉得并不需要全部记忆。
我的做法是将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列在纸上,圈出其中比较典型的,每个过程记一到两个输入输出,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或者是论文,基本都够用了。